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人口老、勞力少、薪資飆、投資弱 日本經濟如死水

鉅亨網編譯呂佩憶 綜合外電


東京火車站人潮     (圖:AFP)
東京火車站人潮 (圖:AFP)

亞洲率先人口老化的日本,企業發現愈來愈難招募到足夠的員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推升僱員成本並侵蝕獲利。


《路透》指出,日本社會迅速老化與移民人口極少,勞力短缺的問題已率先顯現在經濟上。日本社會高齡化的問題,恐將抑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第三支箭效力,拖累日本的整體經濟成長。

根據報導,部分餐廳及零售業者,因為招募員工不足,被迫面臨重新思考擴張的計畫,更有不少已因此歇業。此外,營建業也因為勞動力不足,無法滿足日本 2011 年地震海嘯後的重建,以及 2020 年奧運場館建設的需要,導致所有產業的成本大增。

但即使是受到影響較小的企業,也開始憂心勞力成本大增、爭取高品質員工與留住現有員工的問題。日本零售鉅擘 Aeon Co. 的副總裁指出,公司必須鼓勵兼職員工多工作幾小時,甚至考慮雇用更多已退休者,以彌人力的缺額。

《路透》的調查顯示,按產業區分,零售業有 80%、營建與不動產業有 72%、汽車業則有 70% 的企業稱招募困難。

在問及勞力短缺對獲利的影響時,44% 的企業指出,本財務年度的企業獲利可能會因此受衝擊,大部分的企業則是預測經常性利潤可能下滑 1%~10%。

但並非所有人都對勞力成本上升感到憂心,一名電子業高階主管認為,雖然勞力成本上揚,但這表示員工生活品質改善,最終將帶動消費支出增加,因此薪資增加並非壞事。

但就算企業得以招募足夠的員工,或將額外的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勞力短缺仍是日本持續無解的問題。預期到了 2030 年,日本的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 1300 萬人。此外,日本是高度同質性的國家,政府與民眾都對於移民沒有太大的興趣。

除了勞力不足的結構性問題,根據《彭博》的報導,日本年輕人不願意投資股市,使得日本股市自 1989 年的歷史高點下跌,或是 2007 年的相對高點下挫後,一直持續不振。投資疲弱,企業無法向民間借錢,也是日本經濟的問題。

日本擁有超高的民間儲蓄,是龐大潛在的投資資金來源。若這些儲蓄不能投入到股市中,日本股市就仍會受制於外資的影響。外資占日本股市高達三分之二。

人口老化並非只是日本才會面對的問題,《CNBC》引述穆迪的資料報導,目前被歸為超高齡社會的只有三個國家。但到了明年,穆迪評等的 112 個國家中,逾 60% 將成為「老人國」,也就是至少 7% 的人口為 65 歲以上。到了 2020 年,逾 20% 人口為 65 歲以上的「超高齡」社會將成長 4 倍至 13 國,到了 2030 年將成長至 34 國。現在的老人國日本,就是其他人口持續老化國家的借鏡。

由於安倍晉三持續尋求降低政府赤字調高營業稅,預計明年 10 月將再由現在的 8% 升至 10%,日本企業只會面臨更大的獲利壓力。

文章標籤

afp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