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摘-亞洲華爾街日報重要新聞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2014-11-06 09:52
▲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在努力推動一個亞太地區自貿協定的談判,而被排除在外的中國則雄心勃勃地另起爐灶。不過,中國希望11月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啟動亞太自貿區(FTAAP)的計劃遇到來自美國的阻力。 (詳見報導)
▲ 《彭博》報導指出,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和哈佛大學教授Lant Pritchett上個月共同發表一份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終將減緩與全球一致,雖然可能不會下滑到2%,但目前的預估顯示未來十年可能下滑至平均5%。然而,中國經濟學者、世銀首席經濟分析師林毅夫則重申,中國未來20年可以維持8%的成長幅度。他指出,中國仍不夠成熟,因此可以適應外國的技術並進入新的市場。
▲ 《CNBC》周三(5日)報導,資金雄厚的日本 GPIF (政府年金投資基金) 上周廣開投資之門,一舉讓海外股市投資比重倍增。花旗席股市分析師Tobias Levkovich 估計,明年底之前 GPIF 就會將 600 億美元左右資金注入海外股市,而其中近一半將流往美國,今年內華爾街應該就會嚐到日本熱錢的甜頭,「可能年底 S&P 500 指數就會有優於原先預期的表現」。此外,匯豐指出,GPIF 將海外債券投資比重從 11% 調高至 15%,也可望提升美國公債需求。匯豐分析師 Andre de Silva 估計,GPIF 資金當中將有 1000 億美元流入海外債券市場,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當然是美國,其次包括法國、澳洲、印度與印尼等。
▲ HSBC 周三公布,中國服務業10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自前月的 53.5下降至 52.9,但該指數內多數重要成分仍表現紮實穩定。HSBC表示,服務業的新業務紮實增加,且就業人數成長創3月以來最強勁。中國官方周一公布,10月份非製造業PMI自前月的54.0下降至53.8。
▲ 香港《文匯報》報導,東亞銀行因應「佔領」示威行動以及出口疲弱,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2.5%,下調到2.1%,貼近政府預測範圍的下限。澳新銀行亦指,倘「佔領」示威持續,將困擾香港的旅遊及零售業,該行很有可能調低今年經濟增長預測。
▲ 《AppleInsider》周二 (4日) 報導,根據最新分析估計報告指出,第三季手機產業的整體營運獲利,由蘋果以 86% 拿下冠軍寶座,大敗三星等獲利水準下滑的競爭對手。目前估計三星僅占整體業界營運獲利 18%,是 2011 年以來所見最低紀錄。第三季除了蘋果三星以外,唯一一間可見營運獲利正值的公司,是占整體 2% 的樂金(066570-KR)。宏達電和黑莓據估當季營利市占為零,基本上達到收支平衡。摩托羅拉估計行動部門營運虧損 1.85 億美元,約相當於 -2%;微軟則虧損 3.41 億美元或相當於 -4%。
▲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周三(5日)公布財報,上季獲利擴大至 5391 億日元,優於市場先前估計的 4995 億日元。豐田上半年(4-9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3.3% 至 12.946 兆日元,淨利更激增 12.6% 至 1.127 兆日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豐田也預估,本財年(明年 3 月底止) 淨利將從原先預估的 1.78 兆日元上修至 2 兆日元,可望超越去年的 1.82 兆日元,再創史上新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