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貨幣政策:創新操作工具應對復雜局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正逆回購,到SLO、SLF;從定向降準、支小再貸款,到PSL,再到不對稱降息……今年以來,針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央行不斷創設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其“精準發力”和“靈活創新”的操作特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宏觀政策的組合發力下,經濟平穩發展並漸漸進入新常態。貨幣政策在為金融改革營造了良好貨幣環境的同時,也助力結構調整與優化,自身也成為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環節。?

流動性管理彰顯靈活?

2014年,我國經濟運行剛一開局,央行就著眼於流動性管理。為提前應對年初流動性可能出現的波動,1月17日,央行發布《關於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的通知》,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開展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 旨在穩定市場預期,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行。?

此后,央行繼續發揮公開市場操作的預調微調功能,結合各階段流動性供求變化,合理把握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的力度和頻率;同時,根據短期流動性供求復雜多變的特點,適時將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期限進行調整,進一步提高流動性管理的有效性。?


央行還結合市場利率走勢變化,適時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彈性。比如說,三季度公開市場14天期正回購操作利率先后兩次分別下行10個基點和20個基點,既實現了對市場預期的有效引導,也有助於促進貨幣市場的平穩運行。?

今年以來,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不僅面臨來自資本流動變化、財政支出變化及資本市場IPO等多方面的擾動,同時也承擔著完善價格型調控框架、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務。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平穩適度,支援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中央銀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期限、主體和用途不斷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基於上述考慮,9月份,央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LF)。?

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9月和10月,央行通過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為3.5%,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發揮了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援實體經濟增長。?

“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央行新創設的MLF起到了補充流動性缺口的作用,有利於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平。”來自金融市場的相關人士認為。

精確助力結構優化?

2014年1月30日,為進一步改善宏觀調控,規範再貸款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和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的功能,央行發布《關於調整再貸款分類的通知》,將再貸款由三類調整為四類,即將原流動性再貸款進一步細分為流動性再貸款和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金融穩定再貸款和專項政策性再貸款分類不變。?

此后的兩個月,3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開辦支小再貸款 支援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通知》,在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專門用於支援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同時下達全國支小再貸款額度共500億元。?

今年貨幣政策操作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兩次降準”。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提高設定到“三農”和小微企業等需要支援領域的貸款比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央行於年內的4月和6月兩次實施了定向降準。兩次定向降準的實施范圍基本上包括了除農信社和村鎮銀行以外的全部金融機構。?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年內兩次定向降準很好地發揮了信號和結構引導作用,通過建立促進信貸結構優化的正向激勵來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當前我國貨幣信貸存量較大,增速也保持在較高水平,不宜依靠大幅擴張總量來解決結構性問題。通過定向降準的實施,有助於引導商業銀行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保障在不大幅增加貸款總量的同時,使“三農”和小微企業獲得更多的信貸支援。8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力度”的要求,提高金融服務“三農”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能力,央行對部分分支行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200億元,引導農村金融機構擴大涉農信貸投放,促進降低“三農”融資成本。?

同樣是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發布,央行在保持流動性總體適度的前提下,加大支農再貸款力度,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工具(MLF)為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支援,通過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為開發性金融支援棚戶區改造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額度,進一步改進宏觀審慎管理指標,逐步擴大地方法人等中小金融機構和對棚改、穩外貿支援力度較大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空間。?

央行還適時運用價格杠桿引導市場利率適當下行,7月、9月和10月三次下調14天期正回購操作利率共40個基點,自9月份起適度下調PSL資金利率。?

寓改革於調控之中?

今年以來,金融改革一直備受關注。貨幣政策亦在其操作和調控中閃爍著改革的氣息。3月1日,央行放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有分析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先行先試,將為在全國推進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市場化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並為下一步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打好堅實基礎。?

3月15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這是1994年以來央行第4次調整人民幣匯率的波幅。1994年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是0.3%,2007年擴至0.5%,2012年擴至1%。此次“擴幅”釋放出的是,人民幣匯率已經在相對合理均衡水平狀態的信號。?

臨近年底,11月21日,央行決定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

“此次不對稱降息旨在全面引導資金價格下行,雖然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但目標是穩增長。”來自華安證券的宏觀分析師表示,“很顯然,我國經濟增長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為應對新形勢,在貨幣政策上作出靈活調整,有助於讓市場機制更好地發揮基礎性作用,也有助於為后續改革騰挪更大空間。”?

2014年即將結束,全年貨幣政策操作亦將畫上句號。這一年來,面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等復雜情況,同時須著力平衡“流動性泛濫與局部流動性緊張”之間的關係,貨幣當局進一步創新調控方式,通過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精準發力,傳導貨幣政策意圖,確保了“微刺激”政策發揮,有力地支援了新常態下經濟穩定發展,應該說,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