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維基百科自曝與網絡審查鬥智鬥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宋冰

[ 維基稱,維基百科不是“我們的”,而是“你們的”,是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寫作、上傳、編輯而成的內容,只有用戶們才對頁面有最終決定權 ]


遍佈全世界的網民都會感謝維基百科以科技推進了全球信息民主化,但在許多政府官員或者創作人員看來,維基百科是版權破壞者,甚至是網絡世界的“恐怖主義分子”。

科技和互聯網所掀起的與法律、政治之間的角力仍在繼續,至少目前來看維基百科並沒有打算顯示出任何屈服的姿態。比如,在最新一期透明度報告中,維基百科盡可能清楚地用事實證明,他們可不是誰讓刪帖就刪帖那麼好話。

用戶有決定權

在這份透明度報告中,維基百科稱,在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間共收到了304條刪帖請求,但無一獲准。同期他們還收到54份來自《數字千禧年作權法案》的通知。該法案的本意就是迫使維基百科刪除“侵權材料”。在這些請求中,維基百科僅發現28份材料有效,維基百科將刪帖的過程盡可能公開透明地顯示給公。所有以上的刪帖請求和作法案通知中,大部分都來自美國。

維基百科還對各種來自外界的要求以及應對做了數據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有56個是要求查看用戶數據,維基同意了其中針對犯罪傳喚的8條請求,同意率達到14%,遠低於LinkedIn和Twitter等網絡公司,這兩個公司同意率往往接近50%;要求刪帖的304條則無一通過。維基稱,維基百科不是“我們的”,而是“你們的”,是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寫作、上傳、編輯而成的內容,只有用戶們才對頁面有最終決定權。

維基百科還公開了一些刪帖的請求,並詳細解讀了維基是如何拒刪帖請求的。

第一個案例是一隻獼猴的自拍照。一個攝影師在印度尼西亞工作時偶然放下了手中的相機,一隻好奇的獼猴趁機拍了這個夢幻的自拍照。由於這個自拍照水平一流,在許多出版物中廣泛流傳,也被添加到了維基共享資源中。隨后攝影師聲稱維基百科此舉侵犯了版權並要求將其撤下。但維基百科拒了該要求並繼續保留了照片。

第二個案例是關於某個土著居民使用的語言。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原住民語言中心聲稱自己擁有一種名為“palawa kani”語言的所有權,維基針對這種語言的介紹文章侵犯了版權。

但維基百科認為,即使是作權保護法也不能禁止人們使用某種語言,或者針對某種語言進行正常討論。該語言中心的這種要求只會影響言論自由和研究教育工作的開張,所以維基百科拒刪帖。

與法國情報局角力

被曝出的法國情報局的舉動則有點聳人聽聞。他們把維基百科的審查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把維基管理員帶到了辦公室。2013年4月,法國情報當局認為維基百科披露的一個軍事基地信息涉密,並威脅維基百科管理員如果不刪除的話,將會面臨刑事犯罪。一口拒的維基百科后來稱,事實證明該基地完全不是什麼機密信息,之前還為出版界提供過旅遊觀光。

還有一家出版公司則完全忘記了有些信息已經隨時代成為了公共信息,所以他們提出要求維基百科刪除維基翻譯中的《傲慢與偏見》、《福爾摩斯歷險記》等,實際上這些書籍都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