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肖鋼20條軍規推強制退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近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意見》),標志著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與上一輪退市改革側重於增加市場化財務指標不同,本輪改革除了對退市指標更加明確之外,著重豐富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的制度安排。


退市

????退市會給市場帶來陣痛,這是推進市場化改革必須付出的成本。這陣痛,會痛在監管層身上,會痛在上市公司身上,也會痛在投資者身上。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意見》),標志著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與上一輪退市改革側重於增加市場化財務指標不同,本輪改革除了對退市指標更加明確之外,著重豐富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的制度安排。

????“一處罰就退市,這種改革力度很大。”上海嘉瀾達律師事務所主任宋一欣對《第一財經日報》稱,但是要避免“嬰兒與臟水一起倒掉”,退市過程中應該通過制度保證過錯方承擔主要責任,保護無過錯方的權益。

????強制退市

????從1993年《公司法》確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到2005年修改后的《證券法》將退市決定權從證監會轉交給了證券交易所,再到2012年進行的退市制度改革,我國的退市規則不斷完善。

????但是從執行層面來看,二十年間只有78家上市公司退出股票市場,退市情形規定不全面、退市指標不合理、退市后安排不配套、中小投資者保護不夠以及執法不力等問題長期存在。

????證監會上周公布的《退市意見》對“強制退市”情形進行了詳細規定,涉及強制退市的情形多達20條。除了此前已經規定的財務指標及市場指標外,還新增了欺詐發行和重大資訊披露違法兩種情形。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因上述兩種情形其股票將被暫停上市,之后證監會將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移送公安機關,之后一年內交易所將對上市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交易的決定。

????終止上市的企業可以恢復上市,其中主動退市的公司可以提出重新上市申請,強制退市公司重新上市需要滿足IPO條件。

????同時為確保新舊制度平穩銜接,明確了新老劃斷相關原則,即新規則頒布之前已退市的公司在新規則頒布后的36個月內申請重新上市的,適用原重新上市標準;新規則頒布之前已退市的公司在新規則頒布后的36個月后申請重新上市的,以及新規則頒布之后退市的公司適用新重新上市標準。

????投資者為何不支援退市?

????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股市一直有一個怪圈:上市公司違法但是不退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堅決反對公司退市,監管層礙於市場穩定也難以嚴格執行退市制度。

????按照《退市意見》安排,退市公司將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但是,退市公司到股轉系統掛牌,並非是在目前人氣較旺的“新三板”市場,而是在單獨設立的板塊掛牌。這一板塊不能采用做市轉讓方式和競價轉讓方式,只能采用協議轉讓,流動性較弱。

????“上市公司退市之后的配套規則必須理順,否則中小投資者和監管層都會被上市公司或者說違法行為的過錯方所"綁架"。”廣東奔?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國華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退市的態度非常明確――對於跟自己無關的公司退市是支援的,因為有利於優勝劣汰、市場凈化、對於跟自己有關的公司則堅決反對退市。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對於目前“殼”價值依然高企的資本市場來說,一個每股凈資產可能已經是負值的上市公司都可能有幾倍十幾倍的市盈率。一旦退市,這樣的公司將一文不值。

????投資者反對退市的另一個原因是權益受損。本報采訪發現,投資者認為一家上市公司退市之后會大幅“貶值”,就算投資者在證券訴訟中獲勝,公司也很難有償付能力進行賠償。

????律師建議強化“回購”規則

????去年以來,投資者保護一直是監管層各項改革中都會擺在重要位置的問題,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即“小國九條”)發布之后。

????本輪退市改革新增“主動退市”相關內容。在上市公司主動退市的過程中,監管層特別強化對其退市前的資訊披露的要求,另外對異議股東給予回購請求權、現金選擇權等。

????“主動退市的情形,異議股東有回購請求權,中小投資者可以要求責任主體―般是大股東進行回購股份。”宋一欣對本報稱,但是強制退市的情形對投資者保護還缺少更具操作性的機制。

????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跨國訴訟律師郝俊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美國上市公司強制退市很常見,強制退市案例中常常伴隨著投資者的利益受損,也就常常同時會有民事訴訟進行索賠。

????他告訴本報,對美國上市公司進行索賠有兩大特點國內是沒有的。一是不需要任何前置條件,不需要美國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或法院判決;二是可以進行集團訴訟,不需要每個投資者都進行起訴、打官司等全過程,成本較低。

????《退市意見》在“明確重大違法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時要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等相關責任主體,應當按照《證券法》、“小國九條”的規定,賠償投資者損失;或者根據資訊披露檔案中的公開承諾內容或者其他協議安排,通過回購股份等方式賠償投資者損失。

