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兩路資金活水潛入A股 滬指漲1.02%深成指3連陽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二,A股放量大漲,多個藍籌板塊全面啟動。市場分析人士認為,A股已經具備了二八轉換的所有必要條件,在A股藍籌股估值極低的大前提下,滬港通將成為A股風格轉換最好的驅動事件。人們依稀記得,2012年底,海外資金入市曾引發了一波急促的銀行股行情。近期,無論是港元匯率的異動,還是RQFII-ETF基金出現大規模凈申購,都表明海外資金有望再次潛入A股。毫不夸張地說,滬港通的到來不但可為以藍籌為代表的上交所帶來了幾千億增量資金,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了長線價值投資的理念

???市況解讀:兩路資金活水或馳援A股 滬指漲1.02%深成指3連陽


兩路資金活水或馳援A股 海外及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國務院25條措施支援新能源汽車 概念股拉升6股漲停

有色金屬資源稅改革推進 中孚實業等7概念股漲停

逾30券商本周參與滬港通二輪測試

重磅利好:兩路資金活水或馳援A股 海外及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微刺激實為“中國版QE” 央行萬億PSL放水意義更強

趨勢判斷:煤飛色舞引領藍籌風暴 外資橫掃帶血籌碼

中金公司:滬港通有望成股市上漲催化劑

新能源汽車等板塊飆升 滬指漲1.02%深成指3連陽

???周二,滬深兩市表現相對活躍,受到新能源汽車相關扶持訊息刺激,相關板塊出現普遍拉升。同時受到煤炭有色等資源以及銀行、券商等藍籌股聯袂拉升的帶動,兩市出現強勢,其中深成指重新回到中短期均線之上。截止今日收盤,滬指報2075.48點,漲1.02%,成交987億元,深成指報7372.65點,漲1.35%,成交1131.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1329.35點, 漲1.71%,板塊方面,特斯拉、鋰電池、有色、稀土永磁、燃料電池、風沙治理、燃料電池等板塊上漲,航空航天、基因晶片、衛星導航等板塊下跌。

外圍股市:周二亞太主要股指全線上揚。日經225指數高開高走,收盤報15343.28點,上漲127.57點,漲幅0.84%。

韓國綜合指數收報2028.93點,上漲10.43點,漲幅0.52%。

中國台灣加權指數報9499.36點,漲0.62%。

澳證200指數報5542.40點,上漲0.05%。

恒生指數現報23695.88點,漲1.32%。紅籌指數漲1.40%。國企指數報10561.76點,漲1.99%。

截至發稿,新加坡海峽指數報3317.04點,漲0.08%,泰國綜指跌0.76%,印尼雅加達綜指跌0.55%。

市場分析:

周二,滬深兩市表現相對活躍,受到新能源汽車相關扶持訊息刺激,相關板塊出現普遍拉升。同時受到煤炭有色等資源以及銀行、券商等藍籌股聯袂拉升的帶動,兩市出現強勢,其中深成指重新回到中短期均線之上。

從盤面上看,受到國務院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的訊息刺激,與之相關板塊幾乎全線爆發,充電樁、新能源電池以及汽車等表現活躍,呈現普遍拉升的態勢,對市場人氣以及熱點的激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盤中,雖然有色、煤炭等資源股出現脈沖式拉升,不過通過觀察,其中主要是受到個別龍頭股所帶動。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鋅、鋁等板塊,而這又可以歸因與新能源汽車訊息的刺激。不過小金屬的逐漸走強對資源板塊整體企穩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正如我們前期所提到的,市場要想得到持續的走強,資源板塊的人氣效應不可忽視,若小金屬能夠將整個資源板塊激活,則股指仍有走強的機會。

從技術走勢上看,股指仍在2050點附近反復運行,藍籌板塊在關鍵時刻仍扮演重要的護盤角色。深成指暫時脫離危險區,重回中短期均線之上,而上方的半年線即將重回,因此,仍有向上變盤的希望。不過周三(23日)將開始第二輪IPO申購,短期市場將再受考驗,操作上暫不要盲目追漲,逢低關注主板低位股。

??? 兩路資金活水或馳援A股 海外及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增量資金始終是左右A股局面的關鍵因素。2012年底,海外資金入市曾引發了一波急促的銀行股行情。近期,無論是港元匯率的異動,還是RQFII-ETF基金出現大規模凈申購,都表明海外資金有望再次潛入A股。

