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評論:扭曲的波動指數與股市前景關係

鉅亨網新聞中心


投資市場變化無常,而且很難預測,重大的變化往往在短期內發生,一旦發生,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已經反映在市場的價格中了。由於投資的世界充滿變化,很多投資者都希望有專家可以指路,可以逢凶化吉。其實,股票市場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指標即VIX波動指數,這個指標可以近距離的衡量股票市場的潛在波動,因此,也被稱為華爾街恐慌指數,即使沒有專家意見,通過VIX指數的波動情形,投資者也可以對股票市場前景有個大概的窺測。

市場是經常波動的,有時候的幅度還很大,10%到20%左右,一般被稱為調整,讓市場歇息一下,然后才能邁步前行。如果市場出現40%以上的下調,而且持續時間很長,就是出現重大的股市危機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最好的例證。有的投資者往往在市場好的時候入市,而在市場出現重大轉折時傷痕纍纍的離開,虧錢傷身體,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投資者沒有關注VIX指數。


當下全球經濟放緩越來越明顯之際,美國面臨財政懸崖,歐洲債務危機懸而未決,中國經濟也有潛在硬陸的風險,但股票市場卻有驚人的承受力,今年第三季度結束后,美國標準普爾指數上漲5.9%,加拿大TSX也錄得類似成績。究其原因,全球主要央行紛紛祭出刺激措施以及量化寬鬆的殺手,在此宏觀貨幣環境下,風險資全面上漲,美加股市都出現了喜人的漲勢也不令人意外。

股市目前的表現脫離開基本面和清淡的交易量來看非常像牛市階段。但是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我們實在有太多擔心的事情了。現在很多人都開始大談宏觀經濟,自覺擔起了基金經理們的角色,分析各種時事信息,擔心自己投資資金的安全性。

2012年夏天的一次季節性調整,嚇跑了一批投資者,以為市場進入了熊市。勇於抄底的投資者,及時入市,贏得了一定的回報,標準普爾指數從去年六月低點至今反彈近20%。因此,樂觀支持牛市的人有一大把理由,對於加拿大來講,商品市場的價格將成為股票市場增長的決定因素,如果以20年左右一個商品市場的周期來衡量,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上升歷程。悲觀的則認為資金推動型的牛市已經接近尾聲,整個2012年的股票市場交易量都低於正常的歷史平均水平,根據量先行的基本原理,價格與交易量的背離遲早會被市場所糾正。

那麼,我們到底該相信誰說的呢?要分辨這個問題,決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從歷史經驗上看,從市場的恐慌指數VIX上投資者可以分析出市場的基本走勢。如果市場漲到較高水平,機構投資者會擔心市場下跌而購買期權等衍生品保護投資組合,當購買的資金不斷增加時,對於風險衍生品的需求增加從而導致VIX急劇上升,投資者看到VIX波動大增時變會意識到市場醞釀著一場風暴。

股市是自由市場原則體現最為徹底的地方,股市上的自由交易原則是股市效率和公平的保證。經濟發展史證明,金融中心總是出現在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市場價格圍繞由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通貨膨脹率等經濟變數決定的均衡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因為市場各方不斷交易的結果使市場自動走向均衡,根本不需要政府直接干預市場的運動。[NT:PAGE=$]

但從金融海嘯使市場機制完全失靈開始,現在的自由經濟早已讓位於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每當股票市場失靈時,政府就會來“救市”。作為投資者,我們雖然知道股市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但當政府看的見的腳踩了市場看不見的手時,我們在政府不斷干預的利好政策影響下,則逐步失去了正常的市場免疫力。

由於有政府撐腰,機構投資者不再願意花錢購買期權等衍生品保護投資組合。這點在目前市場上反映的非常充分,不僅是美加股市,全球股市的VIX指數都處於近十年的低位。這就會傳達出錯誤的信息,VIX低位時表明沒有投資者擔心股票市場的下行風險。

我們不難看出,量化寬鬆雖然能影響短期的融資成本,卻無法改變經濟基本面和長期的資價格。如果人人都明知其不可為,卻相信政府可以為之,恐慌指數自然會降到令人驚訝的低水平。但是,當全球主要市場的VIX預警系統都失靈時,股市的全部下行風險都押注在政府救助上。由此可見,對熊市和牛市的爭論已經不重要,相信政府的量化寬鬆政策自會得救。

另外,也別忘了投資是一門藝術,投資的好處是需要慢慢的歷練才會體會出來。在與市場的搏弈中,投資者有很多時間,有很多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能決定什麼。我們的目標是在市場上長期存在下去,越來越壯大,而不是賭一把就跑了。有贏就有輸,我們的任務是避免大的損失,有機會可以迎接更多的風險,賺取更多的回報。避免損失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風險,隨我們資的增加,可以接受更大的風險,而在投資的漫漫長路上,能夠看到明天才是真理。

當我們站在牛與熊的十字路口,左右為難時,不妨想想,這一局棋您要下多久,如果在過了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當您迴首時,會發現只不過是個小路口,而您當時的判斷無論對還是錯,都不會對長期投資生大的影響。反而是您如果駐足不前,或者冒不必要的風險賭一把,可能會讓這一局棋提前結束。從我做理財工作的十年中,一再重覆投資的安全性並不是空穴來風,強調利用投資組合分散風險也不是老生常談。“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此我也希望憑藉本文為駐足在十字街頭的徘徊不定的朋友鼓起勇氣繼續前行。(楊凡)

作者簡介:楊凡先生是加拿大證券學院院士(FCSI),加拿大金融管理師(FMA),加拿大暨國際特許金融規劃師CFP, 西安大略大學(IVEY)商學院MBA, 擁有加拿大股票證券、期權、衍生工具等金融專業證書。

本文系作者授權新浪財經使用,任何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若需授權必須與新浪財經和作者取得聯繫並獲得認可。如果私自轉載本文,作者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