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科學家揭示埃博拉古老家族史有助研發疫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0-29 16:25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布法羅大學的科學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發現埃博拉病毒以及與之擁有類似致命性的近親馬爾堡病毒的共同祖先是一種線狀病毒。這種線狀病毒擁有悠久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萬到2300萬年前,遠遠超出科學家的預計。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助於尋找新方式,研製埃博拉疫苗。此外,這一發現也改寫了埃博拉的家族史。研究發現線狀病毒可能在中新世就已出現,當時,最終導致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形成的進化分支已經出現。研究發現刊登在9月的《PeerJ》雜誌上。


這項新研究加深了科學家對線狀病毒的認知。專家們一度認為線狀病毒在大約1萬年前出現,與農業興起的時間大致相同。新研究將線狀病毒的歷史追溯到大猿崛起的時期。首席研究員、布法羅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德萊克-泰勒博士表示:“線狀病毒的歷史遠遠超出此前的預計。幾百萬年前,線狀病毒並與哺乳動物發生交互作用。”

根據刊登在《PeerJ》雜誌上的研究論文,進一步了解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的比較進化能夠影響疫苗以及用於鎖定新興病原體的程序的設計。不過,這項研究並沒有確定現代埃博拉病毒的歷史。研究發現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都是線狀病毒家族成員,它們的這個共同祖先擁有悠久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萬到2300萬年前。研究過程中,泰勒和研究論文合著者、布法羅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傑裏米-布魯恩博士對病毒的“基因化石”進行了分析。所謂的基因化石是指感染病毒的動物以及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團。

埃博拉病毒的第一次爆發是在1976年。對於這種病毒的歷史,科學家一直知之甚少,馬爾堡病毒也是這種情況。1967年,科學家首次在人體上發現馬爾堡病毒。10月,烏干達的一名醫護人員死於馬爾堡病毒。泰勒表示了解病毒的歷史有助於預防疾病。如果研究人員希望研發一種能夠有效預防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感染的疫苗,他們需要了解病毒的進化史,這一點非常重要。

泰勒指出加深對線狀病毒的了解有助於鎖定與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有關的未被發現的病原體的宿主。“第一次尋找埃博拉病毒的宿主時,科學家選擇了雨林,將目光聚焦哺乳動物、昆蟲以及其他生物。我們對線狀病毒-宿主間交互作用進化了解的越深,便可在更大程度上了解可能在這個系統內生影響的因素。”

科學家在研究論文中指出,他們在各種嚙齒類動物身上發現與線狀病毒類似的基因殘余。在4隻不同的嚙齒類動物——2隻倉鼠和2隻田鼠——的基因組的同一位置,他們發現了被稱之為“VP35”的基因化石。這一發現意味這種遺傳物質可能在中新世或者更早的時期就已出現,即1600萬到2300萬年前,當時這些嚙齒類動物的共同祖先進化成截然不同的種群。換句話,已知的線狀病毒家族至少擁有與倉鼠和闐鼠的共同祖先一樣悠久的歷史。

泰勒指出:“這些嚙齒類動物的基因組擁有數十億個鹼基對,一種病毒的基因在不同時期植入不同種群的基因組同一位置的概率極低。這些嚙齒類動物的共同祖先可能發生了這種小概率事件。”

VP35基因化石中的遺傳物質與埃博拉病毒的血緣關係更近,而不是馬爾堡病毒,明促成這些病毒的進化路線在中新世便已開始出現分支。新研究建立在泰勒此前與布魯恩以及其他生物學家所進行研究的基礎之上,利用病毒基因化石評估線狀病毒的整個家族,得出這種病毒擁有1000多萬年曆史的結論。這些研究只採用與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為“遠親關係”的基因化石,導致研究人員無法確定這些病毒的歷史。泰勒等人的研究發現填補了病毒的“化石裂口”,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埃博拉病毒與馬爾堡病毒的歷史關係。(孝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