同時,狂飆突進的信托業受到兌付危機等負面因素打壓,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與規模增速放緩。分析人士指出,部分資金開始從信托產品流出轉投股市,未來信托產品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在資金利率逐步下行的預期下,增量資金有望加速進入A股。

海外資金潛入香港

7月1日至2日上午,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香港金融管理局連續5次入市,動用162.67億港元干預匯率。不過,在熱錢涌入的情況下,香港金管局繼續多次入市干預,至昨日香港金管局已總共14次入市,動用437億港元。

上一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入市干預港匯,還要追溯到2012年年底。當年10月19日紐約交易時段,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46.73億港元買入美元。此后的三個月內,香港金融管理局持續出手近30次,動用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此后,在資金的推動下,香港股市與樓市被輪番推高,其中恒生指數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之間,漲幅接近14%。而A股2012年12月5日至2013年2月6日,區間漲幅接近20%。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本次香港金管局動用資金已達上一輪入市規模的近42%,但港股並無太大起色。7月1日至7月21日的區間漲幅僅為0.85%,而A股市場此間表現亦平淡。不過,與2012年底簡單對比亦可發現,從10月19日港匯大幅異動,到2012年12月5日A股行情正式發動,期間間隔亦有近一個半月。

事實上,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海外資金更熱衷於北上投資A股。瑞銀H股規則分析師陸文杰表示,目前QFII額度緊張,從市場反應的情況來看,資金北上投資A股意愿更大。一方面是“滬港通”給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

上述人士的分析與香港上市的RQFII-ETF基金數據亦相吻合。6月至今,在港上市的RQFII-ETF基金出現了大規模申購的情況。Wind數據顯示,6月1日至7月20日,納入統計的14只RQFII基金,凈申購額超過14.36億份。其中,南方A50凈申購額高達11.64億份,博時FA50凈申購額高達2.88億份,華夏滬深300ETF凈申購額達4905萬份。有意思的是,此前5月上半月,包括南方A50、X安碩A50兩大掛鉤A股的ETF基金均曾遭到大舉贖回,其中,南方A50凈贖回額高達1.145億份,X安碩A50其贖回份額也高達7600萬份。不過,從5月份開始,海外資金對A股的看法出現了實質性逆轉,相關的RQFII-ETF基金出現大幅申購。數據顯示,除上述三只RQFII-ETF基金出現大規模申購外,X安碩A50在6月1日至7月20日之間,其凈申購數量亦高達3000萬份。

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6月QFII開戶熱情依然高漲,上月QFII在滬深兩市新開立了29個賬戶,總開戶數達到723個。數據顯示,至6月底,共有84家境外機構獲批RQFII資格,這些機構累計獲批額度約2500億元,擴展至四個國家三個地區,投資額度合計7400億元人民幣

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與海外資金“虎視眈眈”靜待機會進入A股相比,國內的資金流向亦有新的變化。6月用益信托指數為52,較5月的57繼續環比下滑。該數據的變化表明,目前市場僅一半左右的信托公司可以正常募集資金。此前的2010年至2013年一季度,信托業資產規模進入狂飆突進式的增長,單季環比增幅保持在11.77%,而2013年二季度以來,增速開始大幅放緩,個別月份甚至出現負增長。

兌付壓力逐步升級正在改變投資人對信托無風險的認識,導致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與規模銳減。據瑞銀不完全統計,中國上半年信托違約總額約630億元,今年全年約有3至4萬億元的信托產品到期,其中約600億元投向領域是房地產。下半年違約現象難以避免,涉及違約的行業將從房地產業延伸至機械、有色金屬、互聯網金融等板塊,涉及的地域將向全國范圍擴散。

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數據統計,2014年5月,信托公司共成立集合信托產品653款,環比大幅下降27.8%,同比增長29.3%;其中513款產品公布了募資規模,合計約669億元。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金融產品組的測算,估計全月總成立規模在912.9億元左右,環比下降19.3%,同比增長3.8%。其中,房地產信托更是重災區,成立規模占比環比下降6.3個百分點至19.8%,為2012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而6月的數據顯示,上述趨勢仍在持續,6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總成立規模為574.03億元,環比下跌7.05%,同比下跌33.74%。

“目前掣肘股市上漲的因素主要是兩點,一是資金利率高,二是沒有形成明顯的賺錢效應。從資金層面看,增量資金已出現,部分資金開始從信托產品中流出進入股市。未來隨著資金利率下行,增量資金會加大入市力度。”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指出。(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25條措施支援新能源汽車 概念股拉升6股漲停

