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與華南理工大開展科研合作 涉云計算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8月26日,阿里云公布了與華南理工大學一項在云計算方面的科研合作。該校智慧人機互動實驗室利用阿里云計算平臺,每天處理上千萬級的記錄數據,並在云端智慧輸入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什么是智慧人機互動?對著空中做手勢,攝像頭就能自動識別出你比劃的是什么漢字;輸入一張人臉圖片,圖片就能夠按照用戶的需求呈現出“不失真又更漂亮的自己”……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智慧人機互動的應用,例如智慧手機的手寫輸入,體感遊戲等。
打開Web頁面,用鼠標連筆輸入一行漢字,不到2秒鐘,后臺就能夠從潦草的筆記中識別出你寫的是什么。
這是如何做到的?華南理工大學智慧人機互動實驗室的金連文教授告訴記者,用戶無需在自己的電腦或者手機上安裝智慧手寫應用,因為相關演算法可以通過網絡在云端做快速處理,系統會自動匹配云計算平臺數據庫中上萬的漢字資訊及百萬級的特征數據庫,辨識出你寫的是什么。
每一個用戶手寫輸入的數據,都將極大地豐富龐大漢字識別數據庫的內容,成為提高識別精準度的重要參考。在這些應用背后,每個月會產生上億級別的記錄數據。對華南理工大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來說,如何安全地儲存上億條的數據就顯得至關重要。
“作為科研人員,應該將精力投放於我們所擅長的科研領域。” 金教授表示,實驗室面對海量的數據處理需求,已經大大超過了的本地服務器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圍。科研人員不僅需要手動備份每一份數據,提防損壞或丟失。每當數據量劇增,需要擴展機器時,需要進行十分繁瑣的步驟,耗時耗力。
為解決這些問題,實驗室很早就開始接觸云計算。從最初購買國外的云計算服務,到使用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阿里云計算,金教授感慨在云服務上,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更圓,“使用國內的云計算服務之后,用戶的訪問速度快很多。更重要的是,再也沒遇見過科研數據的丟失和損壞,而當需要對機器進行擴展時,通過簡單的幾個按鈕就可以輕松實現。”
云端如何確保這些珍貴科研數據的安全?據悉,存儲在阿里云計算平臺的數據,被切割成無數個加密檔案碎片,即使有人搬走機器也無法看到一個完整的檔案。此外,這些數據在云端有三份防災備份,就算機房被毀也能安全找回。
在未來,也許電視機不再需要遙控器,只要一個手勢,就自動轉臺;不能說話的聾啞人,使用啞語,電腦攝像頭便撲捉下來變成文字;在做手術的醫生,遇到緊急情況需要調資料,不必摘下手套,一個眼神就能被超級計算機撲捉並解讀……未來,借助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智慧人機互動將在非接觸式互動技術上大有作為,更大范圍地應用於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金教授對此充滿信心。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