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通縮風險增加 未來政策放松與改革并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曹陽 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特約專欄作家

2014年11月物價數據點評

數據表現:10月CPI上漲1.4%、PPI下跌2.7%,低於市場預期。

我們的看法:


(1)11月CPI增長僅1.4%,PPI跌幅擴大至2.7%,均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內需依然疲弱,通縮壓力增加,這使未來寬鬆貨幣政策空間一直存在,也為要素價格改革提供了空間。

(2)從CPI來看,價格上漲大多在於基數影響,環比數據反映通脹風險很低。一方面,食品價格同比價格上漲2.3%,貢獻增長0.8個百分點,但從環比跌幅達到0.4%。分項來看,鮮菜、豬肉和水產品價格環比跌幅均超過1% ,其中有一定季節性因素影響,也顯示供給端沖擊對通脹影響很小。雖然豬糧比一直在5.87,生豬、能繁母豬同比存欄量出現6.5%和11.3%的負增長,但由於需求較為疲弱,加上規模化養殖使“豬周期”帶來的通脹無需過慮;另一方面,非食品價格上漲了1%,貢獻增長0.6%,環比依然下跌了0.1%。海外油價大幅下降影響最大,其中燃料類價格大幅下降了8.3%,此外收入增長滯緩,對於通信、娛樂教育等分項也形成沖擊。其中文娛交易類價格環比跌幅達到0.7%。房地產價格回落也拉低租金價格,當月居住類價格環比下滑0.1%。

(3)PPI跌幅擴大,顯示工業生產領域的通縮仍在加劇,這仍受到產能過剩、需求低迷的影響。其中原油、化工、鋼鐵和煤炭等行業的跌幅均較大。此外,由於海外大宗原材料價格下跌,工業生產購進指數(PPIRM)下跌達到3.2%。

(4)國內通縮風險增加帶來貨幣政策寬鬆的邏輯將一直成立,但考慮到低息環境下金融市場杠桿交易可能帶來泡沫風險、前期降息后需要時間觀察政策效果,此外人民幣匯率貶值也對政策形成一客製約,我們預計年內降息、降準概率不大,但在2015年隨著非銀行金融機構存貸比調整到位、存款保險制度建立,仍有降息1次,降準2次以上貨幣政策操作。

(5)我們預計資源品價格改革將加速推出,如前期以消費稅的上調來對沖油價下行影響。這一方面有助理順要素價格體系,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為積極財政政策預留空間。

(作者系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經濟學博士)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於:中國金融資訊網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