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滬指終結三連陰 市場還能否重回強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20 15:26


滬指終結三連陰 短調尚未結束

【盤面簡述】:


早盤,兩市股指低開后震盪整理,主板股指在券商、創投、保險等金融股拉動下,股指翻紅,但很快回落。午后,保險股快速拉升,股指翻紅終結三連陰走勢。連漲三天的創業板出現回調。盤面上,核電、券商、高鐵、福建自貿區等板塊表現活躍。兩市成交量繼續萎縮。從技術面看,滬指已進入調整模式,向下尋求20日均線支撐難免。注冊制的訊息將對市場短線走勢形成壓制,但中長線看,當前的調整,依舊是進場的機會。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低估藍籌股及年報超預期的中小盤個股。

【板塊方面】:

注冊制訊息對券商、創投概念形成利好,國元證券行情問診)、西部證券行情問診)、錦龍股份行情問診)領漲券商板塊,大眾公用行情問診)、錢江水利行情問診)、蘇州高新行情問診)、中關村行情問診)等創投概念盤中表現活躍。高鐵板塊在利好訊息刺激下,再度強勢上漲,天馬股份行情問診)盤中漲停,晉億實業行情問診)、太原重工行情問診)、永貴電器行情問診)、晉西車軸行情問診)等紛紛大幅沖高。次新股龍頭蘭石重裝行情問診)再次漲停,帶動重慶燃氣行情問診)、節能風電行情問診)等快速拉升。

【訊息面】:

1、國務院:抓緊出臺注冊制改革方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部署促進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讓困難家庭孩子擁有美好未來,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會議指出,今年7月國務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來,有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劉健鈞:六措並舉推進創投更好支援創業

中國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副主任劉健鈞昨日對證監會目前推動創投行業發展的六項政策思路做了全面闡述。其中,涉及完善創投業差異化自律監管體制、鼓勵長期資金進入創投領域、完善創投行業統一財稅優惠政策、加快新股注冊制改革改進創投退出機制以及支援基金管理機構上市強化激勵約束等多項重點工作……

3、港交所將積極商討增加滬港通配額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從高盛2014大中華區CEO峰會上獲悉,香港聯合交易所將與監管部門、交易所積極探討增加滬港通配額,兩至三年后中國A股能夠有望納入全球股指。在此次峰會上,各類機構投資者針對滬港通后中國股市的前景展開熱烈討論。在港工作20多年的香港交易所環球市場聯席主管及香港聯合交易所行政總裁羅力演講時表示……

【巨豐觀點】:

早盤,兩市股指低開后震盪整理,主板股指在券商、創投、保險等金融股拉動下,股指翻紅,但很快回落。午后,保險股快速拉升,股指翻紅。連漲三天的創業板出現回調。盤面上,核電、券商、高鐵、福建自貿區等板塊表現活躍。兩市成交量繼續萎縮。

核電板塊走強,中核科技行情問診)、江蘇神通行情問診)、沃爾核材行情問診)、東方鋯業行情問診)、應流股份行情問診)等大幅上漲。訊息面上,由於第三代國產核電技術獲得認可,核電重啟排除了最大的障礙,年內重啟已是箭在弦上之事。

高鐵股因泰國內閣通過中國投資泰國鐵路合作項目而表現出色,天馬股份漲停,晉億實業漲8%,太原重工,高盟新材行情問診)漲4%,晉西車軸漲3%。

股票注冊制的推行利好券商和創投板塊,錦龍股份、國元證券、東吳證券行情問診)等漲幅超3%,錢江水利、中關村等盤中大幅飆升。

午后,鹽業改革題材股綻放:蘭太實業行情問診)、云南鹽化行情問診)沖擊漲停!

近期市場維持二八分化,弱勢調整的格局。從目前來看,在資金壓力逐步增大,注冊制漸行漸近以及技術上的調整需求等多方面壓力下,大盤將進入調整模式,短期風險逐步增大。

巨豐投顧認為,短期市場整體的走勢還將繼續維持相對高位的反復震盪,特別是技術層面上,股指昨日持續受制上方5均線以及10均線系統的承壓,而下方20均線支撐還有一段調整空間,加上市場整體趨向分化的背景下,進一步探底尋求20均線系統支撐的概率依舊較大。因此,短期而言震盪行情或還將延續。

投資機會方面,建議投資者挖掘滬港通標的中,年內漲勢落后的食品飲料、農產品行情問診)、電子等板塊。(來源:豐華財經)

券商、核電有所表現

核電概念股再度拉升 中核科技午后漲近8%

概念股再度拉升,中核科技午后漲近8%,股價再創新高,蘭太實業、江蘇神通、沃爾核材等也漲幅居前。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