????但劉國華認為,《證券法》等已有法規對股票回購的規定並不詳細,比如回購價格等細節都要作出規定。為了保護強制退市過程中投資者的利益,最好是建立更細致、可操作性強的大股東回購機制。(第一財經日報)

有業內人士表示,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凈化器”,能夠促進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

7月4日,中國證監會就《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上市規則同步修訂,這標志著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退市制度擴展了主動退市的方式,為有主動退市需求的公司提供多樣化的路徑選擇,同時引入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對存在欺詐發行、重大資訊披露違法等市場反應強烈的違法行為的公司,證監會將予以強制退市。

有專家表示,欺詐發行、圈錢是當前資本市場的突出問題,在堅持市場化方向改革的同時,更要解決好主要矛盾,否則改革難以深入推進。退市、新股作為市場的進、出兩個視窗,在懲治違法行為、解決不理性炒作、培育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等方面將形成合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一輪退市制度標志著退市工作將正式開展,會徹底改變A股投資生態、投資文化與投資邏輯。

鼓勵公司主動退市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鄧舸表示,本次退市改革主要有四方面核心內容,一是健全上市公司主動退市制度,為公司主動退市提供可操作路徑安排;二是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對於欺詐發行或重大資訊披露違法的公司,交易所應暫停其股票交易;三是嚴格執行市場交易類、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並允許證券交易所對其細化和動態調整,提供差異化安排;四是完善與退市制度相關的配套制度安排,將中小投資者保護作為重要內容,強化退市前的信披義務,明確相關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征求意見稿》主要的亮點在於:“首次引入主動退市,拓展了退市的內涵和意義。對於重新上市有了更新的界定,我們建議主動退市的企業重新上市走綠色頻道,更加便利,而強制退市企業則要相當於重走IPO程式。”

從新一輪退市制度來看,鼓勵企業主動退市,而且對於主動退市的企業給予寬鬆的上市規則。

證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市場有78家公司退市,其中約四成為主動退市。而在美國等成熟市場,主動退市的比例甚至超過了強制退市,納斯達克年均退市率8%,主動退市占近三分之二。

鄧舸表示,退市意見對主動退市做出需交易所同意的安排,並不是人為設置門檻,上市公司與交易所存在契約關係,所以退市需要經過交易所的同意。

強制違法公司退市

與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相反的是,對於那些違法的上市公司來說,新一輪退市制度將嚴厲打擊重大違法的公司,並將對這些公司采取強制退市制度。

《征求意見稿》指出,退市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著退市情形規定不夠全面,退市相關指標設定不夠合理,退市后安排配套不夠完善,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保護不夠有效等問題,一些存在重大違法行為的公司不能退出市場,影響了退市制度的具體實施效果。

由於市場上一些業績差的公司不斷演繹著“不死鳥”的傳奇,大量ST板塊的上市公司在四季度通過資產處置、債務重組和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進行利潤操作,規避了現有退市制度。這使得部分投資者不顧公司業績盲目投資,同時,眾多ST股也因為重組概念而被炒高股價。

對於上述情形,有業內人士表示,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對盲目炒作,特別是炒垃圾股的行為會起一客製約作用。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凈化器”,能夠促進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在競爭中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從源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此外,以綠大地(行情,問診)、萬福生科(行情,問診)等欺詐發行的公司為代表,以南紡股份(行情,問診)的虛假利潤為代表,兩種重大違法行為不僅侵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而且干擾了市場正常運行。

更有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像南紡股份這樣的公司就應該退市。不過,由於南紡股份虛假利潤曝光之時,並沒能制約公司利潤造假的相關退市制度出臺,從而使得公司得以逃避退市危機,僅僅罰款50萬元了事。但在新一輪退市制度出臺后,相信上市公司在造假的同時也需要考慮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從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6日,145家公司出現違規行為。其中,大多數公司出現了“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未依法履行其它職責”、“資訊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等違規事項。

4家*ST股有退市危機

新一輪的退市制度啟動意味著市場對於ST公司和違法公司的嚴打拉開序幕。同時,也意味著昔日的“不死鳥”ST公司即將面臨被掃出A股的危險。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按照相關規定,39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4家公司因觸及凈利潤或凈資產指標被暫停上市;5家公司被實施其它風險警示。

在上述39家*ST上市公司中,離退市邊緣最近的是4家因觸及凈利潤或凈資產指標被暫停上市的*ST股。這4家公司分別為*ST鳳凰、*ST武鍋B、*ST超日和*ST二重。

