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漁業資源 漁業署推四年藍色經濟計畫
鉅亨網新聞中心
養護海洋資源,農委會漁業署委託學者明年開始每年投入1.2億經費,進行為期四年的「藍色經濟計畫」,在放流的魚苗在DNA標上記號,長期追蹤,深入了解魚苗放流後對整體漁業資源帶來的影響。同時,針對放流魚苗以及養殖魚苗也將進行研究與建檔,避免魚類基因窄化衝擊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張佳琪報導)
宗教團體放生魚是長年來的老課題,既然無法阻止這個行為,農委會漁業署決定以更科學化的方式,讓宗教放生成為漁業資源養護的重要管道。
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過去魚苗的放流沒有科學化統計過數量,但以黃魚為例,近年來野生黃魚數量大幅恢復,顯示放流對海洋生態是有正面幫助的,漁業署明年開始投入為期四年「藍色經濟計畫」,要在放流魚苗的DNA標上記號,用科學化研究評估放流效益。如此一來,就能協助宗教團體正確放流魚苗,沙志一說:「必須在放流魚中做記號,不管是DNA做記號,或者剪鰭、染色做記號也好,抓到魚的漁民就能回報」。
這項計畫還包括針對放流以及養殖魚苗如何避免基因窄化問題,讓台灣漁業真正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沙志一說:「現在有的養殖魚,漁民自己配一配就去養了,也許這一代可養,但是否下一代能養我們並不知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