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即期匯率小幅收漲 滬港通提振作用延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11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小幅走高,繼續與中間價走勢相背。滬港通有望在未來幾周推動離岸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上漲,並提振在岸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第二日走低。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報6.1213,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1241上漲28個基點。盤中波動區間為6.1186-6.1244,日內相對於中間價的最大波幅為0.40%,成交額174億美元。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1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30,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1個基點。
交易人士表示,短期滬港通對流動性的影響並不明顯,長期利好人民幣,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跟離岸市場走勢小幅上揚。人民幣兌美元在6.12水平附近阻力較大,短期或在該水平附近盤整。
對於滬港通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及匯率可能產生的影響,瑞銀髮布最新報告認為,滬港通北向(滬股通)交易資金流在最初可能更活躍,主要由於A股市場北向交易需求被抑制,而明年6月A股可能被納入MSCI全球指數,加上北向投資者資金成本比南向投資者更低,北向交易每日及整體額度又大於南向交易,而且中國內地很多高凈值散戶或已持有規模不小的海外股票。
瑞銀認為,滬港通啟動后,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可能會立即收緊,但相信滬港通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影響仍是可控。隨著年底臨近,預計未來幾周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進一步微升,但是目前不積極建議買入離岸人民幣。
從基本面來看,瑞銀認為,滬港通正式啟動、再加上其他開放資本帳戶的改革措施,未來幾年中國資金流出規模將增大。中國樓市低迷及增長前景下滑、全球利率攀升、中國國內利率下降,再加上國內居民進行海外投資的需求和愿望日益強烈,均會鼓勵資金進一步流出中國。
外匯局18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銀行結售匯連續三個月出現逆差,逆差規模由上個月1006億元繼續擴大至1673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擴大至1462億元,創歷史最大逆差規模,這與10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出現背離。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661億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增長。
交通銀行報告指出,在鼓勵境內企業加大對外直接投資、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境內多措並舉降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未來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呈現流入和流出交替出現、波動加大的局面。以上諸多基本面因素將在實體經濟終端結售匯關係和央行外匯管理方式上得以體現,外匯占款在中期內將總體處於放緩態勢之中。
交通銀行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由於模式調整進入結構性放緩期,並面臨國國際收支順差總體趨於收窄的形勢,特別是境內房地產業結束了“產銷旺季”大周期,行業利潤率總體趨於下行,且債務風險上升,境內人民幣風險抵扣資本回報率有下行壓力。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