不過,從上述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可見,*ST鳳凰和*ST武鍋B保殼尚存一線生機,而*ST超日和*ST二重的業績依然報虧,離退市邊緣更近一些。

其中,在*ST超日暫停上市的同時,公司2011年公司債券(即“11超日債”)也將終止上市。值得注意的是,11超日債因公司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虧損,早已於去年7月8日起暫停上市,而從5月30日起則將終止上市,成就國內債市違約第一單的11超日債將進入資本市場的歷史。

7月4日,中國證監會就《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上市規則同步修訂,這標志著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但是能否加快“壞”公司退市,市場依然持謹慎態度。目前ST公司一共有44家,已處停牌狀態的有11家,哪些企業會因此退市成為市場新的關注點。

從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看,除*ST成城(行情,問診)(600247.SH)、*ST國恒(行情,問診)(000594.SZ)未按期披露年報外,按有關規定,其余39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其中有4家公司因觸及凈利潤或凈資產指標被暫停上市,這4家公司分別為*ST鳳凰(000520.SZ)、*ST武鍋B(200700.SZ)、*ST超日(002506.SZ)和*ST二重(601268.SH)。

兩市39家*ST上市公司中,25家公司如果在2014年無法扭虧的話,很有可能在2015年被暫停上市。

5月14日,*ST鳳凰、*ST武鍋B同時宣布,被交易所作出暫停上市決定。5月20日晚間,*ST二重公告稱暫停上市,5月28日,*ST超日也被暫停上市。但是,這四家公司如果在2014年進行重組或實施其他措施,仍然能繼續留在A股市場。

此外,目前44家ST企業中,已經在停牌狀態的有11家,其中*ST廣夏(行情,問診)(000557.SZ)已經停牌4年左右。一位投資者對記者抱怨,雖然深交所規定上市公司的停牌期限,但是對於*ST廣夏的長期停牌,目前交易所故意裝作看不見。

“不能太當真。”北京一家財務顧問公司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01年至今,近8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30家為非強制退市,但大部分達到退市條件的企業,最終會得到各種照顧,繼而以重組等方式繼續留在了資本市場。

多名投資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退市制度或不會被嚴格執行,因為達到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中,真正退市的是極少數。

在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中,深交所居然全面放寬退市政策,為許多退市公司重新回到交易所市場提供了非常寬鬆的途徑。

而事實上,企業一旦上市,不僅僅是企業大股東的事情,地方政府也十分關注。在重組上,公司大股東和地方政府都會費盡心思,甚至不惜注入巨額財政補貼,力保區內的“殼資源”。

“由於此前IPO長時間停止,目前殼資源仍然非常稀缺,當前的ST公司不會那么容易退市。”上海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稱,除非目前開始實施“注冊制”,殼資源貶值,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退市。

該投行人士認為,目前ST的上市公司,市值在25億以內且負債不超過5個億的最被借殼方看好,“一個殼目前市場價格在三四億,如果負債超過5個億,很難有企業來借殼”。

專家稱將會徹底改變A股投資生態、投資文化與投資邏輯

“證監會發布退市制度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作用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搭建了退市規則的一個平臺;二是會促使市場逐步形成市場化、常態化的退市機制;三是對當前《證券法》等基本法律的修改會產生正面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葉林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7月4日,證監會就《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退市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這次改革目標是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功能,實現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場化、法治化和常態化。

“以前我國有關退市的規則和制度是相對殘缺的,由誰來主導退市也不明確,《退市意見》對有關退市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梳理和明確,有助於讓投資者和市場能更容易地接受上市公司退市這件事。”葉林說。

葉林認為,《退市意見》頗具亮點,一是對於投資者保護,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來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其他國家相比,《退市意見》讓中國對於投資者保護的步子邁得更大,而其他國家對於投資者保護的規定並沒有現在這樣“周到”,比如設立了“退市整理期”和向新三板轉板的機制等。二是在主動退市的方式上,首次通過政策解釋來加以闡釋。以往對於主動退市,市場總認為是“貶義詞”,但是通過政策的主動引導,讓主動退市成為一個“中性詞”。三是對於強制退市有了明確的規定。以往對於財務指標造假和騙取上市資格的上市公司,並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性。

“不過,對於單純財務指標不達標是否構成退市的條件,法律界目前仍存爭議。”葉林補充說,由於現行有關退市指標的基本法立法時間較早,而目前的產業結構和公司發展模式早已不適應當年的立法觀念,所以這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單純財務指標不適合構成退市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意見》對於強制退市的說明,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新“國九條”的落地,對於當前部分上市公司造假有極大的威懾作用。

