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并購大潮下的資產管理業務機遇與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用益財富內參》第18期內容提要
今年上半年,我國正掀起一場新的“並購潮”,不論是並購市場的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均呈現大幅上漲之勢,而這或將為資產管理市場帶來新的機遇:一方面,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市場持續低迷,資產價格大幅下降,眾多有實力的企業出於提高行業集中度,增加企業利潤的考慮,並購需求增強,金融資管機構藉此可為其提供融資及顧問等方面的服務,在“並購潮”中搶占商機;另一方面,在國內IPO不暢的大背景下,眾多VC及PE管理的資金鄰近退出期,因而亟需找到一條“套現退出”的路徑,而“被並購”正是一項不錯的選擇,雖然相對於IPO退出動輒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投資回報而言,通過“被並購”退出的回報率相對要低一些,但是在國內上市嚴重排隊的環境下,該模式已逐漸成為其“退出”的次優選擇。總而言之,在新一輪“並購潮”中,從資金供給端到資金需求端的整個鏈條中均涌現不少商機,各資管機構們都準備好了嗎?同時,並購業務通常較復雜,對團隊人才和專業能力等要求較高,如果你曾經已習慣了融資業務甚至頻道業務,在資管轉型的大背景下你為並購業務做好了應對挑戰的準備了嗎?
在“金融理財前沿”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10篇文章。《上市公司+PE模式風行》一文指出:在中國並購市場中,私募股權基金更多扮演的是助力產業資本的角色,獨立主導的控股型並購並不多見。2013年以來隨著中國並購市場逐漸升溫,直接催生“上市公司+PE”模式並購基金的快速生長。
《全國最大土地流轉信托調查》一文對含山縣與中信信托簽訂的規模達1.95萬畝,期限為11年的土地流轉信托事件做了調查。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土地流轉信托,同時也是繼宿州埇橋區之后的安徽第二單土地流轉信托。
《社保基金投資信托規則厘定信托公司搶做頻道》一文指出,全國社保基金會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信托貸款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使得規模上萬億元的社保基金投資信托計劃終於有了標準化的規範。
《基金子公司開始轉換產品風向》一文指出,自去年下半年起,銀行已基本不接受基金子公司提供的關於房地產及礦產類金融產品,基金子公司因而轉向頻道業務,特別是對票據類業務的開拓。
《銀行間債市乙類戶開戶將重啟丙類戶“借道”北金所》一文介紹銀行間債券開戶正在重新啟動,被禁一年有余的丙類戶、乙類戶將很快“重見天日”,而丙類戶則可借助北京金融交易所的平臺進入銀行間債市交易。
《證券業醞釀全新賬戶體系“一人一戶”限制性規定將取消》一文介紹證券行業正在醞釀全新賬戶體系。當證券賬戶不只一個,當資金可以互通互聯,券商之間的客戶流動將加速。而如何告別同質化、豐富服務內容、提高客戶黏性將成為各家券商難以回避的問題。
《自貿區個別銀行已開立個人自由貿易賬戶》一文指出,雖然目前企業可以開設自由貿易賬戶,但個人開立賬戶仍未被全面推廣,對於個人何時能全面開設賬戶,成為各界較為關心的話題。據其了解,已有個別的銀行開立了針對個人的FT賬戶,只是功能還不全面。
《上海自貿區FTA賬戶解讀》一文報導:被視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基礎工程的自由貿易賬戶業務正式啟動。包括工商銀行(行情,問診)、中國銀行(行情,問診)、建設銀行(行情,問診)、交通銀行(行情,問診)、浦發銀行(行情,問診)、招商銀行(行情,問診)、上海銀行在內的7家銀行,首批獲準開辦相關業務。
《銀行理財資金趴賬設計玄機》一文指出,如果銀行理財經理殷勤向你推薦期限30多天、40多天短期理財產品,最好拒絕他們。因為統計發現,一旦銀行在到期日、新產品的發行募集期上做巧妙安排,1年下來,投資者的理財資金將至少30天、最多43天被閑置。
《一款沒有兌付的理財產品,一個消失了的資金掮客:中技系“帝國”崩於青萍之末》一文詳細報導了中技系“帝國”崩塌始末。
