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鉅亨主筆室〉美股就要「揮別」高檔區了?!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壹、前言

本文研究結果認為:一、道瓊指數目前本益比,並無顯著高估,但因景氣復甦緩慢,在上周五大跌後,短期將向17,000點暫告別離,有緩慢回檔風險。二、過去數年經驗,美股面對財報檢驗時,通常存在整理與回檔壓力;是季節性(Seasonal)因素。三、之前美國聯準會(以下皆稱:FED)直接點名批判的社群網路、生物科技公司等,股價有泡沫化情況;這些公司股價與經營績效、甚至金融信用,有嚴重不對稱問題。四、美國SEC要特別留意社群公司監管,尤其是可能存在的「空殼公司」;以免與安隆事件一樣,演成詐欺犯罪案件,重創全球資本市場,!


圖一:道瓊工業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一:道瓊工業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在財報檢驗下,上周末7月25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大跌123.23點,以16,960.57點收盤,再度落於17,000點之下。道瓊指數在17,000點上下來回已不下六、七次,但此次就此落馬機會增大。若將德國法蘭克福視為短期全球股市先行者,則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即有可能重蹈德股覆策、短期就此告別17,000點,開始進入緩慢回檔行程。

貳、為何法蘭克福指數可被視為全球股市領航員?

為什麼可以將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當成全球股市領航員?是因為本屆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德國隊踢倒眾強、贏得冠軍?當然不是!是因為:一、在目前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中,歐盟央行負存款準備率最寬鬆;因此,歐洲股市多可以給予較高本益比,德國經濟成長最穩健、股市是指標。貨幣市場利率低、則投資必需報酬率(Requirement Rate)低,以股利折現所求得的合理股價高,存在對股市多頭最有利環境。二、近期歐元區資金氾濫、日本機構投資者在5至6月間,尚大買法國政府公債;德國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也已跌到1.14%,歐元區資金比美國貨幣市場寬鬆多多。三、在短期風險事件中,東歐烏克蘭內戰衍生出的馬航慘劇,重創荷蘭人財產生命,歐盟已無法置身度外,此事件使烏克蘭內戰暗藏的角力,直接拉進歐盟;德國比美國更接近風險區。在上述三種多空情勢下,德股足以成為多頭趨勢先行者。

圖二:德國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日曲線圖,鉅亨網債券
圖二:德國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日曲線圖,鉅亨網債券

但包括德國的歐元區,諸國總體經濟情勢,與美國發展完全不同。歐盟已陷入高失業率、與近似通貨緊縮(Deflation)情境。而不同的是,投資機構對美國復甦期待仍然濃厚。因此,在法蘭克福股價指數,已經脫離10,000點越來越遠後,仍然維持在17,000點以上不墜的道瓊指數,即成為多頭明燈。但,當美股所有可用之兵股市利多,已逐漸用盡後;上周起,開始面對保守性的財報檢驗,還是跟進回檔。

就美國股市發展,因為大部份上市櫃公司多是全球領導廠商。因此,美股上市公司基本面、與股價互動模式,與台股相對有異。美股上市櫃公司股價推升,先是來自於產品創新(Innovation),及市場企業間彼此購併或合併行為;最後則來自於市場勇於消費信心。因此,美股上市公司股價,大多在經濟數據平穩檢驗中上揚。總體經濟數據改善是長期美股價指數,強式效率市場下的行為模式。以2014年上半年論,投資者的確將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尤其是失業率數據。但,在7月底時美股仍必需面對,公司財務報表宣告檢驗。此時,通常會有季節性的股價回檔壓力。主要原因並非上市公司,最終露臉的營收與盈餘表現欠佳;而是強式效率市場特性使然。強式效率市場中,股價多上揚在訊息公開揭露前;而多數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營收與盈餘數據多是「可被預期到的部份」(Anticipated Part)。在多頭市場中,多是股價已經漲高的公司;除非有出乎預料之外、更亮麗的營收盈餘表現,或是突然有業外投資淨現金流入,否則以財報宣告再推升股價的機率相對不高。

