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兩大PMI指數齊掉頭 二季度經濟資料或探底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7月1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以下簡稱CFLP)、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佈的2013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而同日發佈的滙豐6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終值48.2,創下9個月來新低。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中國製造業承受著訂單下降與存貨增加的壓力。由於決策層在推出刺激政策上意願較低,當前增長放緩的態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延續。

兩大PMI指數的低迷,爲二季度經濟資料蒙上一層陰影。

兩大PMI指數齊向下

官方資料中的12個分項指數,同上月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其中,進口、積壓訂單、採購量和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落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其餘指數降幅在1個百分點之內。

今年以來生産指數一直高於新訂單指數,6月份生産指數爲52%,高於新訂單指數1.6個百分點。報告認爲,這種供大於求的格局積累到現在造成了市場偏弱的局面。在目前這種形勢下,穩增長要立足於控制産能過快釋放,保持供需基本均衡。

這一趨勢在滙豐PMI中表現得更爲明顯,其統計資料中,新訂單和産出指數終值均降至50(枯榮線)以下,其中新訂單回落至47.6,連續第二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下,且創九個月來新低。

産需端矛盾未解,價格和庫存也有連鎖反應,官方PMI顯示,企業沒有繼續補充原材料庫存,這也導致原材料購進價格降低。6月的原材料庫存指數爲47.4%,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爲44.6%,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這兩個指數均在榮枯線之下。

二季度經濟資料堪憂

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將公佈我國6月及上半年經濟資料,PMI資料折射出二季度GDP增速很可能低於一季度7.7%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小型製造業企業PMI已連續15個月位於臨界線以下,這預示著我國經濟運行狀況錯綜複雜,需要密切關注。

[NT:PAGE=$]“中國製造業承受著訂單下降與存貨增加的壓力。”屈宏斌說,近期銀行間市場的“錢荒”有可能降低表外業務的增長,進而導致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條件惡化。政策層面已表明不會出臺短期刺激政策,預計二季度GDP可能繼續放緩至7.4%。

6月下旬出現的“錢荒”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將逐漸顯像化。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說,未來幾周銀行間資金利率將回落至更爲合理的水平,但很可能仍將維持在壓力前水平之上,如果金融機構將增加的融資成本傳導至最終借款方,實際上相當於收緊了貨幣投放,將對經濟活動造成下行壓力。

交通銀行分析師王宇雯預計,二季度季調後GDP環比與一季度基本持平約1.5%,以此推算,二季度GDP實際增速約7.5%,較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

經濟無硬著陸風險

儘管二季度GDP或再創新低,但業內人士大都認爲中國沒有硬著陸風險,底線調控思維仍能延續。

CFLP報告稱,二季度各月官方PMI保持在50%以上水平,均值爲50.5%,表明經濟整體運行平穩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化。

報告稱,社會庫存仍在繼續減少。産成品庫存指數繼續回落至48.2%的水平。購進價格指數持續低位,企業經營負擔明顯減輕。訂單需求整體處於溫和增長的區間。宏觀經濟在二季度保持7%以上的合理增長區間是有基礎的。

“當前經濟發展的核心開始向發展民生轉變,經濟增長更加看重就業與收入增加,而不單純看速度;對於宏觀調控要有新思路。”CFLP稱,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應該更加注重於“調”字,要更加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

“預計金融改革將在未來幾年加快步伐,未來6-12個月內可能採取以下改革措施:在當前匯率制度內擴大每日交易波幅;增加存款利率的浮動區間,其次取消貸款利率的限制;引入存款保險制度。”朱海斌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