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俄軍入侵烏克蘭 佔領東南部城鎮 闢第三戰線通克里米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北約昨公布衛星圖像供應商DigitalGlobe提供的照片,指控攜有自走炮的俄羅斯車隊(黃框)在8月21日進入烏克蘭境內。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法新社


烏克蘭局勢急轉直下。基輔政府昨(28)日表示,俄羅斯軍隊入侵和掌控烏東南部城鎮新亞速斯克,烏總統波羅申科取消外訪土耳其,緊急召開安全與國防委員會議商討對策。俄羅斯官員否認軍隊進入烏克蘭,《紐約時報》則引述西方官員揣測,俄羅斯企圖在新亞速斯克開闢「第三戰線」,建立通往克里米亞的陸上橋樑。另一方面,北約對俄態度近日轉趨強硬,宣布將首度派兵往東歐新建基地,克宮揚言會反擊任何在前蘇聯加盟國的駐兵行動。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總統波羅申科兩天前剛首次舉行會談,同意進一步開展和平進程,不料話意甫落,局勢又急速惡化。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NSDC)昨天在Twitter表示,俄兵已掌控新亞速斯克(Novoazovsk)鎮,許多鄰近村莊落入其手中。NSDC說,烏政府軍已撤出新亞速斯克以保存性命,現正加強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的軍力。另一邊廂,俄軍與烏境內的分離分子在頓泹茨克市以東的伊洛瓦伊斯克(Ilovaysk)沙赫喬爾斯克(Shakhtarsk)整合力量,發動攻擊。

烏克蘭分離分子領袖、自稱「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的扎哈爾琴科(Alexander Zakharchenko)對路透社表示,親俄分離民兵昨天拿下亞速海據點,他們的目標是沿著海岸一路攻到馬里烏波爾。他又表示,現有約3000名俄羅斯志願兵在烏克蘭境內的分離民兵部隊中效力。法新社則引述一名北約高官稱,現時有超過1000名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境內執行任務。

路透社稱,親俄武裝分子本周已在烏境內開闢一條新戰線,而且看來已取得上風,鞏固了其在頓泹茨克和盧甘斯克的據點。路透社記者昨在距烏邊境約3公里的俄國村莊看見裝甲車隊和沒有軍方標誌的士兵,車隊向東駛向俄境。

新亞速斯克居民稱,近日有坦克在當地出現。俄羅斯國防部拒絕評論有關報導,並否認派兵往烏克蘭。普京的人權事務顧問委員會其中之一成員波利亞科娃(Ella Polyakova)對路透社說﹕「當有大批人聽從指揮、坐在裝甲運兵車、使用重武器、在別國境內、越過國境,我認為這是侵略。」

今年3月克里米亞公投脫烏入俄,4月開始烏克蘭境內的親俄分離分子與政府軍衝突四起,至今已導致逾2200人被殺,令俄羅斯與歐美陷入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爆發衝突危機。烏克蘭本周在境內捉到11名俄國傘兵,莫斯科政府稱他們可能是「意外」越境。(接下頁)

[NT:PAGE=$]

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敦促美國、歐盟和七大工業國(G7)出手,凍結俄國資產和資金,直至俄羅斯撤走軍隊、設備和特工間諜。法國總統奧朗德稱,倘俄軍真的入侵,將是不能容忍及不可接受的事。

對於俄羅斯是否派兵進入烏克蘭東部參戰,雙方各執一詞,但莫斯科本周初承認多名傘兵「意外」進入烏克蘭境內被捕,無疑為基輔與北約對俄指控增添說服力。外電報導顯示,俄羅斯或正重施在克里米亞的故技,用「幽靈部隊」掩人耳目,俄羅斯邊界村落的村民則懷疑,有戰死俄兵在當地秘密下葬。

在基輔指控俄羅斯軍隊入侵的其中一個交界地區,路透社記者昨日目睹一批軍車及滿臉灰塵的士兵由烏克蘭進入俄羅斯,其中一名士兵臉上受傷。所有士兵的軍服與軍車均沒有辨認他們所屬部隊的標記,但一架降落在附近俄軍急救營地的米-8直升機印有與俄軍標誌相符的紅星。

車隊包括兩輛裝甲運兵車、6輛卡車及1輛挖泥車。每輛車都畫有白色圓圈,許多士兵手臂或腳臂纏有白布,與烏克蘭居民報稱在過去48小時內見到的不明身分武裝人員特徵相同。其中一名士兵向路透社記者稱,白布「意指『你是我們其中一員』」。

日前有烏克蘭記者發放照片稱屬俄羅斯普斯科夫(Pskov)傘兵團車輛及俄兵護照。普斯科夫位於俄羅斯西北,是俄第76空降師駐地。俄總統普京8月18日下令向該師頒發俄軍最高榮譽之一的「蘇沃洛夫勳章」,以獎勵士兵以英勇表現「完成軍事任務」。克宮並未說明該部隊參與了什麼軍事行動。

普斯科夫軍事基地附近一個公共墓地內兩座新墳被指埋葬了兩名在烏克蘭陣亡的俄羅斯士兵。當地一名記者在葬禮上拍攝的照片顯示,兩人分別死於8月19日與20日,遺照均穿著軍服。路透社記者周三到現場觀察,發現兩座墳的死者資料與照片均已被移走。

稍早,北約組織(NATO)欲向東歐新基地派駐軍隊,北約秘書長拉斯姆森27日表示,北約已經決定向東歐的新基地派遣自己的部隊。但北約尚未決定,這一派兵計劃是否會是永久性的。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反對永久性駐紮的提議,但美國與英國對東歐的這一需求表示支持。不過德國對此表態模糊。觀察家說,德國為了不惹怒俄羅斯「靜觀其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