“這次是向構成強制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傳達了明確信號。當然,《退市意見》是《證券法》體系下的枝葉,其良好的運作實施還取決於其‘主干’和其他的‘陽光雨露’。”葉林強調。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證監會發布《退市意見》開始征求意見,標志著退市工作將會正式開展,會徹底改變A股投資生態、投資文化與投資邏輯,投資者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每年年末,都有不少上市公司面臨退市,但是一些公司采用一些手段來回避,有的公司則依靠其背后的“富爸爸”救援,有的公司變賣資產救急,有的公司則選擇重組或增發來擺脫困境。

上述提到的現象,正是中國退市制度下企業“自救”的縮影,雖然A股市場很早就提及退市制度,但是面對數千家的上市公司,最終退市的僅有不足百家。7月4日,中國證監會就《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我國將進一步擴展上市公司主動退市方式,為有需求的公司提供多樣化、可操作的路徑選擇。

在監管層不斷完善退市制度的情況下,*ST公司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未來績差股退市將越來越頻繁和嚴格,特別是在注冊制的大方向下,事前監管也在向事后監管轉移,目前已有的40家瀕臨退市的企業目前是何狀態?哪些的退市風險更大?哪些的重組更容易、重組機會更大?

《《《

第一類 仍有保殼預期:賣資產+財務調節/

對於有退市風險公司而言,變賣自身資產來保殼是常見手段,在公司自身經營乏術的情況下,變賣資產相對最容易。除此之外,獲取補貼也可助公司暫渡難關。這類公司的代表星美聯合(行情,問診),虧損、扭虧、再虧損、又扭虧,周而復始的循環。

*ST昌九(行情,問診)

(600228,SH)

2008年以來,*ST昌九出現經營困難,2011年~2013年公司處境更為艱難,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446.94萬元、-1.45億元和-1.95億元。昌九集團為維持公司持續發展,自2008年以來陸續為*ST昌九提供資金支援,截至2014年3月31日,昌九生化積欠昌九集團的本金及利息合計3.7億元。此次*ST昌九擬向昌九集團轉讓部分子公司股權及昌九生化持有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部分固定資產及工程物資等閑置資產,抵償所欠昌九集團債務。

*ST廣夏(行情,問診)

(000557,SZ)

自2001年以來,公司已經歷多次重組,但重組之路並不順坦。2011年6月29日和7月20日,*ST廣夏管理人擬制的重整計劃分別被出資人會議和債權人會議否決,8月29日,銀川中院批準管理人撤回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2011年12月9日,銀川中院批準 《重整計劃》,*ST廣夏自2010年11月4日停牌至今已超過40個月。*ST廣夏財報顯示,2010年、2011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2013年已盈利,公司營業收入1069.4萬元,凈利潤為358.1萬元。

*ST派神(行情,問診)

(000779,SZ)

財務數據顯示,2012~2013年度,*ST派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285.9萬元和-3324.85萬元。2014年一季度,公司虧損1145.62萬元,盈利情況不容樂觀。2014年5月31日,*ST派神拋售資產,掛牌出售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評估值3037.77萬元。

*ST三毛(行情,問診)

(600689,SH)

本想通過定增加速轉型的*ST三毛在2013年遭遇重大挫折,供應商上海美梭羊絨紡織品有限公司涉嫌犯罪,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18.27萬元。在被“披星戴帽”后,*ST三毛為扭轉虧損局面,保留公司“殼資源”,擬通過轉讓下屬企業上海三毛國際網購生活廣場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預計能帶來1.49億元收入。

*ST中富(行情,問診)

(000659,SZ)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96億元,但虧損11.10億元,其中8.45億元為固定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的資產減值所導致。2014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盈利6705萬元。實現盈利的原因為,一季度,公司銷售子公司的工業用地及地上建 (構)筑物導致增加3755萬元。同時,公司預估,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6800萬~1億元。其業績預告顯示,轉讓全資子公司珠海市嘉衡商貿有限公司100%股權,將增加公司2014年1~6月凈利潤約5000萬元;全資子公司成都中富瓶胚有限公司位於新都鎮新東社區五社工業用地的工業用地及地上建(構)筑物進行整體征收,將增加公司2014年1~6月凈利潤約2700萬元。

*ST大荒(行情,問診)

(600598,SH)

*ST大荒2013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9億元,虧損3.77億元。其中,子公司北大荒米業2013年虧損4.22億元。公司2014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業收入18.8億元,實現凈利潤8.2億元,其中投資收益同比增加6.4億元,主要來自公司向農墾集團總公司出售北大荒米業98.55%股權。

