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砸410億部署GMD導彈盾 可靠性僅25% 只攔截過中程目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30 11:17
GMD在6月試射並擊中目標,是2008年至今4次測試中首次成功。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美國政府自2004年起在全國部署「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MD),至今斥資410億美元(約3178億港元),不過作為美國唯一用作保護本土免受洲際彈道導彈攻擊的導彈防禦盾,GMD過去10年表現一直未如理想,2008年以來的運作測試中從未擊中目標,直到今年6月最近一次才試驗成功,讓美軍高層不禁質疑系統可靠性。
香港《文匯報》報導,GMD由設置在阿拉斯加葛瑞利堡及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合共30個攔截器和其他部件組成。其中20個攔截器屬於較舊型款,其餘10個則為改良版外大氣層殺傷攔截器(EKV),可抵受高溫及嚴重撞擊。
在6月的測試中,美軍自馬紹爾群島的測試中心發射一枚模擬中程彈道導彈。「霍珀」號導彈驅逐艦其後透過神盾武器系統及AN/SPY-1雷達發現並追蹤目標,再把數據傳回GMD發射系統,成功令范登堡基地在目標發射約6分鐘後,發射載有最新型第二代外大氣層殺傷攔截器(CEII-EKV)的陸基攔截導彈擊中目標彈頭。
雖然有關部門形容「這是重要一步」,但華盛頓智庫「軍控及防擴散中心」高級科學研究員科伊爾警告,這次成功「毫無價值」,因為過去4次EKV測試中,只有今次命中,換言之命中率只有25%,且測試中並未使用該系統以往從未成功擊落的洲際導彈級目標,今次測試也不反映系統其他部分的真正能力。
有熟悉GMD的官員甚至指,根據此前多次測試,GMD要發射4或5個攔截器才能擊中一枚導彈,如果敵方導彈設置誘騙裝置或金屬碎片,GMD的雷達及探測器便可能被誤導。
波音公司早於1998年獲准與美國導彈防禦局(MDA)合作,研製前稱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GMD。2004年布希政府為應對朝鮮導彈威脅,急就章地下令GMD全面部署,2008年12月MDA再與波音簽訂約值4億美元(約31億港元)的合同,以繼續發展系統。但此後多番測試都失敗,包括2010年兩次功能增強II型(CE II)攔截器測試,及去年7月試驗功能增強I型(CE I)測試。
國防部技術總監肯德爾2月曾稱,當局經調查後,發現3次測試中存在很多「不良工程」。有消息人士透露,合約條文不完整,令波音能一方面賺取更多,一方面卻又縮減成本,沒力改善系統質素及可靠性。另一方面,鑑於用作測試的攔截器會墜落海中或自行燒毀,故科學家難以找出失敗原因。
五角大樓計劃在明年額外撥款逾10億美元(約77.5億港元),增加14個攔截器,並重新設計系統,以改善其可靠度及性能。不過面對多次失敗,當局在6月測試前就曾警告,假如測試再次失敗,便會擱置計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