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大行言論】申萬:人民幣貶值是短期波動而非趨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形成收盤價走低中間價走高的行情。對此,申銀萬國發布宏觀日報認為,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形成中間價走高收盤價走低的現象反映出人民幣貶值尚未形成趨勢性預期,而更多的是一種短期的波動。

第一,中國央行降息、美聯儲明年年中加息形成一致預期、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低於預期以及原油價格暴跌對俄羅斯盧布形成的巨大貶值壓力均對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形成向下壓力。央行兩年內首次降息打開中國貨幣政策寬鬆頻道,聯儲加息預期和原油價格暴跌共同作用於新興市場,影響全球投資者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短期信心。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短期向下壓力。但同時,央行短期內未有明確的進一步寬鬆信號,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與其他資源凈出口國所受影響不同。上述短期因素並不足以形成人民幣長期貶值預期。


第二,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中國出口未來有望好轉,進口需求未有加速回暖征兆,中國仍將呈現持續性的經常賬戶順差,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盡管近年來我國經常賬戶順差波動性加大,但持續順差的格局沒有根本性變化。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反映儲蓄大於投資,其背后涉及金融體系摩擦與效率、居民消費和儲蓄習慣等結構性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性轉變。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財苑)近日撰文預測,2015 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 之比有望維持在2.5%左右。經常賬戶的持續順差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

第三,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並未貶值,顯示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預判趨於中性,引導匯率保持穩定的政策意圖顯著。目前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需在央行提前公布的中間價基礎上上下2%的范圍內進行。隨著匯率形成機制的逐步市場化(外匯交易波動范圍的放寬),中間價成為觀察央行政策意圖的最重要指標。近日來即期匯率市場均呈現中間價維持高位,甚至略有升值,而收盤價處於下浮區間的行情,顯示央行認為短期波動因素並未形成對人民幣匯率的實質性向下壓力,希望通過穩定在高位的中間價引導市場回歸理性。而收盤價和盤中交易盡管均低於中間價較大幅度,但也極少觸及跌停,顯示市場也並未形成人民幣貶值的一致預期。

長期來看,人民幣仍處於穩中有升的趨勢頻道之中,近期中間價與收盤價的分離僅反映諸多因素對市場參與者清晰產生影響引發的短期波動。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