*ST東力(行情,問診)

(002164,SZ)

2012~2013年,*ST東力連續兩年虧損,2012年虧損5449.95萬元,2013年雖有好轉,但仍虧損413.16萬元。此時寧波市江北區政府及時出手為公司送來了補貼,在6月23日和24日連續2天為公司發放補助247萬元和410.5萬元。

*ST京城(行情,問診)

(600860,SH)

*ST京城年報顯示,2012及2013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24億元和-1.08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33.72萬元,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增加7294萬元。公司表示,主要是營業外收入增加所致。據季報顯示,公司營業外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6347.1%,主要是公司的子公司天海工業有償將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華威西里25號樓的大學生公寓轉讓。此外,公司近期動作頻頻。4月10日,公司公告稱收到大股東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補償置入資產2013年度虧損金額及未達盈利預測金額的首筆補償款項。

*ST海化(行情,問診)

(000822,SZ)

2012~2013年,*ST海化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2億元、-11.29億元,2014年一季報,公司的凈利潤為1066.79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季度拆遷補償的營業外收入為1860.5萬元。此外,公司6月26日公告稱,擬掛牌整體轉讓部分控股子公司股權及分公司權益,大股東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有意參加競買,避免上市公司遭遇暫停上市的命運。

*ST普林(行情,問診)

(002134,SZ)

全球經濟低迷,整個PCB行業形勢險峻,*ST普林在2012年、2013年出現虧損。2014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雖有好轉,但仍為虧損。為了幫助公司扭虧為盈,保住公司的 “殼資源”,大股東中環集團出手相助,購買了公司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海門路3號增1號土地的使用權及房屋建筑物。此項交易對*ST普林全年利潤的影響約為2500萬~3000萬元。

*ST南鋼(行情,問診)

(600282,SH)

2012年和2013年,南鋼股份的凈利潤分別為-5.7億元和-6.18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為1658.19萬元。今年1月,公司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攜手GGS公司,在印尼合資建設全流程鋼鐵廠,計劃五年內達到100萬噸鋼、鐵、材生產規模。5月9日,*ST南鋼又發公告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鋼聯)通知,南京鋼聯的全資子公司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增持了公司部分股份。

*ST天業(行情,問診)

(002459,SZ)

2012年和2013年,*ST天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18億元和-4.29億元。2014年一季度,*ST天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319.3萬元。“披星戴帽”后,公司宣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朱新生、胡志軍擬累計減持公司股票1111萬股,減持比例5%。今年6月,公司又與中國鐵建(行情,問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擬在在TBM/盾構機的銷售、技術、生產制造等方面進行合作。5月12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會議決定通過了《關於公司扭虧為盈具體措施的議案》,公司擬通過采取定增、整合業務等相關措施,實現扭虧。

*ST新業(行情,問診)

(600075,SH)

2013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6億元。2014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虧損6237萬元。《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2014年6月,公司發布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告,稱擬出售旗下子公司天業化工、中發化工100%股權、新疆天業股份(行情,問診)有限公司化工廠全部資產和負債,以及公司全資子公司石河子開發區綠園農產品(行情,問診)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石河子市長運生化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公司資料顯示,以上資產的出售將給公司帶來3.4億元的收入。

*ST東安(行情,問診)

(600178,SH)

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2、2013年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6540.9萬元和-5.57億元。2014年一季度,公司仍然虧損1088.78萬元。公司今年1月27日曾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飛汽車)作為公司的主要客戶,截至2013年12月31日,哈飛汽車應付該公司賬款為5.22億元,未能及時按照2012年底簽署的《還款協議》履行還款計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30日公司發布公告披露哈飛汽車還款承諾,哈飛汽車自2013年還款6000萬元並與2014和2015年每年遞增6000萬元還款。

*ST天威(行情,問診)

(600550,SH)

*ST天威2012和2013年度凈利潤分別為-15.49億元及-52.33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為2.41億元。公司表示,主要是公司本期確認投資收益同比增加,因合並范圍變化期間費用同比減少所致。6月5日,*ST天威發布公告稱,經公司第五屆董事第四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處置公司部分閑置房產的議案》,公司決定對十套閑置房產進行處置。公司表示以2014年1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該十處房產賬面原值為1212.74萬元,賬面凈值為1174.9萬元,評估市場價值為2067.04萬元,增值892.14萬元,增值率75.9%。

