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洋快餐為何敢把過期肉優先供應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22 15:42


6月30日,工人將過期原料倒入肯德基煙熏肉餅的鉸肉區
6月30日,工人將過期原料倒入肯德基煙熏肉餅的鉸肉區

過期肉品搖身一變延長保質期、次品成品回收后直接混合原料再登場、陰陽報表弄虛作假對付檢查……7月20,上海電視臺爆出肯德基和必勝客等供應商使用過期的牛肉,場景觸目驚心。


洋快餐的底子不算干凈,最近幾年來說,總是能不時曝出問題事件。蛆蟲、面包暴曬、過期醬汁、含石油膠泥、油反復用、霉變雞塊、黃金蟹斗原料是臭魚肉、全家桶增白劑超標等等事件不時上報。

對比此前屢次曝出問題的洋快餐和此次供應商“過期肉優先供應中國”的做法,這真不是偶然事件。

過去幾年中,每每洋快餐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會對其銷量構成直接影響。中國消費者的想法很簡單——肯德基麥當勞只不過是冰塊不衛生,炸雞油反復用,保不齊其他餐館冰塊更不衛生,炸雞干脆用的地溝油!於是搞笑的一幕出現了——每每媒體曝光洋快餐安全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快餐品牌一臉無辜的說“我完全不知道”,然后產品下架,供應關係解除,消費者繼續吃。

為什么在國外以安全為準則的快餐到了國內快速墮落、問題不窮?為什么作為多個品牌食品的知名供應商敢搞出“問題原料優先供應中國”這種手段?又為什么消費者無奈的在事后仍然選擇食用該品牌食品?

這三個問題離不開一個詞“本土化”。這里的本土化,指的是中國食品行業整體的現狀。這種現狀是洋快餐南橘北枳的關鍵。

人性本質是一樣的,你能想出很多的道理。乘公共汽車時候,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幾趟車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捷足先登,最後遵守秩序排隊上車的人越來越少,車輛一來,大家會變得爭先恐后,乘車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另如,社會音像制品盜版猖獗,翻版盜版的cd、vcd成本低下,比起音質近乎完美但成本較高價格高的正版貨來說,定價相對便宜。出於這個原因,不少人會選擇盜版品。因為有市場,翻版盜版品就會越來越多,越多人進行這種購買行為的話,正版的音像制品就越沒有市場,生產正版音像制品的企業會因為利潤空間越來越少而不得不也生產盜版品或者破產。再比如,官場上的腐敗現象若不能遏止,就會如瘟疫一樣蔓延,不貪污受賄、損公肥私倒變得好像不正常,一個團體中在眾人皆貪的時候,獨善其身者常常會被視為異己分子,或被迫同流合污,或被排擠出局,或成為替罪羔羊,無法生存,結果,廉者就會越來越少。

在人們的經驗中,一直認為優秀的總是能夠戰勝落后的,好的總是能打敗壞的,這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的答案也許在一些領域並不那么必然。或許你已經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時候占上風的並不是那些最優秀的。經濟學上有個說法叫“劣幣驅逐良幣”。

當事人的資訊不對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存在的基礎。因為如果交易雙方對貨幣的成色或者真偽都十分了解,劣幣持有者就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對付這種經濟現象,有什么招么?

有兩招,其中一招就是建立品牌。有了品牌知名度的企業,在客戶心目中有個誠信,所以它的東西才能賣的上高價,其實高價的背后隱含著減少了客戶選擇的成本。這樣的企業,它就會考慮自己的品牌價值,而不選擇去做劣幣。另外一招就是加強監管。

基於這個道理,就很難想象,一堆堆有著超級品牌知名度的洋快餐,到中國來后,居然也選擇了慢慢“本土化”。難道他們就不怕品牌的折損么?

導致這種現狀的,只能是一個問題——中國的食品違法成本太低,以至於監管不力。

有人喜歡有事沒事說美國,國外的月亮不一定圓。二三十年代,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同樣也面臨過和中國非常類似的食品安全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非常正常,因為企業和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關鍵是國家有沒有方法抑制和對沖這種逐利的沖動。西方國家加強了管理,加大了懲罰力度,因此我們看到洋快餐在洋人的地界上確實是衛生、健康的。

中國目前的食品安全是十倍賠償機制,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一斤豬肉18塊錢,十倍賠償不過180塊錢。國內最近幾年處罰的“大單”沃爾瑪連鎖店銷售假“綠色豬肉”案,最終罰款也只有269萬元。此次,肯德基瞞報雞肉抗生素殘留超標事件,按照相關法律,只能處3萬元罰金,而肯德基在中國的年營收接近百億。

而與之相比,國外的違法成本則高的驚人。以法國為例,作為知名的美食之都,法國近些年飽受瘋牛病、二惡英污染、禽流感、口蹄疫等問題的影響,這使得法國人在食品安全上更加不敢怠慢。以超市來說,工作人員每天晚上關門前都會把第二天將要過期的食品扔掉。而一旦店內有過期食品被檢查部門發現,商店就得關門。

美國曾經也有不少懲罰性處罰導致倒閉的案例,就在今年7月初,美國全食食品超市,因為在銷售沙拉時,沒有減去沙拉盒的重量。並且,超市內類似於肉串這樣的預制食品沒有遵守法律條文按重量收費,而是按件進行收費。最終獲得了80萬美元的處罰。

可以說,西方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並不是說要嚴防問題產品流入市場。而是制定了嚴苛的處罰措施——你敢違規,我就讓你傾家蕩產——讓商家不敢將問題食品流向市場。也因此,我們看到美國的問題產品召回機制同樣非常發達。

在中國,政府部門很大程度上是在事前監管上花了大力氣,但是因為事后處罰的不善和過輕,導致事前監管反而事倍功半。違法成本過低,導致的是大量劣質品流入市場。經濟學上講劣幣驅良幣。食品和商品問題上實際也沒有脫離這個范疇。劣質食品驅逐優良食品。最終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的食品產業從土壤就呈現出怪異的味道,而所有“本土化”的洋品牌,最終都落得如今的模樣。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