國務院25條具體措施支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今日再度拉升,截至收盤,充電樁概念中,國電南自、動力源漲停,奧特迅、科士達漲逾7%;汽車類股中一汽夏利、萬向錢潮、力帆股份、漳州發展漲停。安凱客車、長城汽車漲逾7%。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意見》對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應用提出6個方面25條具體措施,包括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應用、完善政策體系、破除地方保護、加快技術創新 和產品質量監管。

此外,近期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不斷:1、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剛決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2、7月13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又聯合公布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明確了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公務用車“新能源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分析人士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將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目前我國的充電樁數量遠遠跟不上電動汽車發展的需要,“充電難”是我國電動汽車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因此充電樁建設的鼓勵政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有色金屬資源稅改革推進 中孚實業等7概念股漲停

今日早盤有色金屬板塊大幅上揚,午后板塊高位震盪,漲逾3%。個股方面,中孚實業、明泰鋁業、羅平鋅電、閩發鋁業、金瑞科技、南山鋁業、東方鉭業等7股漲停,五礦稀土漲逾8%,盛達礦業、、盛和資源、贛鋒鋰業等多只個股漲逾6%。

據悉,關於有色品種的資源稅改革正在加緊推進,方案為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最晚或在明年出臺。

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今年年初,工信部曾經多次就資源稅改革方案征求有色協會和相關企業意見。資源稅改革方案設計思路是:資源稅改革大趨勢是將現行的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就有色行業而言,現階段周期性行業低迷,為了減少企業負擔,實現改革平穩過渡,改革遵循等價折算原則,即改革前后企業的資源稅稅負相等,由此來倒推從價計征的擬征稅率。

此外,從基本面來看,稀土產業整頓、部分國家停產以及出口趨嚴等因素帶動近期部分有色金屬價格上漲,成為了有色金屬板塊上漲的助推器。

分析人士表示,受部分小品種有色金屬供應收縮以及新興產業需求爆發的提振,有色金屬板塊這一輪活躍的市場行情有望保持延續,下半年板塊投資價值凸顯。

逾30券商本周參與滬港通二輪測試

在暫停了一周之后,“港股通”的第二輪模擬測試將在本周三再次啟動。此次參加測試的券商家數比之前多了一倍,達到了30余家。“誰能參加測試、誰不能,還是根據每家券商升級系統的情況來決定的。”知情人士稱,有的技術公司,在滬港通細則都沒有公布前,已經圈定了百人技術小組,開發滬港通交易系統。

有參與測試的券商向早報記者表示,“滬港通”首輪測試也暴露出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主要為香港交易市場一些規則如何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

例如交易日。“將來會發生的情況是,並非兩市均為交易日才能交易。會存在滬市可交易、但香港市場不能;或相反的情況。”一名券商業務負責人說道。

根據兩市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規則,目前滬市股票的交收制度是T+1,但香港市場交收則是T+2。即,港交所若在本周五休市,那么由於T+2的結算制度限定,AH兩地上市股票在周四也不能進行交易,否則周一開市時資金就無法完成劃轉;但上證所掛牌股票在周四則可以交易,因滬市的結算是T+1,不會影響周一開市。

此外還有包括除權、派息等公司行為處理的問題,滬港兩地規則不同,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調整。

對於交易時間的問題,上述知情人士指出,滬港通初期不會對兩市的交易時段進行調整。

他指出,AH兩地上市公司的股票性質是不同的,港股屬於“類別股”、即僅有在港新發的股份可以流通,“所以並不存在新增加的跨市場套利問題。”不過他也指出,從中長期看,未來如果兩地存托管可以一致,那么不排除會同步交易時間段。“不過即便如此,因為存托管和交易行情還是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兩市價格依然無法完全相同。比如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目前部分兩地上市股票的存托管就是一樣的,但價格也未趨同。”

中國證監會於7月18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當天,內地、香港分別有90家、215家券商(經紀商)申請參與滬港通試點,分別占各自市場擁有經紀業務資格會員(參與者)總數的91%和43%。券商(經紀商)及其他相關各方的技術系統開發工作正在抓緊推進。而根據總體進度安排,計劃分別於8月底、9月中旬進行兩次全網測試。全網測試后,滬港通技術系統準備工作將基本就緒。(東方早報 忻尚倫)

