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首日表現 印證人民幣必將堅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0年12月的第6期第34卷)有篇論文,題目是【美元指數對國際原油價格影響的實證分析】。其結論是:美元指數與國際石油價格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長短期關係,而且美元指數對石油價格短期影響大於長期影響。美元指數與石油價格之間存在單項的引導關係,美元指數對石油價格的影響會在1周內迅速得到反應。
難怪近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滑,本周倫敦布倫特原油1501E的期貨價格已經創新出每桶76.76美元的年線最低點。看看美元指數的走勢,已經經歷了一大波快速的上漲,該指數從七月初的79.78附近一直上漲到11月中旬的87點附近。美元指數更新了5年內的高位。
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給與原油輸出大國俄羅斯的經濟帶來巨大困境,表現出了如下幾個主要現象:1.通貨膨脹盧布貶值。今年以來,盧布累計下跌了28%,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貨幣。目前美元/盧布已徘徊在45.8附近。2.外匯減少資本外流。外匯市場上,盧布遭到了大規模拋售。今年以來,俄羅斯為了維穩匯率還拋售了71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俄羅斯外匯儲備已減少了14%。降至約4390億美元,是四年來的最低水平。3.央行加息。俄羅斯央行已大幅加息150個基點。
與俄羅斯的情況正好相反,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關機構甚至做出過預測,中國有望於2017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我們是否可以根據原油價格對生產國引出的現象來反推消費國的現象呢?鑒於原油生產國俄羅斯的近期規則以及盧布走勢,我們是否可以用類比的方法推算出中國人民幣的近期規則和走勢呢。所以,筆者預測人民幣: 1.通縮迫近人民幣堅挺繼續。2. 外匯增加熱錢流入。3.降息的可能性增加。
先看USDCNY美元兌人民幣詢價(CFETS),從國慶節后直至11月18日,價格一直在6.10和6.14之間上下波動,而4月30日的價格還是在6.21的高位。證明近半年多的時間里,人民幣又回到了不斷升值的頻道中。
最近的跡象已充分表明,國際市場的熱錢又開始大量地流入中國。因為,隨著日本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劇,以日元為主導的利差交易會逐步加劇。而這些從日元體系流出的利差交易的國際資本,有可能會不斷涌入中國的市場。
中國政府正在全方位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如建立北美、歐美、拉美、新加坡、倫敦、俄羅斯等人民幣離岸中心或簽訂貨幣互換協定,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結算的比重逐步提高。
中央政府宣布香港與上海市場之間的股票交易即“滬港通”在11月17日正式啟動,此事件亦更為重要,香港居民兌換人民幣的各種限制也同時放開了。隨著“滬港通”首日鳴鑼開市,全球投資者爭先涌向大陸股市。全球投資者們在開盤當日便搶購了全部130億元人民幣的A股股票,用掉了100%的額度。從外部流向大陸的資金超乎想象的火爆,但大陸投資者對香港股市的熱情要冷淡的多。而截至港股收盤,港股通當日105億限額還有余額87億元,僅耗18億,只用了不到17%。照此推算,凈買入A股資金是凈買港股資金的7倍多。滬港通首日交易出現的‘滬強港弱’現象充分驗證了人民幣需求旺盛以及外資涌入的瘋狂。
對市場來說,這些可能意味著人民幣的升值會成為一種趨勢。在基本面情況未有大的改善和上述的類推分析,我們是否可以樂觀預測:人民幣仍將繼續堅挺。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