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鐵穹」需求增 美軍火商大發戰爭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30 11:20
「鐵穹」系統無法打擊迫擊炮、火箭炮和無人機等短程目標。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以色列在「鐵穹」系統投放的資金,有一大部分是來自美國。近年以巴衝突加劇,「鐵穹」的消費部件需求急增,據報美國國防部已經要求以國向雷神(Raytheon)等美國軍火商購買更多有關部件,以換取更多撥款。
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參議院國防撥款委員會7月中草擬2015年國防預算,將美國發展「鐵穹」的資金大增1倍,至3.5億美元(約27億港元)。以國5月決定,將美方提供以國發展「鐵穹」的一半撥款,用於從美國購買相關軍備,當時以巴尚未爆發最新一輪衝突。
彭博通訊社引述美國導彈防禦局(MDA)提交國會的報告,指「鐵穹」軍火商所獲注資升幅,將從以往的3%,分別大增至今明兩年的30%和55%。文件顯示,以國擔心美國生產的「鐵穹」配件會較昂貴,故在合作條款中列明,若在美生產成本較以國貴5%,相關配件就會改為在以國生產。
以國從美國獲得的軍費資助要較其他國家多。美國會研究部4月發表報告指,華府已向以國提供7億美元(約54億港元)研發和購買「鐵穹」,下一筆援金將增至10億美元(約77.5億港元)。
除了美國和歐洲,以色列是另一個大力發展導彈防禦系統的國家。以國透過「鐵穹」(Iron Dome)火箭彈攔截系統,防禦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迫擊炮等低軌道襲擊,近年更開始發展名為「Iron Beam」的激光防禦系統,能較用飛彈攔截更快速、準確地命中目標,猶如電影《星球大戰》的激光武器。
Iron Beam由以國「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公司」開發,2月在新加坡航空展亮相。該系統由一個防空雷達、指揮和控制單元及兩個高能量激光系統組成,用電力驅動發射固態激光,可攔截2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屬短程防空武器。
由於「鐵穹」無法打擊短距離內的目標,激光系統正好作為補充,攔截未被「鐵穹」阻截的迫擊炮、火箭炮和無人機等。Iron Beam能將戰爭對周邊的損害減至最小,也不會危害攻擊目標附近的空中交通。
拉斐爾公司銷售部門副總經理埃茲拉表示,目前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從政府方面獲得的支持和投資有限。他指出,激光系統較傳統導彈防禦系統仍具明顯優勢,因為後者耗資巨大,激光每一次發射則接近毋須成本,也沒彈數限制。埃茲拉希望Iron Beam能夠出口,並稱很多潛在客戶已表示興趣,估計隨著恐怖活動威脅增加,激光防禦系統會成為龐大市場。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激光武器弱點在於易受霧雨等天氣因素干擾,同時,只能直線發射,無法繞過障礙物擊中目標,意味無法隱藏在山背後發射。
其實激光武器並非新概念,早於1980年代冷戰時期,美國里根政府已提出「星球大戰計劃」,打算在太空部署激光炮,對抗蘇聯的洲際導彈,但由於技術限制未能實現,外界更猜測這只是一個用來拖垮蘇聯的騙局。在1990至2000年代,美軍曾研究化學激光武器,但需消耗大量化學物,不便軍隊攜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