兩路資金活水或馳援A股 海外及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增量資金始終是左右A股局面的關鍵因素。2012年底,海外資金入市曾引發了一波急促的銀行股行情。近期,無論是港元匯率的異動,還是RQFII-ETF基金出現大規模凈申購,都表明海外資金有望再次潛入A股。

同時,狂飆突進的信托業受到兌付危機等負面因素打壓,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與規模增速放緩。分析人士指出,部分資金開始從信托產品流出轉投股市,未來信托產品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在資金利率逐步下行的預期下,增量資金有望加速進入A股。

海外資金潛入香港

7月1日至2日上午,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香港金融管理局連續5次入市,動用162.67億港元干預匯率。不過,在熱錢涌入的情況下,香港金管局繼續多次入市干預,至昨日香港金管局已總共14次入市,動用437億港元。

上一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入市干預港匯,還要追溯到2012年年底。當年10月19日紐約交易時段,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46.73億港元買入美元。此后的三個月內,香港金融管理局持續出手近30次,動用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此后,在資金的推動下,香港股市與樓市被輪番推高,其中恒生指數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之間,漲幅接近14%。而A股2012年12月5日至2013年2月6日,區間漲幅接近20%。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本次香港金管局動用資金已達上一輪入市規模的近42%,但港股並無太大起色。7月1日至7月21日的區間漲幅僅為0.85%,而A股市場此間表現亦平淡。不過,與2012年底簡單對比亦可發現,從10月19日港匯大幅異動,到2012年12月5日A股行情正式發動,期間間隔亦有近一個半月。

事實上,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海外資金更熱衷於北上投資A股。瑞銀H股規則分析師陸文杰表示,目前QFII額度緊張,從市場反應的情況來看,資金北上投資A股意愿更大。一方面是“滬港通”給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

上述人士的分析與香港上市的RQFII-ETF基金數據亦相吻合。6月至今,在港上市的RQFII-ETF基金出現了大規模申購的情況。Wind數據顯示,6月1日至7月20日,納入統計的14只RQFII基金,凈申購額超過14.36億份。其中,南方A50凈申購額高達11.64億份,博時FA50凈申購額高達2.88億份,華夏滬深300ETF凈申購額達4905萬份。有意思的是,此前5月上半月,包括南方A50、X安碩A50兩大掛鉤A股的ETF基金均曾遭到大舉贖回,其中,南方A50凈贖回額高達1.145億份,X安碩A50其贖回份額也高達7600萬份。不過,從5月份開始,海外資金對A股的看法出現了實質性逆轉,相關的RQFII-ETF基金出現大幅申購。數據顯示,除上述三只RQFII-ETF基金出現大規模申購外,X安碩A50在6月1日至7月20日之間,其凈申購數量亦高達3000萬份。

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6月QFII開戶熱情依然高漲,上月QFII在滬深兩市新開立了29個賬戶,總開戶數達到723個。數據顯示,至6月底,共有84家境外機構獲批RQFII資格,這些機構累計獲批額度約2500億元,擴展至四個國家三個地區,投資額度合計7400億元人民幣

信托資金覬覦股市

與海外資金“虎視眈眈”靜待機會進入A股相比,國內的資金流向亦有新的變化。6月用益信托指數為52,較5月的57繼續環比下滑。該數據的變化表明,目前市場僅一半左右的信托公司可以正常募集資金。此前的2010年至2013年一季度,信托業資產規模進入狂飆突進式的增長,單季環比增幅保持在11.77%,而2013年二季度以來,增速開始大幅放緩,個別月份甚至出現負增長。

兌付壓力逐步升級正在改變投資人對信托無風險的認識,導致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與規模銳減。據瑞銀不完全統計,中國上半年信托違約總額約630億元,今年全年約有3至4萬億元的信托產品到期,其中約600億元投向領域是房地產。下半年違約現象難以避免,涉及違約的行業將從房地產業延伸至機械、有色金屬、互聯網金融等板塊,涉及的地域將向全國范圍擴散。

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數據統計,2014年5月,信托公司共成立集合信托產品653款,環比大幅下降27.8%,同比增長29.3%;其中513款產品公布了募資規模,合計約669億元。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金融產品組的測算,估計全月總成立規模在912.9億元左右,環比下降19.3%,同比增長3.8%。其中,房地產信托更是重災區,成立規模占比環比下降6.3個百分點至19.8%,為2012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而6月的數據顯示,上述趨勢仍在持續,6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總成立規模為574.03億元,環比下跌7.05%,同比下跌33.74%。

“目前掣肘股市上漲的因素主要是兩點,一是資金利率高,二是沒有形成明顯的賺錢效應。從資金層面看,增量資金已出現,部分資金開始從信托產品中流出進入股市。未來隨著資金利率下行,增量資金會加大入市力度。”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指出。(中國證券報)

微刺激實為“中國版QE” 央行萬億PSL放水意義更強

近日被報導的央行4月份向國開行發放1萬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引來市場一陣熱議:1萬億PSL到底是定向寬鬆,還是央行借此打造中期政策利率工具?