《《《

第二類 欲借重組翻身:緋聞頻傳+已有動作/

*ST公司借助重組翻身是常見手段,通過資產重組,獲取優良資產不失為轉虧為盈的好辦法,目前A股中已有*ST公司的重組方案通過證監會的審核,除此之外,不少公司亦拋出過重組方案。

S*ST中紡(行情,問診)

(600610,SH)

受近年來國內紡織機械行業產能過剩、內需趨緩的影響,2012~2013年,S*ST中紡虧損3955.28萬元和3565.7萬元。公司預計2014年上半年度業績虧損1400萬元左右。為了避免遭遇退市的厄運,公司主動求變,積極推動資產重組,在2014年6月12日扔出重組方案,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以1.6億元轉讓所持有的除東浩環保84.6%股權以外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及上述資產、負債、業務有關的一切權利和義務。重組以及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S*ST中紡主營業務將從紡織機械的生產銷售變為園林工程施工等相關業務。

*ST吉炭(行情,問診)

(000928,SZ)

公司2014年一季度的凈利潤為-1.07億元,並預測2014年上半年將虧損1.98億元。為了扭轉虧損頹勢,公司擬以全部資產和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控股股東中鋼股份持有的中鋼設備99%股權(作為置入資產)進行置換。同時,向中鋼資產發行399.51萬股股票作為對價,購買其持有的中鋼設備的1%股權。交易完成后,*ST吉炭的主營業務將由原有的石墨等的研發、生產業務變更為工程技術服務和設備整合及備品備件供應業務。

*ST常鋁(行情,問診)

(002160,SZ)

公司欲通過延伸產業鏈來擺脫窘境,將業務經營范圍拓展至下游,擬通過向控股股東常熟市鋁箔廠、朱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山東新合源100%的股權,並同時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9000萬元。2014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為545.19萬元,同比增長137.14%,同時預計上半年將實現盈利800萬~1000萬元。

*ST新材(行情,問診)

(600299,SH)

連續兩年巨虧的*ST新材在四月底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ST新材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並表示公司擬采用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實現購並標的公司,*ST新材的主營業務也將有可能發生較大變化,目前公司仍在停牌中。

*ST儀化(行情,問診)

(600871,SH)

公司在今年五月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ST儀化的實際控制人中國石油(行情,問診)化工集團公司擬對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但具體的重組事項公司並未進一步披露。而*ST儀化2013年度虧損14.5億元,2014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3.28億元。

*ST三鑫(行情,問診)

(002163,SZ)

公司近兩年連續虧損,公司在去年11月發布公告,擬對旗下虧損的子公司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實施債務重組。而今年6月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再發停牌公告,或再有進一步動作。

*ST生化(行情,問診)

(000403,SZ)

停牌六年的*ST生化在去年2月8日恢復上市,但仍“披星戴帽”。在停牌的幾年里,公司進行了一系列動作以達到重新上市的要求。2005年,原大股東三九藥業將*ST生化的前身三九生化轉讓,新大股東振興集團開始對三九生化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置入振興電業65.22%的股權。2007年又將工程機械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及江西特車97.5%的股權轉讓。而在完成資產剝離后,*ST生化終於開始盈利。回到A股市場不久的*ST生化並非一帆風順,公司旗下兩子公司正因借貸糾紛對簿公堂。

*ST商城(行情,問診)

(600306,SH)

財務數據顯示,2012、2013年,*ST商城凈利潤分別為-1.28億元和-2.77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5445.13萬元。今年6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向交易對方茂業商廈出售其所持有的遼寧物流99.94%股權、安立置業100%股權。公司表示,由於遼寧物流、安立置業經營業績較弱,持續虧損,給上市公司帶來較大經營壓力和負擔,降低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需要通過合理的處置資產,優化資產結構,集中發展主營業務,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第三類 經營情況轉變:行業回暖+供求改善/

有部分*ST企業如果遇到行業不振,則有可能出現連年虧損,比如之前光伏行業,由於受到產能過剩等因素,行業整體暗淡。但是相關行業回暖時,公司也會跟隨轉暖。

*ST合泰(行情,問診)

(002217,SZ)

2013年,*ST合泰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虧損6341萬元。201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6億元,盈利2506萬元。同時,公司預計2014年1~6月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00萬~9000萬元,同比增長81.97%~118.36%,增長主要系子公司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廠區建成投產,產能逐步釋放,訂單飽滿,觸控顯示一體化等主要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

*ST精功(行情,問診)

(002006,SZ)

2013年,*ST精功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8億元。201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8萬元,分別增長86.46%和125.96%。公司稱增長主要來源於光伏裝備在內的產品銷售增長和資產減值計提減少等所致力。同時,隨著歐盟光伏“雙反”的順利解決和國內光伏扶持政策的陸續實施,光伏產業開始回暖復甦,報告期內公司光伏裝備產品交付增加,公司預計2014年1~6月份將實現凈利潤1200萬~1800萬元。