國務院:抓緊出台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 券商股聞風起舞

券商股在休整幾日之后卷土重來,板塊全面飄紅,國元證券領漲,午后漲幅超過6%,西部證券、東吳證券、招商證券等也漲幅居前。

訊息面上,在11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提注冊制。會議強調,抓緊出台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

巨豐微規則:小盤股或再度爆發

【今日小結】

全天看, 兩市雙雙低開后展開回升,權重展開護盤,特別是券商、保險,盤中強勢表現,力助指數翻紅。此后,權重板塊輪番表現,但力度較小,持續性不強,大盤圍繞昨日收盤位置展開震盪。盤面上,金融股表現搶眼,而題材股展開分化,但部分個股繼續強勢,短期操作熱情猶存。

【明日規則】

今日,兩市延續調整格局,指數繼續走低,但盤中權重股護盤跡象明顯,表明指數回調空間有限。近期看,滬港通利好兌現后,權重板塊持續走低,而與之相反的是以創業為首的題材股逐步活躍,帶來一定賺錢效應,短期市場風格轉換之風漸起。成交上,滬深兩市持續縮量,預示短期指數震盪難免,而創業板放量反彈,短期有望延續。因此,巨豐投顧郭一鳴認為,當下指數上下空間皆為有限,權重階段性護盤,但整體再次表現概率不大,而震盪中,小盤股經歷前期調整后,短期迎來低吸良機,指數回調便是較好的建倉時機,近期或將集中爆發。

【短線關注】

具體看,指數或進入高位震盪期,重點關注二線藍籌的輪動機會,煤炭、有色、電力、化工都可逢低關注;而國企改革、高送轉、自貿區等近期或持續發酵。此外,題財股或將活躍,可逢低逐步版面。

【倉位設定】

50%中長線,以藍籌股為主,短線保持20%倉位,小盤題材股。(來源:豐華財經)

基金跑步入市小幅加倉

根據基金倉位監測模型測算,截至11月19日,基金整體倉位比此前一周有所上升。數據顯示,在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數型基金)中,平均倉位自前一周的83.44%上升0.64個百分點至84.08%,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70%,較前期上升0.87個百分點;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5.78%,較前期上升0.23個百分點。監測數據同時顯示,537只偏股型基金中,有173只基金倉位基本保持不變,有202只基金選擇加倉,有162只基金選擇減倉,加倉基金數量稍多。從具體基金公司來看,本期加倉幅度居前的是金元惠理基金、平安大華基金、中郵基金、銀華基金、財通基金等基金公司。

私募大佬紛紛進場搶資金 四季度來陽光私募發行過300只

隨著市場行情的回暖,公募私募均迎來了發行的“美好時光”。去年的私募冠軍廣州創勢翔本周一發行的一款私募產品開賣不到10分鐘就被搶掉2.4億元,而近期,在銀行發行的私募產品一天賣個近1億也並不少見。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以來新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規模超過300只。

年內發行數量超過1800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發行的私募產品達到1800只。其中,1至7月合計發行產品1063只,月平均發行的產品數量是151只。?8月以后偏股型基金的發行開始加速,其中10月至今最為明顯,不到2個月的時間,發行數量超過300只。本周又有15只新基金投入市場,目前在售新基金34只。今年以來新基金募資總額一舉突破了3000億元大關。

最為搶眼的莫過於去年的陽光私募冠軍創世翔,本周一,廣州創勢翔通過券商發行的一款產品,開賣不到10分鐘,申購金額就超過2.4億。此前“醫藥一哥”姜廣策的德傳醫療基金開放申贖,一天凈流入資金就超過2億。原“公募一哥”王亞偉也在近日通過光大銀行私人銀行渠道發行了第二只私募產品。

據了解,10月31日,民生銀行召開了“私募對接會”,邀請了20家左右長期業績排名靠前的權益類私募基金在該銀行渠道發行產品。招商銀行也在10月份專門召開了有關研討會,商討如何進行對接,發行相關產品。而在此前銀行只愿意發售保本性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看好明年行情

“基金發行轉暖對於市場回暖有確認的作用,新發基金募集的資金逐漸入市,又將推動市場行情進一步上升。目前的中級行情仍在延續,投資者應挑選適宜的基金,把握好難得投資機會。”對於基金發行轉暖,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人士指出。

對於明年的行情,機構也是大唱贊歌,國泰君安11月17日發布A股規則展望報告表示,2400點的實現標志著“新繁榮”的開始。2015年起A股及整個資本市場將迎來三到五年長周期的大發展,由資本市場發展而帶動的轉型與增長是“新繁榮”的典型特點。增量資金入市是“新繁榮”的重要特征。2015年資金方面有兩個重要變量。第一是中國降息與降準周期可能顯性化。第二是美國QE實現平穩退出,而全球仍保持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內外兩方面因素都有助於推動中國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A股將迎來增量資金入市與風險偏好提高的雙輪驅動,二者之間正反饋效應將放大牛市思維。以2400點為起點,預期2015年上證綜指為代表的A股市場可能出現30%上升空間(上看到3200點附近)。