目前看來,將本輪PSL視為央行定向放水的分析人士似乎占了市場主流。

有多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從本輪PSL的規模以及目前的保密情況而言,央行定向放水的意義強過引導市場中長期利率。

甚至有境外銀行業分析人士對本報評論稱,從1萬億的PSL貸款來看,中國政府本輪的微刺激應該去掉“微”字,升級為“中國版QE”。

如果將本輪1萬億的PSL與之前的兩輪定向降準相加,目前央行已經定向向市場放水1.2萬億左右,加上支農、支小再貸款,這個數字還會更大。

與明顯的定向放水功能相比,中期政策利率工具的屬性就顯得不那么突出。

首先,本輪PSL走的是央行和國開行的同業存款項下,而這個科目本身具有隱蔽性,而且雙方機構都沒有公布相關資訊,即便是專注分析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人士也被瞞天過海,市場人士只能后知后覺。

其次,央行和國開行方面都沒有公布本輪PSL的利率水平。

如果需要通過PSL引導市場中長期利率水平,上述兩種隱蔽手法則直接弱化市場導向,甚至打亂市場預期。也因此,甚至有分析人士直接將其稱為央行秘密貸款(Stealthy Lending);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干脆稱之為“中國版LTRO”。

“LTRO”是歐央行2012年推出的“長期再融資操作”,歐央行當時給LTRO的定位就是借此增加銀行間流動性,維持歐洲銀行業金融穩定性。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與歐央行LTRO區別之處在於,本次PSL定向支援棚改,具有較強的資金設定指導功能,而LTRO當時並無明確指引,另外LTRO對象是商業銀行而非政策性銀行。

“因為在探索階段,所以可能存在一些不公開或者不透明也可以理解,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格林斯潘的建設性模糊,但長期而言,PSL還是會機制化,透明度也會隨之提高。”一名分析人士稱。

7月中旬,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就表示:“僅僅依靠貨幣金融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融資貴問題,需要有長效機制。”盛松成表態,下半年穩定的貨幣政策取向並沒有改變,但會多管齊下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在探索研究PSL(抵押補充貸款)。”

這表明PSL作為一種利率調節工具將進一步機制化,但目前機制化的PSL到底具備哪些特質仍處於存疑狀態。

不過有分析人士稱,要充分發揮PSL調節中長端利率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確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PSL貸款是否應該突破特定機構的范圍,是否可以推廣。這就會涉及到不同機構可申請的PSL額度。之前有傳聞稱,央行已經下發了關於具體的PSL額度測算問題的檔案。如果上述檔案屬實,則PSL額度的測算方法跟各家銀行的抵押品質量和抵押率相關,根據抵押品評級、抵押折扣率以及一些主觀性權重指標進行核算,即可確定該銀行的PSL額度。

其次,公開期限和相應的利率水平,如此方可形成中長期利率指導區間,也即是所謂的中長期利率走廊。

不過截至目前,上述兩個問題央行均未有明確說法。甚至有相關人士稱,央行創設PSL其實主要是針對國開行。(第一財經日報 覃蓀)

煤飛色舞引領藍籌風暴 外資橫掃帶血籌碼

雖然近兩個月來,A股難擺脫弱勢窄幅震盪的格局,但外資開戶熱情卻高漲,6月新開立了29個賬戶,大宗交易也開始頻現QFII身影。毫無疑問,外資弱勢中大吸股民帶血籌碼跡象明顯,而正是在外資大力涌入下,大盤周二才得以在權重帶領下企穩反彈。

QFII敢於在弱勢中吸股民帶血的原因,一方面是對中國經濟長期趨勢看好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對全球資產設定與A股估值洼地的考慮。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不斷完善,股市估值水平與歐美市場趨於一致,A股已具備非常顯著的投資價值;此外,當前市場主要受困於IPO重啟的資金分流,但管理層積極護盤,通過滬港通、險資松綁與社保資金重新開戶,來緩解A股的流動性,從而為A股夯實了底部。而在利空逐漸消化與利好疊加、政策護盤下,外資自然積極進駐A股了。而眾所周知,凡是被外資親睞的個股,其后市表現都遠遠強於大盤這從13年貝因美,強勢翻4倍便可看出。據個股主力監控最新分析,53股估值低廉,且被外資大舉進駐,后市或獨立股指大幅反彈。

