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亞馬遜欲借黑色星期五逆襲中國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看上去亞馬遜要和阿里巴巴在中國市場來一次正面交鋒。


以571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刷新紀錄的阿里雙11購物節剛剛結束兩周,亞馬遜中國宣佈要讓中國用戶享受美國的“黑色星期五”,用戶無需海淘,無需登錄國外網站,即可從亞馬遜中國的頁面買到與美國亞馬遜同品牌同款同價的商品,還能享受美國的超低折扣。

其實早在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的雙11購物節如火如荼地進行時,亞馬遜中國的一個新品“海外購”悄然上線。

“海外購”是亞馬遜中國醞釀了8個多月的品。從頁面來看,在亞馬遜網站左側的類目欄,多了一個顯眼的類目叫“海外購”。之所以顯眼,是因為字的后面有一面美國國旗。

用戶點擊海外購,能看到很多來自美國品牌的商品,這些品牌有的已經進入中國,有的尚未從傳統零售渠道進入中國。更為吸引人的是,這些商品的價格與美國亞馬遜網站保持一致,中國用戶能看到美元的價格和一個亞馬遜根據當天匯率算出來的人民幣價格。

唯一與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不同的是,中國區用戶需要繳納一筆關稅,從10%到50%不等。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牛英華對《商業周刊/中文版》,亞馬遜的海外購嚴格按照中國海關的規則,每件商品收取個人行郵稅,亞馬遜會對商品的關稅做估算,用戶在沒購買時就能看到加上關稅的價格。

“有時候某件商品價格很低,就是幾十元,就直接不收關稅了。”牛英華,因為與中國海關的深度合作,亞馬遜的包裹進入中國境內,在海關會接受“無紙化過關”,每單只需要2秒鐘,速度遠遠快過一般入境包裹。

物流的穩定也是亞馬遜提供給中國用戶的一個優勢。亞馬遜中國高級經理趙莉告訴《商業周刊/中文版》,中國用戶在亞馬遜海外購商店下單,使用標準物流的話9至15天可以送達,大加快則是5至7天,特快只需2至4天。

趙莉解釋,亞馬遜物流之所以可以保證時間,是因為亞馬遜在美國境內有成熟的倉儲物流體系,也和各大航空公司有穩定的合作協議,這些航空公司每天都為亞馬遜的包裹預留出固定艙位。這樣一來,亞馬遜的包裹到了港口,過完安檢就能直接上飛機,無需排隊等待。“亞馬遜在每家航空公司的艙位固定,也便於我們給包裹排期。因此,商品從下單到送達用戶手中,是可以有固定時間表的。”

亞馬遜最有底氣的是它的龐大商品庫。截至目前,亞馬遜海外購商店已經有15萬國際品牌的商品,其中有32個品牌的6000多種商品為亞馬遜獨家所有。牛英華,亞馬遜創立了19年,在全球特別是美國的業務早已成熟,與各個品牌商已經達成深度合作,因此在進入中國市場時,也無需花費太多力氣。“亞馬遜一直想做everything store,歡迎大大小小的品牌進入,讓用戶在亞馬遜上什麼都找得到。”

不過第一批上線的依然只有包括母嬰、鞋靴、服裝、化妝品等7個品類。對此趙莉解釋,這是參考了大數據的結果,亞馬遜把消費者最需要和點擊量最大的品類先搬上海外購商店,目前這些品類銷量非常好,從雙11試運營開始,其中母嬰類每天都在翻倍增長。

牛英華,選品每天都在增長,亞馬遜中國的計劃是把800多萬的商品全部放在海外購商店中,讓中國用戶能夠無縫對接地購買。

但海外購也只是亞馬遜中國的一個中期策略而已。牛英華告訴《商業周刊/中文版》,亞馬遜的長期目標是利用直采模式,把海外的商品先放到自貿區的倉庫,省去中間的一切環節,給中國用戶更好的價格和更快的物流體驗。

“亞馬遜是花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複製美國亞馬遜模式在中國是不奏效的。”亞馬遜中國總裁葛道遠對《商業周刊/中文版》,現在海外購這個模式,是亞馬遜啟動在華戰略的一個發力點。

葛道遠是英國人,曾在沃爾瑪等大型零售企業工作,還創業並成功將公司推動上市,2011年加入亞馬遜英國擔任總裁,一年之后被提升為亞馬遜歐洲總裁,直接向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彙報工作。2014年9月,葛道遠受命擔任中國區總裁,貝索斯對他給予很高期待。

“我和他第一次見面,他就在問一個問題:中國消費者為什麼要在亞馬遜上買東西?”牛英華,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促成了葛道遠對亞馬遜中國發展的戰略方向,比如通過海外業務更深切入中國市場。

但是競爭對手也沒有放棄這塊市場。今年雙11期間,馬雲面對全球460多家媒體,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重心是海外業務、無線業務和雲計算大數據,他還將2014定義為阿里巴巴的海外業務元年。業務板塊方面,阿里巴巴面向海外的速賣通平台首次參加了雙11,天貓增加了天貓國際平台,引進了COSTCO等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零售商和部分品牌商。

天貓國際負責人吳倩告訴《商業周刊/中文版》,天貓國際平台可以極大降低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試錯成本,未來或將成為國際品牌引入中國的主流渠道之一,阿里巴巴有平台和流量優勢,對此很有信心。

貝索斯的亞馬遜也底氣十足。牛英華,相比其他競爭對手,以自營起家的亞馬遜在商品、物流、支付體系都已成熟規範,把海外商品引入中國這件事上,亞馬遜信心滿滿。

毫無疑問,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做的是同一件事——讓中國消費者無需出境無需海淘就能買到海外商品,價格則大大低於國內傳統零售商店或官網價。未來誰將勝出,將由6億多的中國網購消費者和更為龐大的潛在消費者們用錢包投票。

(來源: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網 撰文/劉傑 編輯/劉雅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