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付違約 逐漸從隱形風險到顯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24 17:00
此前備受市場關注的“13華通路橋cp001”(即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7月23日迎來到期兌付日。然而,當人們擔心出現兌付違約風險之時,該期短融券的本息兌付資金最終於當日下午全部到賬。就此,銀行間債市首單“本金違約”的警報也得到解除。
據了解,“13華通路橋cp001”發行金額為4億元,發行期限1年,到期兌付日為2014年7月23日,本計息債券利率為7.3%,應償付本息金額合計4.292億元人民幣。7月10日,王國瑞因涉嫌違法,被撤銷山西省政協委員資格。次日,華通路橋集團發布公告,披露了公司董事長“正在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的資訊。此外,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7月14日發布公告,將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並於7月16日將其主體評級由aa-、展望穩定調降到bb+、展望為負面,債項評級則從a-1下調到b。
據華通路橋2013年財報顯示,當年末五家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拖欠該公司近7億元賬款,占該公司全部應收賬款比例的40.03%。在華通路橋自身資產負債整體狀況相對尚且良好的背景下,五家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拖欠公司近7億元賬款,造成公司在董事長被調查后,無力償還該期短融本息款項,顯然將令各方難以接受。因此,當地政府部門本次加強相關賬款催收工作、協調整體兌付資金歸集,不僅避免該事件對未來山西企業后續發債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來自相關債券持有機構的壓力。
雖然該期短融最後時刻在地方相關政府部門協調下成功避免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首個違約債券,但未來債市整體違約事件頻繁發生仍不可避免。近期交易所債市相繼發生多起私募債違約風險事件。與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相比,目前部分私募債違約風險可能更大。在相較於銀行間債券市場上交易商協會、中債登對發債主體的嚴格資訊披露要求,私募債整體資訊相對不透明。綜合當前債市整體環境,未來私募債等領域可能還將陸續頻繁出現一些違約個案。不過,相較於本次華通路橋短融兌付的特殊性,如果寄望於地方政府出面協調甚至全額兜底的所謂“剛性兌付”,投資者顯然不要寄托全部希望。
此前,自“超日債”違約之后,中國債市違約事件便不斷出現。眼下,私募債正成為最新的主角。今年3月以來,相繼出現“13中森債”兌付風波,以及受發行人破產重整事件影響,“12華特斯”的兌付前景亦未明朗。7月10日,由浙商證券承銷的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私募債“12金泰債”遭遇本息均無法兌付,成為首例實質性違約私募債。盡管13華通路橋cp001最終避免違約,但信用債風險依然高懸。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我國以擴大信貸為手段的保增長模式存在不可持續性和刺激風險,而這方面政府雖已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經濟運行的整個格局卻對信貸產生了嚴重依賴而欲罷不休。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現實威脅之下,中央政府雖堅持貨幣緊縮政策,但面對中小企業的持續經營困難,還是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措施來達到穩增長的目的,在貨幣政策上便是“定向寬鬆”,以讓民營中小企業能夠繼續有資金可借貸。但是,民營企業的經營能力實際相對偏弱,如果大量信貸投放於民營企業,其風險程度顯然不會很低。一旦后續資金出現困境,很多公司難免曝出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最近各地頻傳一些民營企業出現債務危機的資訊,已經直觀地反映了這方面的現實問題。
客觀地說,私募債違約不會對債市整體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對民企融資來說則是致命的打擊。因為私募債違約可能會抬高地區融資成本,糾偏之路會更加漫長。
對於兌付違約,以前一直在傳“狼來了”,當“狼”一旦真的來了,你有心理準備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