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國探月首試繞月后自動返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探月工程在圓滿完成一期“繞”——繞月探測、二期“落”——月面軟陸和自動巡視勘測任務后,全面進入探月三期“回”——“無人自動取樣返回”的任務階段。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22日宣佈,我國探月工程將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飛行試驗器計劃於10月24日至26日擇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試驗:中國探月第三期,繞月返回


據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發言人介紹,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成功落月后,中國探月工程全面進入“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的第三期,計劃於2017年前后執行嫦娥五號任務,實現無人自動采樣返回。

試驗中將發射一顆飛行試驗器。飛行器飛抵月球附近,繞月半圈后自動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進入大氣層,經跳躍式彈起后,再次進入大氣層,並在內蒙古地區陸。這是中國飛行器首次挑戰從距地約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返回地球。

這次試驗的目的是通過真實飛行,獲取試驗數據,驗證未來探月三期主任務星“嫦娥五號”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再入返回地球的相關軌道設計、氣動、熱防護、制導導航與控制等關鍵技術。為“嫦娥五號”執行無人月球取樣返回積累經驗。

“飛行試驗器發射升空后將經歷星箭分離、地月轉移、月球近旁轉向、月地轉移、返回地球附近、再入返回地球等六大關鍵節點。整個過程大約8天左右。”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介紹。

亮點: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

據介紹,此次飛行器試驗一大難點和亮點是,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

什麼叫“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

專家介紹,打個最通俗的比方,“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有點像小孩在河邊打水漂。飛行器高速返回,第一次進入大氣層時,先躍起,然后經過一段時間飛行,再第二次進入大氣層,返回地球。這個特殊的返回軌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降能減速,確保飛行器返回順利。

本次任務技術新、難度大、風險高,需要攻克氣動力、氣動熱,防熱,半彈道式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科研人員經過3年多的攻關,實現了諸多創新。

以古代嫦娥奔月神話中“嫦娥”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探”、“登”、“駐(住)”大三步,即“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中第一大步“探”即現在正在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它又分為“繞”、“落”、“回”小三步。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后,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2012年9月19日,探月工程進行了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取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與研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