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可穿戴設備困境:用戶需求與商業化“兩道坎”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報記者 滑明飛 上海報導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進入可穿戴硬件市場。


7月23日,小米首款智能手環發布,正式切入日益火爆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之前,奇虎360推出兒童智能手環,主打兒童安全距離定位功能;阿里巴巴也曾傳出試水可穿戴設備的消息。甚至婚戀網站世紀佳緣也即將推出其第一代智能手環,以定位、語音傳輸為核心功能。

之前,奇虎360推出兒童智能手環,主打兒童安全距離定位功能;阿里巴巴也曾傳出試水可穿戴設備的消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進入可穿戴硬件市場,甚至婚戀網站世紀佳緣也即將推出其第一代智能手環,以定位、語音傳輸為核心功能。

但目前來看,可穿戴設備市場仍然以創業公司為主力。主打健康概念的時雲科技,定位獨立智能手錶的果電子都將在9月份發布新品。

而從國內面市的可穿戴設備來看,大致分為三類,腕表、手環和戒指等小飾品,功能多集中於定位、通訊提醒、ID認證、健康管理和睡眠監測等。果電子智能穿戴部門負責人許鵬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市場上可穿戴設備樣式繁多,但缺乏一個殺手級的應用或功能大規模激活用戶需求。

功能單一,用戶需求弱,難以形成規模是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最大的困境之一。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可穿戴設備品牌商均表示,如果下半年蘋果的iWatch和微軟的可穿戴設備推出,國內市場才有可能放量。

在業鏈滯后的情況下,卻有如此多的公司加入可穿戴設備大軍,背后的戰略是搶佔下一個流量入口,其在業內被稱為繼電視、PC、手機之后的“第四屏”。但可穿戴設備又不同於手機,缺乏一個如通訊一樣的強需求功能解決用戶“痛點”,因此,用戶成為可穿戴設備的第一道“坎”。

不過,互聯網公司的加入讓可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探索不僅僅停留在硬件上。后端打造平台,通過其它方式將流量變現更符合互聯網思維。但是,這也將成為可穿戴設備玩家們繼用戶之后的第二道“坎”。

入口定位難題

果電子去年發布了第一代智能手錶,今年9月份將發布第二代品。許鵬表示,第二代品解決的一大問題是背光,第一代品類似手機,看表時需要按一下才可顯示數字,而第二代手錶將在沒有背光的情況下可以一直顯示數字。

他稱,用戶對手錶的第一需求是看時間,然后才是其它功能。在目前的三類可穿戴設備形態中,手錶被視為最智能的品。但從用戶需求來看,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世紀佳緣執行副總裁張亞紅舉例,乘飛機時,如果智能手錶中內置了SIM卡,必須關機,那如何看時間?更重要的是,手錶作為一種身份與品味的象徵,對手錶的要求很高,智能手錶能否在不犧牲這一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吸引用戶是品牌商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許鵬介紹,果手錶目前搭載安卓系統,內置感測器,可以下載多種應用,其手錶案頭已設置了果市場。整體形態基本和手機類似,以此實現一些簡單的定位、健康管理、計步、社交等功能。

市場上的智能手錶形態與功能設置大同小異,但這種延續智能手機模式,通過“作業系統+應用”的架構,在用戶體驗上有很大限制。所有功能集中於一塊小屏幕上,無論是輸入方式還是視覺體驗都會受到影響。許鵬也坦承,智能手錶可能只適合工具類的應用,而諸如社交、電商類應用在體驗上會相對較差。

基於小屏幕問題,張亞紅表示,如果通過隨時隨地投影,這些問題也不難解決,但投影對於電量和光的要求很高,需要技術突破后才能實現。

通訊是目前智能手錶廠商為用戶創造的另一大需求,這也是目前智能手錶可選的方向之一。但裝入SIM卡成為獨立通訊工具后,這種方式重回手機邏輯,相當於用戶增加了一部手機,由此帶來的手機號碼變更成本問題也需要考慮。

“果的定位是做獨立腕表,而不是手機等設備的延伸。”許鵬表示。但作為配件,與手機等其它設備關聯,顯然已成為可穿戴設備廠商中的另一大流派。三星的Gear手錶,小米的智能手環等均是在手機設備外延伸,通過主設備帶動可穿戴設備的用戶。

小米的ID驗證代替密碼鎖,可以通過手環直接解鎖,同時也加入了來電提醒功能;三星手錶則是與手機信息同步,實現來電短信提醒;果手錶目前也加入了該功能。據了解,該功能一般通過藍芽實現,超出一定距離將失效。

