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皇帝里誰是反腐倡廉的第一人:并非朱元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7 08:45


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還是在哪一個國家,老百姓們最痛恨的都是官員的腐敗問題。一個政治清明的國家在整肅吏治方面肯定是頗有建樹的,而一個反腐倡廉卓有成效的國家也絕對會是個強大和諧的國家。俗話說“觀社會更替、明盛衰之理,乃有資於治”。在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均以反腐倡廉為中心的形勢下,我們回首歷史,以古為鑒,不無裨益。

反腐倡廉第一高手


在中國五千多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要說哪位皇帝反腐最狠,那肯定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制定頒布的《大明律》堪稱史上最嚴酷之法,明朝對官吏貪污腐敗的處罰力度也特別重,甚至可以說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的地步。腐敗代價之大,今人看來,仍不寒而栗。然而,如此嚴刑卻阻擋不了明朝官員前仆后繼的腐敗步伐,朱元璋的反腐政策確實成效一般。那么,誰是中國古代皇帝中反腐倡廉的第一高手呢?

他就是宋真宗趙恒。宋真宗是個詩人,膾炙人口的“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就是出自他的名篇《勵學篇》。不僅如此,宋真宗還是個有作為的明君。他在位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穩定,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國家強盛,史稱“咸平之治”。他統治的時期,畫家張擇端用流芳百世的《清明上河圖》來表達對它的千秋歌頌,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贊譽: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國家。這個偉大的時代,將北宋王朝推向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而它的締造,得益於宋真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的舉措。

廉政理念告誡百官

一個必須注意的事實是:盡管北宋的面積、人口、資源都比唐朝差得多,但北宋經濟繁榮,邊貿紅火,貢賦通達,稅收富足,這些是唐朝無法比擬的。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時,歲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災害頻仍,歲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那時,宋朝富甲天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80%,其一年的鑄錢量最高可達五百萬貫。面對這樣的巨大誘惑,北宋時期官員的貪污腐敗的現象卻大幅減少,尤其是與相距較近的唐朝、明朝相比,更是稀少。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宋真宗有一個傳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頒布了告誡百官的《文武七條》: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不為自己的喜怒愛憎而左右政事。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潔。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四是務實,不要貪圖虛名。五是明察,要勤於體察民情,不要苛稅和刑罰不公正。六是勤課,要勤於政事和農桑之務。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種弊端。這《文武七條》均是廉政之舉,是統治者的苦心孤詣的安排,也是老百姓們的熱切期望。在宋真宗看來,“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頭,就能實現“德治”。然而,這樣的廉政理念,如果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那也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而已。

官員選拔任用制度

其次,宋朝有一整套嚴謹有效的官員選拔任用制度。宋代嚴明賞罰,官員有試用期,試用官員轉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員保舉,按規定,官員不得保舉曾犯有貪污罪的官員轉正。宋朝允許在職官員參加科舉考試,考中者可提前轉正或越級提拔,但曾犯有貪污罪者不許參加科舉考試。又規定,凡重要職務和接觸錢財的職務,一律不允許曾犯貪污罪者擔任。宋朝官員通常定期升級,但曾犯貪污罪的官員升遷則舉步維艱。一個官員若犯貪污罪,其上司、曾薦舉過他的官員都要受到處罰。這使得上司很注意防范下屬犯貪污罪,薦舉者很關心被薦舉者的德行,這樣,只有才德兼備者才能被選拔進入官員隊伍,自然而然,官員的貪污行為也就相應減少。

同時,宋代吏部還建立了官員檔案,凡犯貪污罪者都記錄在案。宋代還規定,這些犯罪者,每次晉級或調動職務時,都要向吏部主動申報自己曾犯過貪污罪,並規定,此類官員不得隨意更改姓名。這樣的規定,動員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監督力量,杜絕了貪污腐敗者上升的空間,並將他們置於嚴密的監管體系中,避免了他們再次搞腐敗的可能。

瀆職懲處制度

第三,建立了一套監察官員的瀆職懲處制度、選拔的標準和職務回避制度。宋朝對具有紀委職責的監察官員有著嚴格的規定,甚至監察官違反出巡制度都要遭受處罰。還特別規定了監察官失察、自身貪暴受懲處的制度。對於失察的監察官,宋真宗實行嚴厲的處罰。史載,王曙為河北轉運使,“坐部吏受賕,降知壽州”;張觀任解州通判,因“鹽池吏以贓敗,坐失舉劾”,被降監河中府稅;河北路走馬承受使臣悉代之,“坐不察邊肅貪縱故也”。

據有關史籍的記載,宋朝監察官員臺官(御史)的選拔,有嚴格的標準:首先要“鯁亮敢言”,廉潔無私,糾彈不避權貴。其次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從政的實踐經驗。宋朝規定,臺官“於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員外郎以下舉充。”強調舉具有基層實踐經驗的官員充當御史。三是實行官親回避制度。凡宰執所薦之人,以及宰執子弟,親戚和屬官,一概不得充任臺官。宰執不得薦舉御史,宰執所薦之人不得為御史,以及與宰執有親嫌、同鄉關係或為其屬官者也不得任御史。因為宰相奏舉御史,御史必然與宰相結黨營私,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這正是宋朝三令五申不準宰執奏舉御史的原因所在。

因為這些廉政舉措,宋真宗和他的后來者們創造了一個政治清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宋王朝。名傳后世的清官包拯就是產生在宋真宗統治的時代,這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宋真宗廉政建設的成效。伏爾泰說:“我們不能像中國人一樣,真是大不幸!”放眼我們的社會,如果我們不能借宋真宗的前車之鑒,那么恐怕這才是我們的大不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