*ST民和(行情,問診)

(002234,SZ)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6億元,實現凈利潤-2.45億元。201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91萬元。同時,商品代雞苗行情有所回暖,公司在行業低谷時未減產的舉措開始得到回報,雞苗產量供應充足,主營業務雞苗開始盈利。公司預計2014年1~6月份將實現凈利潤-3000萬~0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凈利潤-7793.58萬元,業績有大幅度改善。

*ST立體(行情,問診)

(000755,SZ)

2013年,公司實現業務收入5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億元。201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3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30萬元。同時,公司預計2014年1~6月份累計實現凈利潤-9000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22億元的虧損,已在逐步收窄。

《《《

第四類 部分公司難覓正路:負擔沉重+訴訟攔路

在瀕臨退市企業中,另有企業不僅經營狀況差,而且自身背負沉重的債務,這些債務也被重組方投鼠忌器,除此之外,公司也可能肩扛多起訴訟,這類公司無疑是摘帽的老大難。

◎*ST超日

(002506,SZ)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公司凈資產為-3.31億元,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5.52億元,凈利潤-14.5億元。之前*ST超日披露的公告顯示,自去年三季報披露后,截至今年3月25日,公司新增涉訴金額1.46億元,合計訴訟金額23.74億元。另外,公司的超日債已經違約,毫無疑問,*ST超日面臨的資金難題,並不只是10億元規模的超日債。2014年7月5日發布公告稱,2014年6月2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申請人上海毅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對超日公司的重整申請。目前公司重整工作正在正常開展。

*ST國創(行情,問診)

(600145,SH)

2013年,公司虧損8687萬元,而進入2014年一季度公司仍然虧損63萬元。除了虧損外,在今年6月份,*ST國創就涉及兩項訴訟事項。先是作為被告接到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葫蘆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分行訴遼寧渤船裝備配套產業有限公司、貴州國創能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偉凡金融借款糾紛合同一案的應訴通知書和民事裁定書。隨后,又涉及上海優道非法集資案。6月19日*ST國創又發布公告稱,因資訊披露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ST國恒(行情,問診)

(000594,SZ)

*ST國恒終於在7月4日公布了其年報,公司2013年實現營收4.2億元,虧損2.26億元。而在2012年公司虧損4449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仍舊沒有扭虧為盈,虧損1050萬元。

公司下屬的春灣-羅定鐵路項目營業收入1184萬,較2012年的1368萬元有所下降。此外,羅岑鐵路處於停工狀態,酒航鐵路也未取得實質進展,公司大宗貿易營收也同比大幅下滑。另外公司面臨的訴訟案件也不斷增加。2013年公司罷免了公司財務總監華煒,獨董錢育新辭職。

*ST傳媒(行情,問診)

(000504,SZ)

在2011年、2012年公司分別虧損2990萬元和1.5億元后,*ST傳媒在2013年獲得1380萬的凈利潤,但是進入2014年后,一季度又獲得476萬元的虧損。隨后*ST傳媒推出定增方案,但是結果被湖南省財政廳否決。另外,公司主營業務已連續六年虧損。

*ST霞客(行情,問診)

(002015,SZ)

公司去年虧損3.5億元后,公司在2014年一季度仍舊虧損8400萬元。截至2014年6月27日,*ST霞客及控股子公司共計逾期貸款額近7億。而禍不單行的是,中船工業成套物流有限公司訴*ST霞客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公司已然敗訴,並承擔相應責任。

*ST鋼構(行情,問診)

(600072,SH)

連續兩年虧損的*ST鋼構已經踩在了退市懸崖的邊緣,2012年和2013年分別虧損7605萬元和1.8億元,2014年能否盈利極為關鍵。但是,*ST鋼構在一樁涉及3779萬元的合同糾紛中一審敗訴,這讓*ST鋼構保殼前景不容樂觀。此外,從2014年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到,公司凈利潤為-2442萬元,仍沒有扭虧為盈。

*ST東數(行情,問診)

(002248,SZ)

*ST東數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虧損9865萬元、1.72億元,在2014年的1季度仍然虧損2472萬元。另外,2013年度國內外機床行業市場需求繼續呈下滑趨勢,公司主營業務生產經營規模萎縮,競爭加劇,產品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由於子公司威海武嶺爆破器材有限公司廠區進行銷爆處理及華東重裝項目整體搬遷延期建設等因素影響,致使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支較大,致使虧損增加。

