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花媽、賴神合體 全台最大古蹟書院鳳儀書院開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03 10:12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具有200年歷史的鳳儀書院歷經數年整修,已由高雄市政府完成修復,日前舉行開幕儀式。高雄市長陳菊以及台南市長賴清德也一起向文昌帝君祈求香火。

為恢復鳳儀書院原有祭祀功能,陳菊日前前往有349年歷史的台南孔廟進行文昌帝君分香儀式,與台南文廟以成書院禮樂局院生執事及身兼台南孔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的賴清德共同向文昌帝君祈求香火,全程於肅穆的雅樂中順利完成。

鳳儀書院興建於清嘉慶19年(1814),依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廳事設有文昌祠,但日治時期遭日軍進駐成為台南衛戍病院鳳山分院,遂失去其文昌祭祀與儒學傳承的功能。陳菊表示,市府經歷史考證,決定於書院整修完成後恢復文昌祠祭祀功能,作為文化傳承的指標。她並期盼未來兩個城市在追求人民幸福的基礎上,就文化議題進行更多交流合作。

台南孔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鄭永曆年間,清康熙起則為台灣府學所在,台南孔廟的設立代表台灣文化脈絡的起源,為興學教化的開端;而鳳儀書院則為清代台灣府城以南最重要的書院。此次分香自全台首學台南孔廟文昌帝君,是在宗教儀式基礎上重現台灣文化脈絡,重尋台灣文化傳承的源頭,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義。

 

高雄市文化局表示,由於文昌帝君為清代讀書人所崇祀,文昌祠的設置為在地經濟實力與文風鼎盛的象徵,特邀請雕刻大師陳正雄以木雕翻銅方式製作文昌帝君神像、文化部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葉經義雕刻魁星神像、高雄市政府登錄傳統藝術保存者蘇義雄藝師雕刻朱熹神像、台南市政府登錄傳統藝術保存者潘岳雄藝師則進行神龕彩繪,以傳統藝術重建鳳儀書院精神。

陳菊感謝各界對於保存文化古蹟的理想與堅持,由市府與文化部共同投入1億7千多萬元經費,歷經五年時間修復與規劃,讓文化資產得以保存活化,傳承鳳山悠久的歷史文化。

陳菊表示,鳳儀書院自94年由地方接管後,著手與住戶協調搬遷,並進行古蹟修復工程,其保留原有古蹟風貌,重現清代生活情景,而為注入活潑氣息,設置四組別具特色的藝術塑像群,以重現鳳儀書院授課與鳳山市集牛墟場景,也首次展出比例尺400/1鳳山新城實體模型及策劃清代科舉體驗等主題展,呈現1890年代的鳳山樣貌。

此外,陳菊也說,鳳山地區擁有充足的藝文活動空間及公園綠地,已躍升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盼全台最大的古蹟書院鳳儀書院的開幕能讓鳳山歷史文化永續傳承、古城文風鼎盛。

 

 

更多新聞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