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新股

成都銀行遭遇反腐風暴 ipo之路又遇波折

鉅亨網新聞中心


6月30日,成都銀行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招股書,搭上了6月末的預披露“末班車”。至此,自2011年即開始準備上市的成都銀行,終於在上市路上邁出了實質一步。不過,隨著董事長毛志剛因受賄罪被查,或為成都銀行上市蒙上一層陰影。

上市前夕 成都銀行董事長毛志剛被查


就在成都銀行拿到6月末班車票之前不久,董事長毛志剛被宣布因涉嫌受賄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其自2004年以來,掌舵成都銀行9年。

成都市檢察院稱,據查,毛志剛在擔任成都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銀行董事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取得貸款、處理不良資產、承建計算機及裝修業務等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260萬元,同時還收受622.33萬股成都銀行股份。

與毛志剛一起被查的,還有成都銀行第一大股東成都投控集團原董事長吳忠耘,被查時,吳還擔任成都銀行董事。

面對最高層因受賄被起訴,成都銀行在招股書中提示,“本行可能面臨聲譽風險”。其稱,可能因為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遭受負面評價,從而導致業務開展及經濟價值受到不利影響。

公司貸款不良增長快 不良率升至0.81%

招股書顯示,成都銀行近三年來不良貸款均呈現雙升局面,2011年末至2013年末,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5.04億元、5.87億元和7.99億元。201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72%,較2011年和2012年末上升了0.1個百分點(2011年不良率為的0.62%)。

其中,公司貸款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較快。2011年末至2013年末,該行公司貸款中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4.38億元、4.43億元和6.66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69%、0.63%、0.81%。

該行稱,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下調了光伏等部分行業的中小企業貸款評級。若信貸風險管理政策、流程和體系未能有效運作,可能導致不良貸款數量增加。

房地產貸款和地方平臺貸高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該行向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發放的公司貸款余額分別占客戶貸款余額的 15.31%、13.90%、12.63%、7.69%和 4.49%。其中,成都銀行房地產行業公司貸款余額為139.95億元,占公司貸款總額比例的16.95%,不良貸款率為1.13%,明顯高於該行的平均不良率;個人房貸余額170.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62.16%,不良貸款率為0.18%。

隨著2014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加大,對於側重於房地產的銀行來說,風險在不斷加大。

除了房地產相關行業外,成都銀行還將面臨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有關的風險。截至2013年底,成都銀行地方融資平臺的公司類貸款余額達154.96億元。

信貸業務太集中

此外,成都銀行還存在貸款業務、客戶、區域相對集中的風險。盡管該行在成都、廣安、重慶、資陽、眉山、西安、內江、南充、宜賓等地開設分支行,並分別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和江蘇省寶應縣出資設立名山錦程村鎮銀行和寶應錦程村鎮銀行,但目前大部分業務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區,截至2013年12月31日,約84.41%的貸款來源於位於成都地區的客戶,且絕大部分分支機構分布在成都地區。

招股書表示,在短期內,該行大部分的貸款、存款、收入和利潤仍將來自成都地區。一旦成都地區經濟發展發生重大下滑,導致客戶經營和信用狀況發生惡化,將可能對該行的資產質量、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