外資大舉流入,無疑為困境的A股注入了重要強心針,空軍自然也不敢有大的動作。不過好股互動認為,雖然低估值藍籌股能獲得外資的寵愛,但后市A股的機會仍會集中在中小盤個股上,特別是具有產業資本積極運作的股票。

如今日的盤面,雖然是有色煤炭引領股指反彈,但若要論反彈力度與持續性的話,其遠遠不及並購重組類個股。如百圓褲業10億攬環球易購,股價連續4日無量漲停,后市連續漲停仍然可期、泰亞股份同樣被瑞世紀27億借殼后,也連續三日無量漲停;而中成股份、西部材料也是在並購重組公布后,股價被打開漲停后一直強勢大漲,充分說明了並購重組類個股三暗藏的巨大收益。而此四只個股,也被好股互動好股池列為五星級潛力股。

因此,當前我們千萬不能急躁,不能因手中個股一時下跌,便沉不住氣,從而白白交出帶血籌碼給外資。當前,我們應認清手中個股具有怎樣題材、是增量主力進駐上漲還是跟風反彈、是產業資本運作式洗盤還是三無題材的弱勢盤整。只有充分了解手中與觀察個股情況下,才能不會被主力洗盤出局、才能避免因小失大的惡性循環,獲得最大利潤。

中金公司:滬港通有望成股市上漲催化劑

中金公司最新周規則報告認為,隨著滬港通配套規則的漸近,外資投資A股制度障礙將掃除,滬港通主題有望成為本周股市上漲的催化劑,投資者可以關注相關個股機會。

中金數據顯示,海外資金連續6周凈流入且單周凈流入規模創下年初以來新高,預示困擾A股依舊的流動性問題將得到緩解,但由於本周有11只新股入市申購,預計凍結資金最高達到1萬億,這對二級市場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設定上,中金表示,繼續看中估值合理或者低估的中大盤藍籌股。另外,投資者短期可重點關注滬港通主題及其受影響個股的機會。

未來市場展望:

迎接滬港通,短期注意新股對資金面的影響。我們上周周報提示“國企改革漸入佳境,滬港通駛入快車道”,我們相信這兩個主題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滬港通的進展尤其值得關注。證監會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近期將陸續發布滬港通配套規則,並提到“與稅務部門盡快協調,完善稅收政策”,這可能意味著外資投資A股的一個關鍵不確定性“稅收問題”有望得到澄清,從而消除外資投資A股的一大制度障礙。

基於對國內改革和政策調整相對樂觀的態度,我們繼續看好中估值合理或者低估的中大盤藍籌股的相對表現,並建議投資者短期重點關注滬港通主題及其受影響個股的機會。

本周對市場影響較大另外一個事件是11家新股將進入申購階段,這批新股的發行較6月份時更為集中,尖峰期資金凍結規模或為6月新股凍結高峰期的一倍左右,為7000-10000億元,7月24日-25日將是高峰期,預計將對銀行間和二級市場均產生較明顯的脈沖式影響。

行業及主題建議:

(1)新股:我們預計本批新股的上市后表現將持平或略高於6月份的十支。具體分析請參見我們同期發布的新股申購規則專題之九;(2)國企改革與滬港通。具體推薦行業及個股請參見我們近期發布的專題報告。

組合調整:中金模擬組合已經取得13%的相對收益。去年11月開倉至今中金模擬組合有5.2%的絕對收益,相對滬深300有13%的相對收益。本周我們計劃剔除平安銀行,等金額買入北京銀行;剔除科達節能,等金額買入寧滬高速。

估值和流動性:海外資金連續6周凈流入且單周凈流入規模創下年初以來新高。

近期關注點:

(1)國企改革:國企改革出現了更為積極的變化和動作,對於相應公司的基本面將產生較大影響;(2)滬港通:預計近期關於滬港通制度上的安排將不斷推出並影響投資者預期。(3)新股;)4)公募基金二季報:二季報將於本周披露結束;5)本周經濟數據:周四(7月24日)公布7月匯豐PMI預覽值。(網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