在強式效率市場中,主要行為人為金融投資專業共同基金經理人、與公司內部人。他們平日就專注在產業研究與財務數字預測。多數基金經理人與內部人,對上市公司財務預估、與訊息追蹤,大多有準確預估能力。因此,在多頭市場環境中,面對財報宣告檢驗結果,發生股價不如預期而下跌的機率,高於因績效表現超過預期的上揚。即使在財報宣告公開時,公司營運績效有預料不到的驚豔;但若屬於非本業,而是來自投資的現金淨流入,那也只是屬於一次性收益;就是僅此一次、未來不確定會再有此獲利。若此,則財報宣告效果,對股價的正面Promote,還是只有一次性、宣告時發生。這類「預測不到部份」(Unanticipated Part)的利多訊息,在宣告當下的一個交易日就反應完畢。在這種邏輯推導下,美股在面對財務報告宣告時,通常是保守反應;這應是7月25日美股大跌主要原因。[NT:PAGE=$]

叁、Small-size 股票會有超額報酬、但亦有泡沫隱憂!

但,即使財報宣告效應是保守甚至負面,但我們也不必像驚弓鳥;因為,如果目前股價並沒有大幅超脫目前本益比、或以股利折現法計算下的合理股價;則其回檔的負作用力就不會太大。怕的是目前股價的確超漲,一回檔就宛如溜滑梯一般,沒有障礙物可擋住滑落。如周五著名網路書店公司亞馬遜(Amazon)公布財報;根據鉅亨網同仁分析,雖然該公司營收上揚超過20%,但盈餘卻虧損了1.23億美元,因此股價大跌超過11%,也影響NASDAQ股價指數。如上圖三,亞馬遜公司股價月K線圖。該公司股價自2006年初至2014年7月下旬,由每股25.76美元上揚至331.6美元,近8年的投資報酬率為11.87倍。亞馬遜的股價表現,顯然與財報相當不對稱。

圖三:亞馬遜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三:亞馬遜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如果以「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兩種評價方法,進行合理股價之評估。則美股評價或可以下列概括原則參考:一、以景氣循環四個階段與文獻上驗證結果。以景氣領先指標的指數變動判定復甦、繁榮、衰退與蕭條四階段。則景氣谷底期時,道瓊指數合理本益比為8至12倍;景氣復甦期時,可提高為12至16倍;而景氣邁向繁榮期後,則可再提高到16至24倍。24倍以上,則為泡沫化價格。二、如果以股價淨值比(P/B)為衡量;主筆文曾提過,2至4倍間是成長公司合理倍數;而4倍至6倍則是高度成長公司可給予的評價;但8至12倍以上,則股價的確有泡沫化風險。

根據國內先探投資周刊(詳參1787期)報導,美股目前各類股指數本益比為:一、道瓊工業股價指數約為16倍。二、S&P 500股價指數約為18倍。三、被FED主席點名批判的羅素2000指數,本益比約為20倍以上。NASDAQ生技類股股價指數約為500倍以上,社群網路類股為約70倍。四、上周末連累美股下跌的亞馬遜公司,預估今年每股稅後盈餘為1.25元,目前本益比也超過200倍。

雖然這一些超高本益比的股價,多存在特殊的評價邏輯,不盡然多可用本益比法衡量。例如生物科技類股,只要新藥發明成功,即使是營運尚在虧損,就會擁有現著高昂的公司價值。因為這些公司研發至此,已發展出很大被併購(Merger)價值。網路與社群類股亦同,被併的價值可能與本益比所衡量合理股價脫節、相距甚遠。因為,對想要買入這些公司的經營者而言;這些公司被併入後的附加價值,必定有1加1大於2效果。在Mergers事件中,被Merger者部份公司,大多有股權基金(Equity Fund)、或是避險基金(Hedged Fund)投資持股。通常這些機構投資者,多會在未上市、或上市後私募中,進行股權投資。而這些投資個案,多可進行財務槓桿融資。通常在併購中,存續公司必需以較高價格進行收購,被購公司才會放手。在社群或生物科技類產業中,想要購併者當然不可能只以本益比法去計算合理股價。它們會以對母公司的附加價值去衡量,才能在多頭正熱的市場中買到好公司。尤其是在資金寬鬆環境中,購買股權者所開出的價格,通常多在該上市類股族群合理價格之上。