◎*ST二重

(601268,SH)

公司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巨虧29億元、32億元。但是這一噩夢並未消散,在2014年1季度,*ST二重就虧損近3億,業績沒有得到好轉。公司目前已暫停上市對於持續的虧損,公司在2013年的年報中稱,由於重機行業仍處於發展低谷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公司任務不飽和,部分產能放空,固定費用消化能力不足,加之能源價格上漲,公司經營控虧壓力極大。

*ST銳電(行情,問診)

(601558,SH)

在持續虧損兩年后,2014年一季度*ST銳電並未扭虧為盈。2014年一季度公司虧損1.7億元,而2012年和2013年分別虧損5.8億元和34.5億元。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總資產達229億元,負債14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61%。

*ST賢成(行情,問診)

(600381,SH)

*ST賢成於2014年7月5日發布了重組停牌公告,深陷債務泥淖的*ST賢成,似乎想抓住重組這根稻草,完成重生。資料顯示,*ST賢成的債務危機不可謂不驚人,截至債權申報期屆滿日於2013年8月20日,共有131家債權人向管理人進行了債權申報,總額達到了的129.3億元。

◎*ST鳳凰

(000520,SZ)

*ST因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2012年、2013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ST鳳凰股票自2014年5月16日起暫停上市。

公司一季度報告顯示,2014年一季度公司獲得凈利潤1603萬元,其中營業外收入為1453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54%。

*ST新都(行情,問診)

(000033,SZ)

2014年對於*ST新都來說,真可謂多事之秋,不僅“披星戴帽”而且法院判決接踵而來,深陷大股東違規擔保的漩渦,同時公司新帥袁克儉火速抽身,而近日3名獨董提出關於罷免控股股東推薦董事林漢章、葉文治、張力群的議案。

*ST成城(行情,問診)

(600247,SH)

*ST成城6月28日發布的201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2013年經營業績較2012年發生了大幅下滑,實現營業收入8433萬元,同比下降了76%;2013年度凈利潤為-1.37億元。*ST成城認為經營業績的大幅下滑跟國內貿易競爭加劇、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有關,此外公司在2013年新增了大量債權,同時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共同導致2013年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

2005年以來退市公司及原因

天方藥業 2013-07-15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金馬集團 2013-08-14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美的電器 2013-09-18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東電B股 2013-11-07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麗珠B 2014-01-10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

退市長油 2014-06-05 退出退市整理板

萬科B 2014-06-19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數據來源:Choice

太行水泥 2011-02-18被要約收購未實施完畢或實施后股權分布仍不符合上市條件

鹽湖集團 2011-03-22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百聯股份 2011-08-23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萊鋼股份 2012-02-28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路橋建設 2012-03-01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廣汽長豐 2012-03-20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中集B 2012-12-14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

*ST創智 2013-02-08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ST炎黃 2013-03-27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白云山(行情,問診)A 2013-04-26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長城股份 2009-05-06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攀渝鈦業 2009-05-06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新湖創業 2009-08-27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ST本實B 2009-12-04暫停上市后披露了首個年報但未能在其后五個交易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邯鄲鋼鐵 2009-12-29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承德釩鈦 2009-12-29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ST上航 2010-01-25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中西藥業 2010-02-12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上實醫藥 2010-02-12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ST東北高 2010-02-26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

S蘭鋁 2007-04-30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S山東鋁 2007-04-30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

S*ST托普 2007-05-21暫停上市后披露了首個年報但未能在其后五個交易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S*ST國瓷 2007-05-31暫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首個年報

S*ST云大 2007-06-01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S*ST金荔 2007-11-20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ST聯誼 2007-12-13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包頭鋁業 2007-12-26被要約收購未實施完畢或實施后股權分布仍不符合上市條件

東方鍋爐 2008-03-18被要約收購未實施完畢或實施后股權分布仍不符合上市條件

上電股份 2008-11-26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ST華信 2005-07-04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ST華聖 2005-08-05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ST中川 2005-09-16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齊魯石化 2006-04-24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

*ST龍滌 2006-06-29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S*ST精密 2006-11-30暫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首個年報

S*ST龍昌 2006-11-30暫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首個年報

S*ST佳紙 2007-04-04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S湘火炬 2007-04-27 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並*ST達曼 2005-03-25暫停上市后兩個月內仍未披露改正的財務報告或相關定期報告

*ST信聯 2005-09-21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ST大菲 2005-09-21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ST數碼 2005-09-20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ST長興 2005-09-21暫停上市后披露的首個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