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創始人:擴大規模比盈利更重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問答網站Quora創始人兼CEO亞當·安吉洛(Adam D Angelo)今天接受了美國科技博客GigaOM的專訪。他表示,Quora當前會專注於業務增長,擴大用戶規模,將創收放在次要位置,目標是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常青樹”。
以下為採訪概要:
內容由算法選定
問:亞當,我不得不承認,你們每周推出的電子郵件簡報相當不錯,讓人覺得很享受,也值得一看,特別是與我從其他服務收到的電子郵件相比。你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答:我們的電子郵件簡報內容是根據算法選定的。我想要製作能吸引人們眼球的內容,不希望它們是煩人的小郵件之類的東西。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情,所幸一切努力都獲得了回報。我們過去只有兩個人每月專門負責這個項目,在過去大概一年半左右,這方面的工作一直時斷時續。我們發出的電子郵件簡報基本上都是根據用戶在Quora網站上看得最多、最感興趣的信息選定的。
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創建了這家與不同的公司?
答:我的確對獲取知識和讀書十分迷,往往會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我覺得,如果我能將這些信息組織起來的話,將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對全世界都是一家好事。我認為,當時還沒有什麼非常善於組織知識的服務,另外也很難取代擁有龐大用戶基礎的企業。比如Facebook就很難取代Twitter。我認為,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現有公司的確難以被取代。如果大家多留意,會發現知識信息其實是非常分散的,所以我們希望創建一個以知識為導向的核心平台。
問:Quora最近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募集資金5000萬美元,你本人還是這一輪融資的主要投資者。鑒於你將自己的錢也投入到這家公司,那麼Quora未來有什麼發展大計?你為何對Quora的前景如此有信心呢?
答:我們認為,從更高一個層面講,有大量知識信息存儲在人們的大腦裡,而且還無法獲取。誠然,當前互聯網的覆蓋範圍很廣,擁有海量內容,但我們仍然不能輕鬆從這個平台獲取這種知識。所以,雖然博客問世了,但許多人並沒有粉絲,或相互之間沒有建立聯繫,無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訪問這種知識信息的難度更大。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為用戶獲取此類信息提供一個捷徑。無論你想知道什麼知識,只要登錄Quora即可找到答案。與此同時,我們還創建了一個平台,讓人們可以輕鬆分享知識。我們現正在增長知識信息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知識會被吸納至Quora,重要性會日趨凸顯。很顯然,內容質量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如何保證內容質量將是我們未來的專注點。
[NT:PAGE=$]
專注於業務增長
問:我們看到,近年來出現了大量像Skillshare、Coursera和Udacity這樣的服務,幫助專業人士打造自己的業務。Quora未來會有涉足此類服務的計劃嗎?
答:只要我們對你的問題做出了答覆,並且有數百萬人能看到這些內容,那麼我們便能獲得真正的回報。你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正免費提供和分享知識。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正通過Quora擴大知名度,向用戶展示他們的誠意。
我尚不能確定Quora是否應該從這種趨勢中創收。眼下,我們的重點是促進業務增長,擴大規模,讓盡可能多的人分享知識,將盡可能多的人吸引到Quora這個平台。我們還不清楚Quora的業務模式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也許會是廣告,也可能是收取訂費或是專家諮詢的模式。我們正在嘗試各種模式,但眼下這不是我們的專注點。
問:你們在搜索和互聯網方面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答:隨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信譽在將來會愈發重要。很顯然,我們必須進一步提升網頁的內容質量。我認為現在人們過於關注最先出現、新鮮的事物上面,忽略了真正值得一讀的內容,而這些東西會越來越重要。我認為,隨將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上網,屆時他們對通過搜索引擎尋找信息越來越沒耐心。
這是因為,為了找到真正需要的內容,你需要對大量信息進行過濾。過去,由於網站運行快速且沒有陷入崩潰,搜索引擎受到用戶很大歡迎。但現在,一切都歸於正常。同樣,將來人們會更關注有質量的信息,而不是最新信息上面。這就是我認為在未來知識分享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原因。
問:如果今天寬頻傳輸速度是每秒10兆的話,那麼5年后將會達到每秒1G。屆時Quora的網站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仍然像現在這樣以文本為主,還是會採用視頻等視覺形式?
答:文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什麼?你無法快速過濾視頻,但文本可以。所以,從知識層面講,頻寬的增加並不會給我們的業務帶來多大改變,但會對未來社會生重要影響。我認為,隨世界的發展,將來有一天每一個人都能以每秒10兆的速度上網,這種趨勢將會給Quora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帶來更大的機遇。如果能以10倍於現在的速度上網,那麼人們分享知識的機會就比現在多出10倍。
[NT:PAGE=$]
問:Quora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嗎?
答:Quora的實際用途由用戶、內容和話題決定,這些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標準。雖然現在互聯網品的新創意不少,質量也不錯,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Facebook的創意並不新穎,但我認為他們的成功之處在於重點放在執行和質量上,逐漸壯大規模。Quora同樣如此,我們希望它將來的規模達到現在的100倍。
不計較一時得失
問:你曾在創立不久的Facebook工作過(安吉洛曾任Facebook CTO),現在你是Quora創始人和CEO。感覺這兩種角色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答:Facebook和Quora都是專注於工程和品的科技公司,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我所做的工作大體相同。最大的差異是我現在承擔的任務比在Facebook工作時多出很多,涉及工程、品、數據學、員工招聘等各種事情。
在Facebook的時候,與我共事的人基本上都是具有類似專長的人,工作時間長了,就會駕輕就熟。在Quora,我不得不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我不得不趕快學習各種不同的技能,更善於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只好惡補金融、融資方面的知識。在Facebook,我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但不需要我最終拍板,所以不會承擔什麼責任。
問:就你個人而言,是不是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答:在Quora,我第一年的工作就是編寫程序。現在只是偶爾做一下這方面的工作,我實在沒時間。每當我編寫程序時,都會感覺自己很自私,因為有人正等我在其他事情上做決定。在Facebook,我有時候也是這樣,編程完了忙管理。你不得不學會放權,找到可以比你更出色的人。
現在,Quora的團隊比我們當初做得更好。我全部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了員工招聘上,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能招到優秀人才。我在校園招聘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這的確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我們在人員招聘方面的成績很突出,但鑒於Quora正在經歷快速發展,這依舊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
問:在Facebook的工作中,你都學到了什麼?
答:專注於長期發展,始終做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事情,切忌目光短淺。要比其他每個人活得時間都長。(清辰)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