一位可穿戴設備品牌商負責人表示,這些需求嚴格意義上講並非強需求,如果在主設備上能夠簡單地實現某些功能,廠商再增加一個硬件去實現同樣的功能,對於用戶而言,是增加負擔,“酷”但對增加用戶粘性作用很小。

張亞紅表示,可穿戴設備的突破點在垂直細分領域,無論是獨立設備還是與主設備關聯,能否解決細分用戶的需求是關鍵,比如兒童、老人,甚至寵物。世紀佳緣主打婚戀人群和“傳遞愛”概念,通過情侶手環實現定位、簡單的感情信息傳輸,以此沉澱用戶。

近日,一款名為“定位糖”的品首發,單日銷量達到14萬。據了解,該品以定位為主要功能,並未搭載作業系統,只有GPS定位。用戶可以將該設備掛在寵物身上,通過手機客戶端實時監控寵物活動軌跡和位置。其設計邏輯與奇虎360的兒童智能手環類似,通過跟蹤兒童運動軌跡實時定位。

實現形式上,相比小米、果、三星的純硬件間藍芽連接模式,定位糖、奇虎360採用的則是“硬件+客戶端”的形式通過互聯網連接,實現遠程數據搜集、傳輸和展現。

多元商業化設計

時雲科技創始人吳冰之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表示,硬件只是作為數據入口,時雲科技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做健康管理。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人士也均表示,可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不會只停留在硬件上,當達到一定用戶規模后,通過數據分析和運用,實現流量變現才是最終目的。這也就意味,即使解決了前端用戶需求問題,后端的商業模式設計也至關重要。

無論是硬件+客戶端,還是純硬件模式,可穿戴品牌商都加入了雲平台,即用戶在可穿戴設備上交互生的數據都將傳入雲端,進而通過大數據分析生新的商業模式。

世紀佳緣CEO吳琳光之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紀佳緣一直專注婚介市場,用戶一旦牽手成功便從平台上流失,而通過智能手環,則可以將這部分用戶留存,進入婚戀市場。據了解,世紀佳緣設計的模式為,通過傳統的婚介模式服務單身用戶,然后通過智能手環跟蹤牽手成功的用戶,獲取相關數據,進而實現推送比如婚慶等品,由此打通婚介、婚戀和婚慶整個業鏈。因此,世紀佳緣的Miss U智能手環增加了屏幕,以便信息顯示。

果電子同樣不局限於只做硬件,許鵬表示,將依托智能手錶形成一個平台,延伸更多的服務。但他並未透露具體的商業模式。

時雲科技是一家專注健康數據分析的創業公司。據吳冰介紹,時雲科技搭建數據模型,通過對人體體征數據的分析比對,從而給出分析結果,然后提供給醫生等專業人員,做出醫學判斷。

他表示,之前市場的相關品,大部分以單點檢測為主,缺乏連續性。而可穿戴設備可以提供一個連續性有序性的數據搜集通道。用戶的心律、心跳、血壓等數據通過可穿戴設備上傳至雲端,一方面可以實時同步到用戶的APP上,一方面則留存在時雲科技的雲平台上。

吳冰表示,這部分數據將進入時雲科技的數據模型,在經過數據比對分析后,可以與健康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甚至保險公司合作,將數據結果分享。按照時雲科技的規劃,時雲科技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但最終判斷將由專業的醫護人員負責。健康管理機構可以以此對其客戶提供健康預警和預防服務,保險公司則可以通過該數據結果調整保費標準。由此,時雲科技以可穿戴設備為入口,形成一條完整的業鏈。

已推出智能手錶的土曼科技則在另一方向開始探索。土曼科技副總裁藍曉鄲表示,手錶只是硬件品的開始,背后是其它硬件的相繼推出,手錶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后,可以運用到其它智能硬件上,比如智能家居,通過服務和平台盈利,具體模式仍在探索中。

但也有堅持以硬件為主要盈利模式的企業,3db硬件公司主打一款移動終端和照相機鏡頭連接的盒子,解決一般單反相機在夜拍或者色差較大的場景下拍照的問題。其創始人朱繼志表示,對於一個硬件公司來,所有靠后端數據和服務來賺錢是不成立的。他稱,在營銷、品牌和銷售方面,一定要用互聯網的方式,這才是一個和互聯網結合的思路,而不是用做互聯網品的思路來做硬件,今天的智能硬件很多功能沒法準確實現,有可能十年都做不出來。

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各大可穿戴品牌商均處於前期積累用戶階段,對於商業模式依然處於探索之中。張亞紅表示,目前業並不成熟,談商業模式為時過早。(編輯 盧愛芳 辛苑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