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俄戰機兩日4度闖領空 北約急攔截 恐俄症蔓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0-31 08:04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俄羅斯繼續加強軍事示威,北約周三(29日)公布,俄軍一連兩日分4次派出最少19架轟炸機及戰鬥機逼近成員國領空,迫使北約6國及歐洲兩國緊急出動空軍攔截。北約形容俄方逼近領空的情況不尋常,華府官員則稱莫斯科展示武力的手法令人關注,質疑對方走上錯誤方向,無助平息緊張局勢。
香港《明報》綜合外媒報導,俄國空軍在周二(28日)和周三(29日)分別1次和3次出動,逼近北約成員國領空,令後者匆忙出勤攔截。消息稱,俄戰機最少在其中一次行動關閉了應答器,亦未向民航交通管制部門提交飛行計劃,無從追蹤,為民航機帶來風險。
最重要的一次攔截發生於北海,4架可攜載戰略核彈的「圖-95」長程轟炸機和4架空中加油機在中歐時間周三凌晨3時被發現從俄羅斯腹地飛往挪威海,其中6架此後調頭,但另外兩架「圖-95」繼續南飛,在挪威空軍派出攔截的「F-16」戰機緊追下接近挪威海岸,飛往北海,觸發英國空軍派出「颱風」戰鬥機升空攔截。兩架「圖-95」接著飛向伊比利亞半島,葡萄牙戰機出動。俄軍戰機最終調頭,經英國以西回國。
同一時間,北約波羅的海空中警衛部隊在立陶宛希奧利艾(Siauliai)的基地匆忙出動,攔截一隊7架的俄軍戰機,俄方部隊除了2架「米格-31」超音速戰鬥機,還有2架「蘇-34」、1架「蘇-27」以及2架「蘇-24」轟炸機。土耳其空軍戰機亦出動監察一行4架飛越黑海、迫近該國領空的俄軍轟炸機和戰鬥機。
早在周二(28日),德國、丹麥及並非北約成員國的芬蘭和瑞典的戰機便曾出動,在波羅的海攔截相信與翌日屬同一隊的7架俄軍戰機。北約聲明中稱:「這些大規模的俄羅斯飛機航行反映歐洲上空的空中活動達至不尋常水平。」《華盛頓郵報》引述匿名華府官員指,俄方行動走上錯誤方向,令人關注,認為做法不會令烏克蘭局勢降溫,亦無助改善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
俄方轉趨頻密的空中挑釁已令北約成員國大感憂慮,北約去年將部署在波羅的海國家的飛機數量由4架大幅提升至16架,並動用1.5億歐元升級當地空軍基地,但未能嚇阻俄方冒險行事。北約稱今年至現在已逾100次攔截俄軍機,是去年總數的3倍以上。
俄軍行動甚至令北約成員國杯弓蛇影,英國空軍周三傍晚緊急出動,攔截並引導一架突然停止回應控制塔聯絡的民用俄製安東諾夫運輸機降落機場,當地居民紛致電警方查詢發生什麼事。
路透社報導稱,俄羅斯被指加強針對歐洲國家的軍事示威行動,勾起冷戰夢魘,北歐與波羅的海首當其衝。瑞典上周大規模搜索懷疑潛入此水域的俄羅斯潛艇,便令「恐俄症」在該國蔓延,周二(28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支持加入北約的瑞典人首度超過反對者。
這項民調由Novus在剛過去的周末所做,37%受訪者支持加入北約,較反對者多1個百分點。路透社指出,兩陣營的比例前所未見地調轉,為反對加入北約的中間偏左政府帶來挑戰。由前任政府設立的委員會周三敦促現政府考慮放棄奉行了兩個世紀的中立立場,加入北約。
丹麥外相里德加德(Martin Lidegaard)周一警告,俄羅斯正以發動宣傳戰及製造恐慌方式對歐洲實施「混合戰爭」。有分析認為,俄總統普京正透過對軍事挑釁測試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團結程度。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副所長韋斯蘭德(Anna Wieslander)形容,俄羅斯增加軍事行動是「新常態」。(接下頁)
[NT:PAGE=$]
潛在軍事威脅迫使多數位處俄羅斯西北翼的國家考慮增加軍事開支。波羅的海三國現時只有1輛具作戰能力的坦克,而且是1950年蘇聯產物。瑞典搜索潛艇的行動則暴露該國反潛直升機全數退役或出售留下的缺口。
西方與俄羅斯大有擦槍走火之勢,俄羅斯軍事介入烏克蘭惹來美歐制裁,俄方則指摘西方違背承諾,肆意東擴至其家門口,對其構成直接安全威脅。有論者對俄方說法嗤之以鼻,認為西方根本未曾與俄簽署任何禁止北約東擴的條約,但亦有學者指出,北約放棄東進確是西方取信前蘇聯同意兩德合併並加入北約的不成文默契,歐美政客分別曾公開或私下作出保證。
美籍波蘭裔著名記者阿普勒鮑姆(Anne Applebaum)兩周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北約東擴被「錯誤記憶」為美國耀武揚威的結果,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與俄簽署禁止北約擴張的條約並不存在」。她強調西方沒有承諾,北約(直至去年之前)從未在新成員國設立基地或舉行軍演,更因慮及俄方反對而駁回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喬治亞)入盟申請。
得州農工大學政治學者希夫林森(Joshua R. Itzkowitz Shifrinson)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駁斥上述看法。他指出,美蘇當年商討容許兩德合併談判時雖未達成明文協議,但有非正式默契,華府解密檔案顯示,老布希政府及其西方盟友曾花大量精力說服蘇聯領導層,令其相信冷戰後秩序會變得相互可以接受,即蘇聯會後撤,北約會留在適當地方,「但美國政策制訂者也許未打算令構想實現」,故雖有許多理由可以批評俄方近期行徑,但莫斯科宣稱西方承諾卻未必是謊言。
希夫林森列舉一些基本時序,指當美國和西德官員在1990年初下定決心尋求兩德合併時,西德外長根舍公開宣布統一後「不會有北約領土東擴」,美國國務卿貝克雖未公開附和,但以此作為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和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會談的基礎。國務院解密錄音文本顯示,貝克當年「嚴格(ironclad)保證北約管轄權或武裝力量不會東進」。
希夫林森並不認為華府欺瞞克宮,因為外交協議只有在可落實時才算數:眼見蘇聯勢力下滑,華府有強烈誘因去壓退蘇聯在歐洲的存在;面對東歐戰略真空,華府認為事過境遷、北約轉而擴張也不能算是欺瞞,「這是日常國際政治」。不過,他同時指出華府若有心與莫斯科減緩衝突,則應實質限制北約在東部的存在,至少不應在當地加強部署或準備持續與俄作軍事競賽。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