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經濟學家稱日央行擴大寬松人民幣或止漲回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時間11月8日凌晨訊息,日本央行決定通過購買政府債券的方式以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其資產負債表,這意味著該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將從在GDP總額中所占比例略低於60%上升至將近80%,此舉已在過去一周時間里吸引了全球市場的注意力。

受此影響,日元大幅下跌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日元兌美元匯率正處在從每美元120日元上漲至2011年底的每美元近75日元的早期階段。

英國獨立經濟學家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預計,日本央行將堅持實施這項措施,直到走出通縮周期並實現2%通脹率的目標時為止。這很可能意味著日元將進一步貶值,很可能會跌至每美元130-140日元附近,甚至可能更低。這將對亞洲整體市場造成影響,尤其是中國市場和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上漲的“長征”可能已在很大程度上走到了盡頭,投資者應做好未來將發生部分逆轉的準備。

在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人民幣的每日交易區間擴大至上下浮動不超過0.5%以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當時的每美元8.27元人民幣一路上漲至2008年的6.82元人民幣,並在這一價位上凍結了兩年時間,原因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當交易區間再次被擴大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又開始穩步上漲,到2013年底達到了每美元6.05元人民幣左右,隨后一直都在6.10-6.15元人民幣之間成交。


但馬格納斯指出,日本央行作出的上述決定直接導致日元走軟,這很可能會逆轉人民幣的上漲走勢,預計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會超出6.50元人民幣的方向運動。

他還補充道,就現階段而言,中國政府還不需要或不想要出臺一種正式的貶值政策,這種政策不僅會對美國市場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亞洲及其他很多市場。而且,由於中國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因此這種政策也將代表著一種“自殘”行為。

現在的形勢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前的階段不同,當時日元兌美元匯率重挫50%,從而觸發其他貨幣競相貶值。雖然日元匯率自2013年初以來已經從過高估值的水平下跌了50%,而且與隨后回調以后的水平相比也已經下跌了15%,但亞洲各國最重要的一些貨幣的貿易加權價值仍舊保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馬格納斯指出,只要韓國、中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不追隨日元貶值,那么中國政府就幾乎沒什么理由要這樣做。但這個問題仍舊值得關注,原因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生連鎖貶值時,金融市場上出現了重大的混亂形勢。如果日元繼續走低,那么中國和亞洲其他各國應該不會只是作壁上觀,至少其中有些國家也很可能會采取貶值政策。

從中國國內來看,政府確有可能容忍人民幣貶值,以此作為放寬貨幣狀況的另一種方式,其原因在於住房投資持續減速,拖累中國GDP增長速度穩步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正在嘗試緩慢地給中國經濟“斷奶”,使其不再依靠信貸創造作為增長動力,因此不希望通過開放式的信貸刺激性措施來遷就經濟增長。但在最近幾個月時間里,中國人民銀行一直都在嘗試放寬貨幣狀況,推出了抵押補充貸款(PSL)這種工具,下調了大型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此外還已下調了回購利率。與此同時,針對住房抵押貸款的一系列廣泛的限制性措施都已被撤銷,銀行則被敦促以較低的利率提供貸款。

馬格納斯指出,問題在於中國政府比不希望“地毯式”降息,因為這種政策會發出一個有關貨幣再膨脹的信號,而這個信號可能會被錯誤解讀。中國政府想做的是對信貸進行再分配,使其從房地產開發商、土地開發商和國有企業轉向中小型企業,后者一直都面臨著難以獲得信貸的困境。但是,想要實施這種規則就意味著,政府需要出臺更加復雜的政策計劃來改革銀行信貸審批和擔保流程,並允許中小型企業能從正式的銀行業部門那里獲取信貸,而不是必須求助於所謂的“影子銀行”。

但是,金融改革以及金融自由化就目前看來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可能帶來當局不愿承擔的經濟成本和風險。因此對政府來說,一種“捷徑”很可能是采取更加傳統但效率則較為低下的寬鬆措施,那就是降息和引導人民幣貶值。

馬格納斯認為,由於人民幣已經觸及其“公允價值”以及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人民幣止漲回跌可能本來就會發生。但是,日本央行擴大寬鬆之舉則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可能會在2015年的亞洲乃至更廣泛市場上引發新一輪的貨幣戰爭。跟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不同的是,在那時中國還能置身事外,但這一次卻可能會踏足中心舞臺。

馬格納斯稱,人們都在為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出口國這一而占據的重要地位而歡呼,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對於地區和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性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意味著,如果在人民幣貶值的問題上與市場溝通不善,或是遭到市場的錯誤解讀,那么中國很可能就會站上風口浪尖。(星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