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樂幸福的人:記原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任士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任士榮
一、簡介
任士榮,男,1935年生,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他在抗美援朝前線冒著敵機轟炸為志愿軍戰士演奏手風琴;他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四枚金質獎章;他是毛澤東等領導人聯誼會上的首席樂手;他是新中國手風琴事業泰斗級人物,開創了多項第一;耄耋之年,他熱心公益,為社區居民、殘疾人義務授課;2011年,他獲得國際手風琴聯盟“中國手風琴終身成就獎”。
二、主要事跡
最快樂幸福的人——記原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任士榮
手風琴在中國被稱為“紅色樂器”,既能獨奏,又能伴奏,為大眾喜聞樂見。手風琴也是普及最廣的樂器之一,無論在專業樂壇,還是大眾當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國際手風琴協會經常舉辦國際比賽,西方音樂院校,建有手風琴系;一般院校也設有手風琴專業。
苦難童年 從軍學藝
1935年12月,任士榮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小手工業家庭。童年時代,家里饑寒交迫,一間茅草屋遮不住風雨。任士榮上小學,全靠母親向鄰居借錢。
1943年,為躲避戰火,父親帶著全家逃難到蘇北寶應縣,任士榮在此讀小學5年級。當時,院子里住著新四軍,他學會了《我為誰來打仗》、《你是燈塔》、《東方紅》等歌曲,受到革命熏陶。
此后,全家又輾轉到重慶,13歲的任士榮到重慶求新服裝廠當童工,又苦又累,經常挨打受罵,曾被老板打暈。
1949年11月,劉鄧大軍解放了重慶,任士榮感到天亮了。這天,二野三兵團文工團招收新學員,14歲的任士榮欣然前往。他一口氣唱了好幾首革命歌曲,並順利通過普通話和簡譜測試,很快被錄取。
在文工團,任士榮被朱鳳平老師的手風琴吸引,他提出要學琴。朱老師見他決心很大,就開始教他拉琴和樂理,還親自給他抄樂譜。
入朝參戰 載譽而歸
1951年,任士榮隨團到川北朱德總司令的故鄉等老革命根據地,慰問老紅軍和軍烈屬。通過演出,他的手風琴技藝有了長足進步,為后來成為手風琴演奏家奠定了基礎。
1953年,任士榮參加四川省赴朝慰問團,來到戰火紛飛的朝鮮前線。他背著手風琴,鉆坑道,上陣地,給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演奏樂曲。
有一次,任士榮正在山溝里演出,美軍飛機鉆進來,一陣轟炸掃射,他背著琴躲進樹林,險些犧牲。還有一次,慰問團頭天住的坑道,第二天就被炸塌了。有幾次演出時,敵機來轟炸,舞臺都被震動,任士榮仍然拉著歡快的樂曲,泰然大笑著。
任士榮的精彩演奏,受到部隊的熱烈歡迎。演出期間,他收到幾十封感謝信,回國后受到嘉獎。
鯤鵬展翅 享譽中外
1955年,任士榮從西南軍區歌舞團調到空政歌舞團。他經常下部隊演出,跑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祖國大地,到處留下他的琴聲。在高原哨所,在戈壁深處,哪怕只有一名戰士,他也拉起手風琴,傾情演奏。他的熱情和豪邁,讓部隊官兵深受感動。
長期以來,任士榮還擔任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長聯歡舞會的首席樂手。
1957年,文化部“中國藝術團”隨周恩來總理出訪緬甸,任士榮陪同演出,出色完成了任務,回國后被授予“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光榮稱號。同年,任士榮赴沈陽音樂學院進修深造,師從張子敏教授。
1962年,第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任士榮拉著手風琴走上街頭,被歡樂的人群圍住,一時間人們歡呼,警察敬禮致意。他參加演出的節目,獲得4枚金質獎章和1枚銀質獎章,受到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王照華和團中央的高度稱贊。
1963年2月,任士榮參與組織了新中國第一個手風琴學術組織“中國音協手風琴北京組”,同時成立了音協手風琴樂隊,被推舉為組長。同年7月21日,中國第一臺手風琴專場音樂會在北京公演,由任士榮擔任指揮,以獨奏、重奏、齊奏、小合奏、大合奏演出了中外名曲,輕音樂等,受到了熱烈歡迎,連演數場引起轟動。
1965年,任士榮參加法國舉辦的國際藝術節,他領隊精心策劃,編排出了由《紅綢舞》、《豐收歌》、《牧羊女》、《艱苦歲月》等舞蹈與合唱、對唱、獨唱,手風琴獨奏、伴奏組成的綜藝晚會。
演出中,當任士榮演奏《懷念延安》、《扭起秧歌慶豐收》時,全場轟動,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法國《費加羅報》、《馬賽人報》等發表了《中國手風琴家演奏的中國民歌令人驚嘆》、《中國人以熱情征服了馬賽》等文章。
中國駐法大使黃鎮將演出盛況向周總理作了匯報。回國后,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在中南海設宴招待了任士榮等,稱贊他們是“國際烏蘭牧騎演出隊”。人民日報和全國各大報作了專題報導。
1988年,任士榮在中央電視臺擔任《手風琴知識講座》主講,並獲得了“全國優秀電視講座節目”獎。
1993年,任士榮在國際手風琴藝術節上發表了題為《為建立中國手風琴學派而奮斗》的學術論文並獲得榮譽證書。
1995年,任士榮在國際手風琴藝術節上舉辦了《任士榮中國手風琴作品音樂會》,在中國手風琴藝術節上獲得《手風琴演奏元老杯》榮譽獎。
2002年,任士榮和夫人黃倩訪問美國,在舊金山多次為旅美華人和外國友人表演手風琴獨奏和女高音獨唱,受到中外友人的熱烈歡迎,並獲贈榮譽獎狀。
高風亮節 熱心公益
1996年,任士榮退休后,來到海淀區萬壽路街道,成為一名義務教員,免費教居民拉琴。無論年齡、職業,即使眼睛看不到琴鍵和曲譜的盲人朋友,只要喜歡音樂,都可以跟著他學琴。

