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推北市版以房養老 放寬房屋價值等限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09 13:04
許多長者儘管有房子,卻因為沒有現金及收入,生活陷入困境,為了落實「以房養老」政策,台北市長郝龍斌卸任前,特別推出台北市版的「公益型以房養老」試辦方案,放寬了法定繼承人限制、及申請者房屋價值上限等,而每月最低生活費為一萬五千元,首年每月最高給付為四萬三千元,第一階段申請時間為十二月十五號到明年二月十六號。(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人口老化快速,目前台北市有37萬5千多位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已經達人口比例的14%,儘管中央內政部在102年時推出「以房養老」試辦方案,不過有法定繼承人、房屋價值、不動產所有權等諸多限制,為了落實以房養老政策,台北市長郝龍斌卸任前,推出台北市版的「公益型以房養老」試辦方案,
從102年度內政部推出以房養老以來,再度提出公益型以房養老,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副執行長江瑞祥說,台北市的公益型以房養老,放寬了法定繼承人限制、以及申請者房屋價值上限,並且以信託契約保障委、受託人權利義務,並且開放雙人申請,至於以房養老的每個月生活費,以最低生活費一萬五千元為給付原則,首年每個月生活費最高給付為四萬三千元。
台北市社會局長王浩說,相較於內政部的以房養老,台北市公益型以房養老,最大的不同,除了申請資格放寬,地產與房產增值,也納入共享制度,現在已經有年長著表達希望加入試辦計畫。由於試辦計畫,是由公益彩券盈餘支應,受理的名額到明年底,最多五組,除了在宅之外,也有長輩希望透過以房養老,可以用給付金額住進機構,至於加入以房養老計畫的子女,未來子女也可以用付貸款的方式將房產贖回,或者是與委託單位清結之後,將剩餘價值分回。而未來這個以房養老政策,相信會接近商業機制的社會福利機制。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