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證券點評三季度宏觀數據:最壞的時刻暫已過去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股票訊息 今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中國三季度gdp增速降至7.3%,創近六年內新低。9月中國消費增速回落,9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略有回升,年內次低。中國1-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至16.1%,不及預期。對此,民生證券宏觀團隊認為,最壞的時刻暫已過去,只有等待產能逐漸出清、風險暴露干凈之后,經濟才有可能迎來長周期繁榮。
①三季度gdp同比7.3%,較二季度經濟同比放緩0.2%,一方面因去年同期基數高,另一方面因房地產下行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導致經濟內生下行壓力大,但隨著經濟政策轉向穩增長,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略好於三季度。
②經濟高度依賴基建投資托底。7、8月份政策由“微刺激”轉向“新常態”,基建投資托底力度減弱;房地產銷售弱、庫存高,融資約束緊,促使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下行;終端需求不足,過剩產能仍未出清,制造業投資繼續疲軟;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對私營部門信用收縮嚴重,融資條件偏緊導致其加杠桿的意愿不強。房地產和私營部門投資意愿不強,經濟企穩只能依賴基建投資托底,無基建、不復甦。
③出口穩而不強。真正計入gdp的是生產端的出口交貨值數據,相對於強勢的海關出口數據,其表現差強人意。三季度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4月以來持續升值,再加上融資環境偏緊,制約出口進一步走強。
④消費增速繼續放緩。首先,房地產銷售下行,促使家具、家電和建材裝潢等消費均放緩;其次,前期經濟下行、流動性收縮開始后周期影響消費。最後,“三公”消費和反腐的政策沖擊仍在繼續,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繼續放緩。
⑤經濟轉型中的積極變化。人口紅利消褪,低階勞動力供給收縮,國民收入分配向勞動力傾斜,促使服務業、消費等第三產業繼續高增長,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勞動力成本上升倒逼經濟轉向技術進步,從工業增加值數據看,高階裝備制造和計算機通信等行業表現較好。
⑥四季度經濟將略有回暖,經濟下行壓力暫時緩解。一方面,經濟政策轉向穩增長,李克強總理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將在環保、資訊消費等領域開工一大批項目、正回購利率連續下調、兩月內slf注資達7000億,貨幣端開始放松;另一方面,認貸不認房等政策支援下的房地產銷售似乎有回暖跡象。從中長期看,經濟最惡化的時刻遠未過去。過去房地產繁榮留存的嚴重過剩的重工業產能將長期制約中國經濟。只有等待產能逐漸出清、風險暴露干凈之后,經濟才有可能迎來長周期繁榮。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