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或難再依賴樓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外媒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速已經降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是房地市場低迷所致。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的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房價下跌。懷疑者認為,中國可能會出現1990年的日本和2007年的美國那樣的情況。
報導認為,那些債務泡沫和今天的中國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重要區別。哪個比較大將決定中國政府輕鬆看待經濟增長的“新常態”是否為正確之舉。中國房地市場的健康狀況不僅僅會影響到中國的國內生總值(GDP)——全球貨幣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也有賴於北京實現軟陸的能力。
相關數字並不令人鼓舞。2014年頭9個月,住房銷量下降10.8%,房地投資卻增長了12.5%。這表明在連續5個月下降后,中國住房價格還會繼續下降。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2013年房地投資占GDP比例高達16%。房地投資是鋼鐵和水泥等其他許多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報導認為,在中國4億多個家庭中,住房擁有率高達85%。這並不奇怪,因為擁有住房是中國人結婚的先決條件。由於海外投資機會不多,而且金融市場相對欠發達,房地在中國家庭金融資中占到了三分之二。
中國存在房地泡沫嗎?2011年到2013年,中國消費的水泥多達66億噸。這個數字經常被人們引用。而在整個20世紀,美國消費的水泥僅為45億噸。但這一點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的中國人口是100年前美國人口的15倍。其次,中國每年有2000萬到3000萬人移居到城市。第三,美國的住房通常只有地基使用水泥,而中國現在建大樓用的主要是混凝土。
第四,中國的水泥需求量很大一部分用於除建房以外的其他項目,包括僅今年一年建設的4000英裏鐵路。
報導認為,誠然,近年來中國房價上漲相當快。據高盛集團介紹,5年來中國住房均價上漲了64%,而在截至2006年的5年中,美國住房均價上漲71%,截至1990年的5年中日本住房均價上漲43%(這是這兩個國家的房價上漲高峰期)。在許多城市,房價讓人望房興嘆,而北京房價最高,為平均收入的13倍。
但也存在其他重要差別。首先,與房地泡沫破裂時的其他兩個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僅為50%,而且有16%的城市家庭沒有衛生間,10%沒有廚房。在這樣的情況下,住房需求依然存在,不管“鬼城”的面可能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報導認為,另一個關鍵差別是借貸在美國和日本的繁榮中扮演的角色。相比之下,在中國,僅有18%的城市家庭舉借了抵押貸款,部分原因是儲蓄率高,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的信貸控制非常嚴格。
中國房地市場的前景有些微妙。然而,由於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經濟規模的2.5倍,也許不能再打房地這張牌了。克服中國房地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需要時間,無疑會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為了尋找全球增長的引擎,我們也許得把目光投向別處。(編譯/金進龍)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