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APEC峰會將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 推進貿易一體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03 08:45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的核心議題已經敲定,即重點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這對於已經運行25年的APEC而言將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進展緩慢,而區域、次區域合作和自貿區談判,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迅猛發展,區域性自貿協定(FTA)已經成為世界貿易自由化的風向標,正沖擊著WTO、APEC等傳統貿易框架,全球正展開新的貿易規則之爭。


區域FTA的浪潮,以亞太最為猛烈。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從2002年的36個增至109個,另有148個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之中,兩者相加達到257個,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FTA發展勢頭,占到整個區域貿易的70%以上。

區域FTA的盛行當然有其現實基礎。在WTO談判進展艱難,APEC自身貿易投資自由化推進緩慢的背景之下,APEC成員間FTA大量涌現,各經濟體逐漸轉向小型的多邊貿易自由化。關貿總協定(GATT)第24條以及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第5條曾明確規定WTO對自貿區建設的態度,是自貿區與WTO多邊體系共存的基礎。然而,GATT第24條本身的缺陷因有效規制的缺失,讓FTA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和侵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多邊體系框架。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各類FTA紛繁復雜,各自分立。

另一方面,價值鏈是亞洲區域貿易整合,推進貿易一體化的基礎。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亞洲對歐美出口所占比重明顯下降,但區內貿易比重大幅上升,區內貿易更為緊密,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價值鏈和“新的雁陣模式”。目前亞太地區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貿易總量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46%,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2000年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的貿易額從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目前,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已超過中國與歐洲、美國的貿易額之和。

中國的拉動作用越來越突出,未來5年,中國將釋放64萬億元購買力,有望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進口市場和增長最快的進口市場。中國與亞太地區貿易、產業分工深化導致已形成緊密的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建設亞太自貿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該地區各成員的共同利益所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