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醫用級可穿戴設備 橙意家人“盯上”打呼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24 08:19


創業狂想曲

[創業ID ]


企業名稱:

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創業時間:2014年1月

創業地點:天津

創始人:張丹

商業模式:線上銷售鼾症監測儀,下與醫院合作門診。

融資情況:獲得弘暉資本500萬美元A輪投資。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戴上監測“打呼嚕”的智能腕表,第二天打開手機APP查看分析報告,看看睡眠中的自己有沒有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橙意家人科技(下簡稱橙意家人)創始人張丹告訴南都記者,被稱為睡眠“隱形殺手”的鼾症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看準這個需求方向,她正在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推出一款用於鼾症監測的智能手錶,聯合當地三甲醫院落地篩查門診。

吃螃蟹者准備好了麼

張丹是媒體人出身,三年前轉型創業就看準了慢性病管理這個大方向。不過當時沒做硬件,只是基於客戶的體檢報告制定一系列健康管理方案。但她很快發現,缺乏前期對用戶的數據採集,后面的分析、服務只會流於空泛,很難真正打開市場;而實現遠程採集監測正好可以借助開發可穿戴設備。

做哪種慢性病的監測呢?在醫療和健康管理的積累讓張丹明確,必須選有醫療臨床大數據做支撐的領域,否則分析模型沒法做,那劃分下來只有三個方向:動態血壓、動態心電和動態血氧。前兩種都試過,分別推出了動態血壓儀和動態心電圖儀,但前者只形成趨勢圖,進一步的分析報告不好把握,后者的專業門檻又太高,而且需要用戶要在身上貼很多電極片,使用體驗不佳,因此后來都棄用了。

那就只剩下動態血氧。正好在臨床上有對應的睡眠科,可以針對鼾症(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開發監測儀。據統計,我國有各類睡眠障礙的人高達38 .2%,高於世界27%的比例,而1/3的高血壓、1/5的心臟病都與鼾症有關。

“這是一片新藍海,國內只有我們一家在做,在日本也沒碰到同類品。”在張丹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明大對鼾症的認知度目前確實沒有血壓和心電高,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已經做好准備在前期投入大量教育用戶的成本;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正是作為創業公司的機遇所在,可以在競爭來臨之前打好根基。

將鼾症監測儀“請”回家

起步階段,怎麼打開鼾症監測儀的市場?張丹認為,不能憑廠商一己之力,得聯合醫院一起做宣傳推廣。事實上,這款鼾症監測儀的定位並非泛健康的可穿戴設備,而是具備資質的醫療器械;而看橙意家人的團隊構成,相當一部分本身就有銷售醫療器械的經驗,資源覆蓋了全國80%的三甲醫院,這樣一來就不難進入醫院渠道。

“醫院的合作積極性非常高,畢竟這有助於擴大它們的門診量,帶來更多病人。”張丹對南都記者,以往市場上缺乏家庭監測設備,鼾症篩查很麻煩,患者要到醫院睡一個晚上,導致這個科室的受面一直比較小;而現在,用戶可以在家裏睡覺的時候戴上鼾症監測儀,設備會連續採集用戶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形成動態血氧趨勢圖,用戶通過手機A PP就可以查看由專業醫生出具的分析報告,到底是不是鼾症、是哪種程度的鼾症一目了然,用戶再據此決定是否接受接下來的治療方案。

在這個過程裏,用戶可以先在網上買一個鼾症監測儀自測,然后到橙意跟醫院合作的門診做進一步的篩查和治療,也可以直接到門診做諮詢和檢查,然后由醫生推薦租用或者購買設備。

至於現階段這款鼾症監測儀的銷售情況,張丹沒有透露具體數字,只是自從8月在京東籌以來,已經積累了5000例用戶數據。“我們的重點不在硬件銷售,挖掘后續的健康服務會有更多機會。”她對南都記者。

下一步,橙意家人計劃再推出一款呼吸機。張丹解釋,很多主打健康監測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所以沒能很好地打開市場,問題就在於前期的監測沒能很好地跟后續的分析及治療對接;因此,從鼾症監測儀到呼吸機,正是要完成從監測到治療的閉環。

采寫:南都記者 梁卓慧

[號脈]

號脈嘉賓:達晨創投醫療投資部總經理湯國平

坎在醫用級感測器

我認為抓住鼾症監測和治療這個大方向是對的,國內現在也有幾家公司開發能治療鼾症的品:患者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品像戴藍芽耳機那樣戴到耳朵上就行,通過刺激穴位等方式使人睡覺不打鼾,效果還算不錯。相比之下,橙意家人目前的品還只是一款用於監測的智能手錶,后續還要對接治療。

當然,這種戴上睡覺就能治療鼾症的品屬於家用級別,只對輕度或中度鼾症有效,盡管他們對外宣稱也能治療重度鼾症,但我們內行人都知道誇大了。反而是即將重點推出呼吸機此舉,應該更多是面向重度鼾症患者,因為只有這個人群才會在家裏備呼吸機。這樣一來,橙意家人的品就必須達到醫用級,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而他們的鼾症監測儀畢竟是國內第一次嘗試,在實際應用中到底能否滿足臨床需求呢?比方感測器,關係到數據採集的有效性,縱觀國內許多可穿戴設備,在感測器方面都做得不太理想,那橙意家人能否帶來驚喜呢?雖然他們具備醫療器械資質,但在我看來,只是張“合格證”,對於患者來,最重要的是品有效,這有待市場去檢驗。

如果真能做出好的醫用級可穿戴品,我是非常看好的,否則只達到家用級,白了就是個電子品,談不上有十分大的用途。更重要的是,國內外的電子巨頭像三星、百度、谷歌,都在往家用級可穿戴這個方向走,它們在電子市場的品牌知名度高、製造工藝強,銷路廣,未來的市場壟斷者對會是這些巨頭。留給創業公司的空間並不太多,除非做出技術門檻特別高的品,這也是我們看了很多可穿戴項目卻不敢輕易去投的原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