在“財富管理??道”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5篇文章。《FO光譜模型:定位你的家族辦公室》一文介紹作為超高凈值家族財富管理的頂層設計,家族辦公室是一種復雜而精密的金融機構。其提供的服務從禮賓服務到金融投資,從教育規劃到家族治理,極為廣泛。不但是守護家族財富的有力工具,也是延續家族價值觀、凝聚家族成員的傳承基石。
《離岸公司建立指南》一文揭示綜合稅收、隱私和進入外國市場的便捷度等考慮因素后,擁有一家離岸公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對於那些沒有做好完整的背景調查,或沒有獲得專家意見來優化公司架構和滿足特定需求的人來說,匆忙設立一家離岸公司也是充滿風險的。
《不同階段的財富管理目標》一文對財富管理行業立法范圍的界定,國外及港臺地區立法概況及特點,以及對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立法概況及特點等做了介紹,同時,對完善我國資產管理行業法律體制提出了設想。
《李錦記:家族企業傳承的成功樣板》一文從三方面介紹李錦記逐漸成為一個家族企業傳承的成功樣板:一是家族委員會:強化家族觀念;二是家族憲法:從小培養家族成員;三是放權給職業經理人。
在“財富人生??悟”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3篇文章。《警惕職場35歲現象》一文揭示35歲以下人群對於職業生涯規劃需求的迫切性,時間點的把握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如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窮人=懷疑+拒絕,富人=接受+了解!》一文指出,人不成熟的四個特征:立即要回報、不自律、經常被情緒所左右、不愿學習,自以為是,沒有歸零心態;窮人有兩個非常典型的心態:永遠對機會說“不”;總想“一夜暴富”。
《成功者的逆向思維,讓世界沉默了!》一文通過十二個不同的寓言小故事,多方面系統闡述成功者們的逆向思維,給人啟迪,發人深思。
在“固定收益??產品”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用益財富研究院梳理的近期信托產品和資管產品樣本》以及《剖析六類特色資管產品》兩部分內容。
在“金融理財??機構”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4篇文章。《同業最新的六種玩法》一文介紹同業最新的六種玩法:信用掛鉤收益互換產品(TRS);T+D模式;“買入轉售”模式;定期存單質押+額外直接授信;委派定向投資;借助境外融資租賃公司作為頻道。
《KKR與杠桿收購》一文對KKR與LBO起源及發展歷程做了詳盡介紹。
《銀團貸款風險防控中的法律問題》一文揭示就銀團貸款的風險而言,從不同的角度看,風險的內容和體現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文章對銀團貸款風險防控中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法律防范與危機解決要點。
《商業保理與銀行票據合作模式探討》一文揭示雖然國內很多銀行已經開展保理業務,但是相對來說,銀行保理業務仍然處於起步狀態,更多的銀行是將應收款質押和保理業務混同。
在“投融資??大視野”欄目中,第18期《用益財富內參》共刊載了4篇文章。《最新國內各融資渠道的資金成本比較分析與展望》一文列舉了國內各渠道的資金成本。
《並購流程“六階段”模型》一文指出,並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研究準備到方案設計,再到談判簽約,成交到並購后整合,整個過程都是由一系列活動有機結合而成的,文章將並購分為六個階段,並對其分別做了介紹。
《深入淺出詳解杠桿收購(LBO)》一文指出,LBO有三個基本點:(1)它一般來說是以財務投資人(PE)為投資人的交易結構;(2)它是控股性的交易、並購的,雖然不要求100%,但也要50%以上;(3)采用借錢或者債務融資的方式完成交易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
《融資租賃“空殼公司”背后秘密》一文對買賣融資租賃“空殼公司”背后的秘密做了介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