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資管產品周評:業內建言差異化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四、一周資管市場動態
1.大資管時代來臨 業內建言差異化發展
事件:“銀行理財在向資管業務做轉型。”上海銀行總行某人士稱,具體來說,包括投資標的多元化,以前銀行更多依賴類信貸業務,在8號文的指導下,利率市場化的最終目標將使得各種可交易資產占據市場主流。此外,銀行會逐步加強債券設定。以前很少涉足的高收益信用債和城投債,包括定增、pe並購基金、房地產基金在內的股權性質融資都會有所涉獵。
點評:隨著監管層監管舉措不斷,資管行業如何做好自身業務成為目前亟須考量的重要問題。每家資產管理公司都有自身的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如何保持自己優勢的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做好自身的資管業務也是大家都在考量的。不過,資管業務范圍很廣,是否可以業務分化來實現資源的優化設定?原有的業務,像頻道業務,資金池業務等等,這些並不是主動管理型業務,也可以說是監管層方面希望眾多金融機構逐步退出的業務。在大資管時代,對經營者要求更多的應該是主動管理型的業務創新,而不是業務變形。以自身的優勢去發展專業性的業務,整個行業實行差異化發展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不過業務份額有限,如何實現在特有業務下的市場良性競爭又是一個難點。
2.國君資管集體跳槽背后:“類合伙人”股權激勵胎動
事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接近齊魯證券人士處獲悉,齊魯證券資管業務將由來自國泰君安的章飚等人的團隊接手。據一位接近齊魯證券人士透露,章飚等人除接手資管子公司外,章飚本人將可能獲得一個公司副總級職位,而核心團隊亦將在資管子公司的成立中獲得一定股權激勵。
點評: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家券商和基金公司高管頻換。一方面是自身激勵機制的不完善,一方面是高管從業人員對於自身待遇的渴求。自管行業作為國內金融市場的后起之秀,在從業人員待遇方面還有待提高和完善。一個好的薪酬制度可以吸引到更加優秀的人才,這對企業來說是最寶貴的資源,而金融行業更加以人為貴。資管業的人員設定本就不完善,而相比其巨大的資金規模和行業規模,從業人員的比例相對過低,這也促使一部分資深從業人員對於自身的待遇有更高的要求。股權激勵或有望成為一個良方,不過重點還在於各家公司對於激勵股權的具體實施,效果暫難評估。
點擊檢視完整版《用益資管產品周評:業內建言差異化發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