“11月來看,A股市場會面臨幾個挑戰,一是滬港通的兌現,二是股指期貨的交割,還有11只新股的申購等,今年剩下的一個多月時間市場震盪調整概率偏大。”華泰柏瑞量化優選基金經理田漢卿也表示,明年的行情我個人比較看好股市,因為從大類資產設定角度看,國內房地產市場價格見頂基本達成共識,投資的需求被遏制;另外信托兌付風險暴露,黃金等大宗商品震盪下行趨勢確立;而在國內宏觀經濟增速走弱的情況下,明年真實利率走勢很可能下行,則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

而雖然本周滬港通落地后,A股行情出現見光死,不少投資者的情緒出現反復。但多數私募大佬認為,長期來看,滬港通為A股市場引入新的資金,為市場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長期利好股市,是未來股市長期走牛的重要保證。

康莊資產董事長常士杉認為,接下來市場會進入一個鞏固期,因為2400點這個位置有巨大的套牢盤。等市場等消化完一些負面因素后,市場還會重回上升頻道,結構性牛市還會繼續。

申萬:三大改革成投資主題

2014年11月19日,1000多名投資界人士及200多名上市公司高管共同參加了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舉辦的2015戰略年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申萬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2015年將迎來房地產調整對全產業鏈、金融和財政的壓力測試,但他對2015年中國經濟並不悲觀。

2015年地產投資增速仍將下降

在昨日舉行的規則會上,李慧勇在題為《經濟向下,改革向上》的報告中表示:“2015年將是中國經濟再次承壓的一年,與過去以外貿承壓方式不一樣,2015年將是房地產調整對全產業鏈、金融和財政的壓力測試。如果通過了,中國經濟一馬平川;如果通不過,中國經濟的風險會增加。”

展望2015年,他認為,從方法論上看,仍然是守住底線,加速轉型。政策制定者仍需要在促改革、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求平衡。從最終判斷上看,房地產市場出清、金融市場出清、三大改革落實,宏觀經濟更有可能呈現邊破邊立的格局。

今年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2.4%,增幅較前9月回落0.1個百分點,投資增幅目前已連續9個月持續回落,創下63個月來新低,商品房銷售更是出現同比7.8%的降幅。

李慧勇對此表示,房地產投資是房地產銷售的滯后指標,哪怕是房地產銷售2014年內見底,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仍然會繼續下降,這將成為2015年經濟下行的主要壓力。“房地產市場能否實現軟著陸,房地產相關的金融風險是否可控也將在2015年明朗。”

記者還注意到,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許善許善達在規則會上表示,“一路一帶”會推動世界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可以用過剩的資金來推動過剩產能的出口,中國未來將推出包含商品輸出和對外投資並列的經濟活動。

三大改革成投資主題

李慧勇直言:“在所有改革中尤其推崇一帶一路、國企改革和土地改革。這三大改革的實質都是通過改革來盤活存量,使得隱性的價值顯性化,這將掀起一輪傳統產業、傳統資產的價值重估。”

李慧勇認為,改革能盤活存量,而新一輪資產重估可期,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走出去戰略、國企改革和土地改革代表的供給革命,實質都是通過改革來盤活存量,使得存量資產和傳統產業隱性的價值顯性化,尤其值得關注。“我們對2015年中國經濟並不悲觀,新常態需要新的分析框架,在宏觀變量中我們更應該關注改革帶來的存量資產盤活,效率提升效應。”

申萬2015年規則雙面觀:看多股指唱衰企業盈利

在昨日(11月19日)舉行的申銀萬國證券規則會上,申萬規則研究部首席分析師王勝表示,2015年可選擇“大藍籌、后市場、走出去”三類相關公司投資。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申萬直接表示明年滬指將站上3000點,但同時又稱:2015年上市公司企業盈利增速低於2014年。

滬指2015年有望站上3000點

“看多!上證指數將上破3000點”——這是王勝昨日在申萬2015年戰略年會上的觀點。王勝表示,“滬港通開通值得關注,雖然前兩日交易低於預期,但不可否認這是大趨勢,滬港通打通了3000億元進出的渠道。同時,隨著房地產漲價趨勢告一段落,大類資產設定增加權益類已是大勢所趨,所以明年市場整體看多。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論在規則會上還是會后發布的研報中,王勝都明確表示:上市公司企業盈利增速低於2014年。比如TMT行業2014年預計盈利增速為20%,2015年悲觀預期為10%;醫藥生物行業2014年預計盈利增速為15%,2015年悲觀預期為5%;房地產業2014年預計盈利增速為-10%,2015年悲觀預期仍然為-10%。

