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視點:美國股民也看《新聞聯播》炒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基於A股“政策市”的鮮明特點,收看《新聞聯播》來研判行情走勢、挖掘市場熱點,是不少老股民甚至是基金經理最重要的功課之一,諸如宏觀經濟走向、產業政策、區域規劃,都能從《新聞聯播》里找到蛛絲馬跡,對這些忠實的擁護者來說,每天19點30分的新聞節目價值甚至超過上市公司公告,字字珠璣值得反復琢磨。
我注意到,昨天晚間《新聞聯播》播出了京東商城總裁劉強東參加國務院相關經濟座談會的畫面,隨后京東(JD)在納斯達克的股價逆美股盤整上漲3.68%,要據此判斷美國股民也看《新聞聯播》炒股顯然是句玩笑話,但無疑中國經濟的深刻變革,已經通過資本市場的紐帶傳遞到了大洋的彼岸。
我們再來看看昨天昨天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究竟傳達了怎樣的信號。應邀出席座談會的不僅有京東掌門人劉強東、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海通證券副總裁李迅雷、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等企業,還有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學術機構的經濟專家,主題是就今年經濟形勢,尤其是明年宏觀經濟政策提意見和建議。
從公開報導的資訊來看,對於中國重科董事長所反映的,“企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下行調整期,面臨市場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等問題”,李克強總理支招表示,“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很重要,非洲的需求量很大,一定意義上講,你的過剩產能是優質產能,用融資租賃的辦法,還能帶動當地就業”。
在我看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號,中國在傳統制造業的上優勢,將通過對外出口投資來繼續體現。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僅是中國企業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高達74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6%,其中對香港、東盟、歐盟、澳洲、美國、俄羅斯、日本等7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559.2億美元,高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4.6%。
與此同進,商務部近期出臺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就對過往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確立了“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新型管理模式,高達98%的對外投資項目毋須審批。應該說,我們當前看到A股市場中正在熱炒的高鐵、核電出海事件,還僅僅只是一個開端,中國的高階裝備制造業將繼續在海外開疆拓土。
另外,京東總裁劉強東對電商在農村市場快速發展的介紹,讓李克強總理感覺到了驚喜,“你不僅拓展市場,也是在推進公平啊,農村人也應該與城里人享受同樣的消費服務”。而讓我們印象仍然深刻的是,在去年雙“11”前夕,李克強總理曾與阿里巴巴的馬云對話,並對電商模式表示出了極大的肯定,“新經濟不僅僅解放了老的生產力,更主要是創造了新的生產力”。
李克強總結發言時表示,“電子商務、小微企業等新業態會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可以培育新的成長力。但這並意味著不重視傳統產業,‘雙發’難道不比‘單發’更好嗎?傳統產業要‘老樹發新芽’,但新芽要成苗,成參天大樹。如果有兩個‘發動機’,不僅會讓經濟運行平穩安全,而且能行穩致遠”。
十分清晰的是,中央高層已經完成了經濟發展大政方針的制訂,與去年著重強調“新經濟”的發展,著墨與中國經濟“轉型”有所差異的是,傳統產業的出口與“升級”提升到了一個更為重要的戰略層面,這也是本輪藍籌行情最重要的內在運行邏輯。(金融界網站首席評論員 嚴浩)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