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梁振英:施政絕不軟腳 土地房屋政策是5大範疇之重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香港特首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明 (16) 日正式出台。梁振英昨 (14) 日在網誌撰文造勢,預告《施政報告》將是他未來 5 年的施政藍圖,會交代他對經濟發展、房屋、扶貧和環保等 5 大範疇的想法,又表明絕對不會「放軟手腳」,會「有膽有識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地多做實事。據了解,土地房屋政策會是 5 大範疇的重中之重,港府會全方位開發土地,新界東北、洪水橋等新發展區,會成為未來發展焦點。消息透露,為減少發展阻力,港府高層傾向重拾公私合營模式進行發展。

《星島日報》報導,消息人士表示,明天發表的《施政報告》,不會提及公私合營模式,但港府高層對此問題已有傾向。由於新界東北、洪水橋及大嶼山等新發展區,是未來土地發展的重要來源,若採納由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時提出的傳統新巿鎮發展模式,全面由政府收地發展,將會引起發展商的反彈及不合作,甚至以法律手段拖延,根本難以發展。因此,港府高層已傾向重拾公私合營模式,推動發展商共同合作,開發新發展區。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上任初期,亦曾表示不排除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新界東北。但據了解,港府內部在此問題上曾有分歧。另一港府消息亦指出,由於這個問題複雜,港府高層仍要小心思考,反覆印證,《施政報告》對此不會有定論。

據了解,明天發表的《施政報告》,會以「寸土必爭、分秒必爭」的態度,全方位開拓土地,包括開拓新發展區、適度在維港以外填海、開發生態價值較低的綠化地、更改石礦場、舊工廈及農地的用途,以及發展岩洞等,建立可供 5 年所需的「土地儲備庫」,確保政府每年有不少於興建 4 萬個住宅單位的土地供應。

消息人士指出,政府已爭取到主要政黨民建聯的合作,日後在地區更改土地用途、開拓新發展區,相信會取得成績,建立起充足的土地儲備,屆時可因應樓價需求,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而《施政報告》提出的目標,是將公屋由 15000 個增至 20000 個;但居屋最少 5000 個的目標暫時未有改變。

梁振英昨天在網誌中亦強調,會盡其所能,「有膽有識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地多做實事︰「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不會因此『放軟手腳』,定必為市民的福祉打拼。」他又重申,上任半年以來都本「急市民所急」、措施「成熟一項推一項」的原則,推出多項措施回應市民的訴求。

梁振英指,明天公布的《施政報告》不只是本年度的報告,亦是未來五年的施政藍圖,以期為未來作好規劃。他預告,《施政報告》將交代他對經濟發展、房屋及土地、貧窮、安老助弱及環保等範疇的想法和建議。他呼籲社會要齊心一意為香港的未來打拼。他相信,問責團隊和公務員的努力,定會為港帶來美好的收穫。

另外,港大民調發現,逾半受訪者認為《施政》重點應放在房屋問題上,而且逾九成受訪者認為這是「非常需要」或「幾需要」處理的問題,較上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前的同類周查上升 8 個百分點。 61% 受訪者認為社會福利是非常需要處理的問題,較上一分《報告》發表前增 3 個百分點,加上認為「幾需要」處理的,則有 87% 受訪者。 88% 受訪者認為,醫療政策是非常或幾需要處理的問題。至於經濟發展,亦有 86% 受訪者認為需要處理,但只有 55% 認為非常需要處理,較上次大跌 8 個百分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