任士榮定期到社區義務授課
從那時起,每周日、周三上午9時到11時,任老師都要到社區授課。為了照顧中老年音樂愛好者,每次新來的學員都要從頭識譜、打拍子。
任老師將五線譜翻譯成簡譜,讓學員們學起來簡單易懂。學琴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任老師從來不煩,堅持因人施教,對新來的學員,經常單個輔導開小灶。

任士榮正在教兒童拉手風琴
2002年6月,海淀區太平路小學4年級學生李慶森,開始跟著任老師學琴,從最基礎的指法到樂理知識,僅僅學習3年,2005年李慶森在北京市學生藝術節上獲得手風琴一等獎。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動力系73歲的劉導治教授,在社區跟著任老師學琴進步很快,他為老教授合唱團伴奏受到歡迎,並獲得了北京市老年手風琴比賽一等獎,還隨團到俄羅斯演出,一時傳為佳話。
學員中,65歲的師文清口吃,自覺腦筋反應遲鈍。他跟著任老師學琴后,腦子靈活了,脾氣也好了,與家人和睦相處。師先生滿意地說:“這生活越來越夠意思,越來越有味兒了。”
2007年5月,任士榮和夫人黃倩被聘為北京市奧運志愿者協會合唱服務團顧問。任士榮把歌曲《微笑北京》加了合唱聲部,並編出手風琴伴奏和獨奏曲。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任士榮和社區共同組織了一臺義演,之后他將善款和手風琴,一並捐給了災區人民。
夕陽無限 心系盲人
任士榮對殘疾朋友懷有深厚的感情,特別是盲人,學手風琴看不見,任老師就運用“觸摸教學法”,拉著盲人的手一個音符、一個琴鍵地教;盲人不知道節奏,任老師就扶著他們的腳,幫助打節拍。
在任老師的努力下,盲人陳國越和黎小妹榮登北京電視臺、安徽電視臺以及中央電視臺,進行了精彩的表演。

任士榮獲得諸多肯定
2011年,任士榮在第64屆世界杯手風琴錦標賽(中國·上海)系列活動中,榮獲北京“鸚鵡手風琴之夜音樂會”優秀演員獎和北京市第四次殘聯大會授予的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同年10月,在上海榮獲國際手風琴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組織)主席雷蒙達·博戴爾頒發的“中國手風琴終身成就獎”。
2013年,在“鸚鵡杯”北京手風琴大賽上,出現了一隊選手,他們中有一半都是盲人。就是這只不被看好的隊伍,贏得了評委的贊譽,最終取得了大賽(業余組)金獎。



音樂給社區居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陽光
任士榮,這位中國手風琴界的泰斗,以畢生精力成就了新中國的手風琴事業。他的愛心,像春雨般滋潤著盲人朋友的心田,讓他們在音樂的世界中感受著陽光。
北京榜樣官方網站:
,咨詢電話:65661566。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