申萬對所有上市公司2014年盈利增速預期為9%,2015年悲觀預期降至-2.58%。對此,王勝的解釋是:“首先,因為融資盤過大,明年融資盤可能過萬億;另外,海外對沖資金進來,他們可以隨時撤退。”

2015年增量資金源於海外

那么,面對明年行情應該如何設定股票呢?王勝曾在申萬春季宏觀規則研討會中表示:在新經濟領域存量博弈的過程中,市場選擇 “以小為美”,2010年以來市值小於50億元的組合表現是最好的。2014年需要淡化關注創業板指數,新興成長個股中,市值50億元以下的轉型成長標的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機構白馬股整體表現慘淡,昔日的“大眾情人”如海康威視行情問診)、大華股份行情問診)和歌爾聲學行情問診)等均表現欠佳,風頭早已被新能源汽車或是基因測序這類概念股搶走。

2015年,投資風向是否將發生變化?對此,王勝表示:首先,2015年增量資金主要來源於海外以及融資,風格上更有利於藍籌標的;另外,“平行世界”依然存在,成長股不會死去。王勝稱,2013年申萬看好白馬成長股;2014年看好跨界創新概念股;2015年,申萬將重新回到關注利潤的腳踏實地時代。

申萬表示,從經濟表現看,增速在放慢,因此,股票市場上,對於成長股的投資不再像過去那樣居於統治地位,價值型股票的重要性將上升。篩選標準:高股息率、低估值、有國企改革預期等催化(例如分拆上市、“走出去”等)和流通盤偏小的公司。

王勝還表示,要“尋找中國的亞馬遜”,在短期虧損但商業模式清晰的互聯網公司中尋找未來巨頭。

行業設定上,申萬從 “大藍籌”角度推薦券商、家電、機場和銀行板塊。煤炭行業預期差極大,供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備選;從“后市場”角度推薦互聯網資訊消費、體育、醫藥健康和節能環保板塊;從“走出去”的角度推薦高鐵、核電和建筑等板塊。同時關注“民參軍”概念和地產板塊中的轉型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規則會上,王勝建議投資者認真關注“十三五”相對“十二五”有變化的細分領域。他表示,2015年二、三季度,是對“十三五”規劃的熱議期,兩個規劃有什么變化,這是二、三季度投資重點之一。記者注意到,2014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宣布,啟動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張嘯塵:市場還能否重回強勢?

今天匯豐銀行公布了11月PMI初值為50創六個月新低,前值為50.4。數據顯示經濟需求相當疲軟,房地產市場和出口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加大。滬深兩市今天延續弱勢震盪走勢,兩市都以十字星報收,一方面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疲軟,另一方面下周新股申購對資金面形成壓力,市場進入雞肋時間。成交量方面,兩市成交量繼續萎縮,幾日達到月內地量,顯示多頭資金觀望,空頭惜售的觀望局面。板塊方面,次新股大面積上漲,保險、券商小幅上漲,銀行板塊暫時止跌,一帶一路、鐵路基建板塊有所表現。航天軍工、資訊、軟件等前期強勢板塊則是小幅調整。

K線圖

K線圖

上圖顯示了7月份啟動IPO以來申購區間、申購凍結資金量和上證指數的對應關係。第一次申購是7.14-7.18凍結了1萬億,指數表現橫盤震盪,由於當時市場處於低位,對指數影響不大;第二次8.18-8.22凍結了1.1萬億,造成上證圍繞2300點震盪數日;第三次凍結了0.86萬億,第四次凍結了不到1萬億。這四次新股收購,上證指數或多少受到了影響,指數在申購期間要么橫盤要么震盪下行,但從震盪空間來看,申購凍結資金量與大盤振幅並無明顯的線性關係。由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新股申購確實對場內流動性有較大影響,這是市場震盪直接原因,但從走勢上看,影響的僅是短期趨勢,並不會改變中期趨勢。

近期市場走勢進入到了關鍵點位,由於近期公布的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疲軟,另外歲末資金面又將遇到考驗,空頭聲音再次響起,而多方在經過了7月份以來連續上漲后顯得疲倦。近期市場成交量持續萎縮顯示市場又將進入一場廝殺中。但我們認為目前市場下跌空間很有限,首先市場流動性並未出現枯竭跡象,其次經濟面疲軟是在預期內的,反而會增加政策的實施空間,最後,11月初市場成交量連續放大,進場資金有獲利需要,本月中旬成交量快速萎縮是蓄勢行為,預計下周申購資金解凍之后,市場將重回強勢。(金融界網站特約投顧 張嘯塵)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