股權或避險基金在併購策略中,融資槓桿的運用多是常態,其投資機會成本也因此繫於市場利率與匯率變動上。雖然CAPM模型認為,資金(作多)或股票(放空),多可以在無風險利率(Free Rate)下自由無限制借貸,但這是理想狀態。FED必定認為,在QE政策退場、升息循環開始、市場利率揚升後;複利率下的機會成本提高,避險基金融資成本增加,也會降低購併投資意願。[NT:PAGE=$]

肆、小心社群網路泡沫演成股市投資詐欺犯罪事件!

圖四:美國生技類股價指數月K線圖,鉅亨網NASDAQ股價
圖四:美國生技類股價指數月K線圖,鉅亨網NASDAQ股價

我們終於明白,是發生什麼事而使FED主席葉倫,不客氣地對社裙網路產業直接批判。如圖五,因為最近兩個多月以來,一家疑似一人公司的Cynk Technology (美股市場簡稱CYNK-US)股價飆漲。圖五,股價周K線圖,該公司疑似於2013年6月10日掛牌上市,於NASDAQ市場交易;近期股價由0.06美元/股,大漲至21.95美元/股,將近251倍。但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卻查不到這家公司的營收與獲利,即完整的財務報表;因此,SEC迅速在7月上旬下令停止交易兩周;該公司股價在7月25日,恢復交易後、大跌80%。

根據媒體報導,這家公司在2013年11月,向證管會申報財報資料時,並沒有申報營收,而只提及該公司在2013年前三季,有150萬美元虧損。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只有一名員工叫:馬隆.桑奇斯。這個人職務集公司總裁、執行長、財務長頭銜於一身。公司總部設在中南美洲的貝里斯首府,貝里斯市,但該公司設址的大樓管理人員,並不知道他們這棟大樓有這家公司。雖然美國OTC中心執行長,已經對這家公司疑心大起;但我們無法理解的是,為何這家公司這麼輕易,就可以在美國NASDAQ市場中買賣交易?IPO審核過程未免太草率了!

圖五:Cynk Technology股價周k線圖,鉅亨網美股
圖五:Cynk Technology股價周k線圖,鉅亨網美股

本文認為,還好是FED主席葉倫由機構投資者研究中,掌握到此一訊息。葉倫脫口而出,股市泡沫與否不是FED職責,必需由金融監督單位負責;這就是意有所指了,在對SEC這種股市管理鬆散行為提出警告。但令我們更無法接受的是,在葉倫提說前後,美國OTC執行長還將這家公司股價飆漲,歸咎於造市券商無法執行「無券放空」(naked short selling),輕重程度不分。由Cynk Technology這家公司衍生來的各種亂象,本文認為SEC,將有可能展開對社裙與生技公司,實際查核措施;以免引暴股市投資者,對其它正常營運社群公司質疑。SEC才不會因為股市管理失當、上市公司金融詐欺行為而蒙羞。

伍、結論:美股將有緩慢持續回檔風險!

圖六: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六: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綜上所述:一、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目前本益比為16倍,並沒有顯著高估之虞;但由於經濟復甦緩慢,本文主觀認為它在上周五大跌後,短期將與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一樣,漸漸向17,000點暫告別離;近期有持續緩慢回檔風險。二、過去數年經驗,美股在面對財報宣告時,通常存在整理或回檔壓力;這是季節性(Seasonal)因素,並非異常事件,更非系統性風險。三、由市場股價評價方法判斷,FED所直接點名批判的社群網路、生物科技公司等,股價的確泡沫化。如本文所提亞馬遜公司與Cynk Technology,股價與經營績效與公司信用,顯然有非常嚴重不對稱問題。四、尤其是Cynk Technology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公司?美國SEC可真的要查清楚,最好跑一趟貝里斯進行實地查核;否則若真的是「空殼公司」,那不僅會重創資本市場;也可能與安隆事件一樣,演成金融詐欺犯罪案件。若不幸還有公司是這樣,則可能會造成類似安隆案(Enron Corporation,ENRNQ)系統風險,這是會脫垮整個全球股票市場的!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