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張仕元: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23年來一大利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2014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6個月后推出“滬港通”。同時,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正式批復開展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目前,“滬港通”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兩地市場的測試工作接近尾聲。已經基本完成整體準備工作的滬港通,如今正在等待政策發令槍。對此,金融界股票頻道舉辦慧眼投研究分享會《滬港通:A股資金外逃PK海外大鱷抄底》,希望通過各位專家的解讀能夠為投資者梳理出一個路線圖,更好的把握未來的投資機會。

西南證券首席研究員張仕元表示,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23年來的一個大的利好,我們一直講中國資本市場沒有與國際接軌,其實滬港通就是另一個的接軌,只不過這個接軌不是把大門打開,而是在墻上戳不動,架了一個管子。所以滬港通對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一個意義是能夠與真的國際資本有一個互動。這是第一個影響。


第二個影響,國際資金以前是沒有很好的很多的渠道進入到A股,以前要投資A股首先要申請一個額度,這一次相當於給了一個管道,而不是一次一次批的臨時的額度。這樣可以讓國際資金有持續流出流入的渠道。

第三,就全球資本市場而言,目前看還是一個價值洼地。我記得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銀行上市以后很多人就講外資投資銀行低價抄底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賺了很多錢,如何如何,很多難聽的話都出來了。其實現在中國金融股其實也是一個打折,打折的趨勢就擺在這個地方,國內的投資者你覺得它是一個垃圾,打個折給你,你也不要,但是這種機會對於國際上大的投資機構而言,他們覺得這種機會別說10年,應該是3、5年之內很難有的機會。畢竟中國國有的商業銀行有國家信譽,盡管講中國有很多風險,地方債務、房地產泡沫多嚴重等等這一系列問題,覺得銀行未來幾年的業績可能會受到影響,波動會比較大,但是實際上來講中國的商業銀行從2005年改革完了以后,商業銀行對整個風控的力度還是很嚴格的。所以,我感覺中國的商業銀行它現在對於全球資本而言他覺得這就是一個金礦。所以滬港通帶來的一個很大的影響是我們現在大量被低估的大藍籌會引起國際資本的強烈的興趣,所以這種投資洼地它可以給滬港兩地的資本市場帶來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全球動盪不安,美國引進也到頭了,我們的A股跟香港的這些藍籌股還是價值洼地,滬港通帶來的直接的利益我相信會帶來大藍籌相應的發展,至少是能夠回到凈資產以上,或者是現在基本上是折價20%左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