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存量時代 地產基金掘金商業地產新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共識。那么,進入存量地產時代,地產基金在商業地產方面又有什么新的“玩法”?

  過去幾年,國內商業地產出現井噴式發展,伴隨而來的過剩隱憂也逐漸暴露於市場。在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常態”的普遍市場共識下,商業地產將會告別野蠻生長階段,通過各種模式創新進行良性修復,進行中國式的突圍。


  如果說限購限貸放松,給住宅地產帶來剛需型和部分改善型需求的釋放。那么,央行在9月30日出臺的金融新政中,強調鼓勵mbs和reits,則給沒有合適退出機制的商業地產行業帶來福音,同時也給房地產金融行業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11月1日,在上海(樓盤)舉行的2014全球房地產金融峰會上,包括德信資本、高和資本在內的多位國內知名房地產私募基金管理人,就在當前房地產行業並購潮中,地產基金有哪些商業地產投資機會,進行了金融視角方面的剖析。

  存量時代並購是主題

  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共識。其中,作為近年開發商“激進”的商業地產,更是存在過剩的隱憂。

  在發達國家,城市人均商業面積1.2平方米已算較高水平,但目前國內一些城市人均商業面積已達2平方米。據世邦魏理仕調查發現,去年全世界建造商場最多的1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9個,中國在建商場面積占全世界在建商場面積的一半多。

  按照良性循環的理論來看,商業物業的投資回報率一般在6%到8%。但近幾年,隨著中國商業物業交易價格的上漲,租金水平雖然也有20%~30%的大幅提升,卻遠遠趕不上售價增長,這導致不少商業物業整體回報率不到3%~4%,投資者熱情下滑,空置率不斷高企,經營前景堪憂。

  對於開發商而言,投資商業地產還面臨一個最大的致命硬傷——即沒有合適的reits等退出機制。在近年房地產融資環境趨緊的市場環境下,沉淀過多資金的商業地產項目對開發商而言,變成了“燙手山芋”。

  專門投資於商業地產領域的高和資本董事長蘇鑫認為,目前目前國內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都出現大量的存量地產,其中包括大量的商業地產,因為核心城市土地已經很少,這次調控會促使市場出現很多並購機會。

  而深圳(樓盤)老牌房地產私募基金德信資本董事長陳義楓則認為,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未來的增量將很難超越2013年的尖峰,但存量會不斷創新高,其中也包括商業地產。在新常態和弱周期疊加的行業環境中,流動性壓力凸顯,像一些大型房企有回籠資金時間的要求,往往會用空間換時間,低價拋售一些物業來換取現金流,這里會產生大幅折價的交易機會。對於地產基金而言,是參與並購的大好機會。

  金融創新把握商業地產新方向

  9月30日,央行出臺的金融新政中,強調鼓勵mbs和reits,不僅給商業地產行業帶來福音,而且也給房地產金融行業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長富匯銀總裁張保國表示,目前階段必然會涌現出很多並購的機會,無論是對商業的並購,包括是對房企等並購,機會會越來越多。在其看來,比較有並購前景在商業地產的版面,因為商業地產未來會有reits的出現。有reits的退出機制,地產基金可以從中把握機會。

  德信資本陳義楓則認為,存量時代,開髮型基金面臨局限,而增值型基金正當其時,通過物業的增值可贏得未來。而增值型基金和並購型資金往往可以合二而一,通過並購交易加資產增值就是超額收益,售出的價值好預測流動性有保證,風險可控,同時也會有較高的毛利率。

  據陳義楓介紹,而德信資本對於商業地產的並購,主要是針對流動性較強的社區商業業態。近期,德信資本推出的第一款並購基金,就是針對深圳的住宅項目的臨街物業商鋪。

  “商業地產有不同的子業態,其中我們做的住宅小區的商鋪是屬於社區商業。這是流動性最強的一種業態,它的流動性可能要超過塔樓的住宅,有較大的剛需在支撐。”陳義楓說道。

  此外,陳義楓還認為,增值型基金取決於資管能力,而合作將會是主流。房地產的資產管理能力,對於金融機構而言較弱,那么地產基金可以跟合作伙伴結成同盟的方式,來共同把握並購交易加資產增值的模式

  而高和資本董事長蘇鑫也同樣認為,雖然商業地產出現很多並購機會,但接盤者將面臨經營管理的考驗,即如何通過經營和發展去提升租金水平,從而促使商業物業資產的增值。因為商業地產的價值還是由租金回報率來決定。

  在蘇鑫看來,發展新的商業地產有兩個核心觀點,第一個是資產的增值能力,第二個是金融的創新能力。根據其相關的測算,未來三四年內,若地產基金有本事把(商業地產)的經營性現金流提高至40%,那么基金的模式便可應運而生。未來新的商業模式,私募基金將會大有可為。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