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德國風光奪冠 能轉化為梅克爾的成功嗎?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外電 2014-07-14 14:00
德國球員奪冠後,與「勝利女神」梅克爾合照 (圖:AFP)
德國在歷經 24 年後,花費 10 億歐元的投資發揮成效,終於打破歐洲球隊在南美的「零冠」紀錄,捧得隊史第 4 座世界盃金盃。他們沒有鋒芒畢露的超強球星,卻是最具團隊精神、確實執行戰術、擁有最整齊戰力的球隊,最終奪冠大概沒有人會特別懷疑。不過,這個冠軍能在政治上幫助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嗎?
英國《BBC》報導,梅克爾在德國這次世界盃的成功處處沾光,更為封為「勝利女神」,民調顯示隨著球隊進展,她獲得的支持也增加,但這能持續多久?
德國隊這次一直踢得很好,也讓愛好足球的梅克爾有機會大出風頭,決賽結束的 1 小時內,社群網站已經充斥著德國隊球員圍在她身旁的照片。實際上,她在成為政治要角之前,就已經是真正的球迷,她出現足球場上並不奇怪。
而且,本屆首場比賽,她在場上看著德國 4:0 大勝實力不弱的葡萄牙大軍,而最後決賽,又見證球隊奪冠,無怪乎許多支持者高呼,「我們球隊的第 12 人是名女性」。
但體育成功與政治利益的關連其實並不明確,有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甚至是誤解。
英國政壇就有個很大的迷思,是關於英格蘭 1966 年的奪冠。故事總說,當年工黨和保守黨拚鬥激烈,但是隨著 Geoff Hurst 在世界盃決賽的帽子戲法,為球隊捧得冠軍盃,球迷振奮不已,將工黨 Harold Wilson 送上了唐寧街 10 號。
這個常聽到的故事有個小問題-工黨擊敗保守黨是在 3 月 31 日,而英格蘭擊敗西德,卻是在 7 月 30 日。因此,這個例子無法說明,體育賽場上的勝利,能帶來政治上的成功。
不過,反過來說,卻可能是真實的。1970 年,英格蘭早早被踢出世界盃,在對西德的半準決賽,號稱當世最強的英格蘭隊原以 2:0 穩穩取得領先,卻大意失荊州,不但正規時間被追平,延長賽還遭逆轉,讓他們意外落敗。不到一個星期後,Wilson 及他領導的工黨,就被掃地出門。
儘管 Wilson 表示,體育不是他失敗的因素,不過他的同僚回憶過往,表示 Wilson 當時非常害怕世界盃的提前落敗,會傷害他在唐寧街的機會。(接下頁)
(圖:AFP)
■研究認為:增加主辦國幸福指數
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想。研究認為,在考慮政治上獲得的利益時,國家的體育成就其實可以忽略不計。
倫敦政經學院的 Georgios Kavetsos 與現在密西根大學的 Stefan Szymanski ,以西歐 12 個國家,於 1974-2004 年的幸福指數為依據,看看是否和體育成就相關,結果發現並無關連,但卻和主辦賽事之間有相關。
他們以 8 項不同賽事,包括法國(1998 年) 及意大利 (1990 年) 世界盃,還有歐洲足球錦標賽主辦的意大利(1980年)、法國(1984年)、西德(1988年)、英格蘭(1996年)、比利時及荷蘭 (2000年) 來看,發現除了英格蘭之外,其他國家在這年的幸福指數都上升。
不過英格蘭的數字並不夠準確,因為獲得的幸福指數是全英國的數據,還包括了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而這 3 地的幸福指數不見得與英格蘭走向相同。
總之,回頭看德國的奪冠,這不太可能讓梅克爾取得太大的政治利益。反倒是從主辦的角度來看,巴西還比較可能是贏家,至少從歐洲的統計資料上看是如此。
但是,在巴西遭逢了史上最大的準決賽 1:7 慘敗之後,季軍戰也以 0:3 輸球,這種幸福指數的效果是不是還會出現?或許還需要之後的研究來做解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