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國消費者對智能手錶接受度最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方日報訊 (記者/錢瑋)市場研究機構GfK近期對中國、德國、韓國、英國和美國的智能手機用戶進行調查發現,智能手錶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消費者對獲取體育活動信息、衛星導航、電話功能和應用程序等功能有興趣,認為可以用智能手錶作為“便攜”交通工具的票務或用作登錄電腦和網上賬戶的安全密鑰,但只有美國和中國的消費者比較願意將智能手錶用作身份證和支付系統,整體而言中國消費者對智能手錶的接受度位於五國之首。

被研究的五個國家中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就診或急診時,有興趣使用智能手錶向醫生或醫院提供個人醫療數據。但在將敏感的健康信息“托付”給智能手錶進行存儲方面,不同國家的受訪者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消費者接受度最高,達到69%,美國和韓國分別為50%和43%,這個比例在英國和德國僅有1/3和1/4。


細分來看,男性比女性對這一用途持更加開放的態度,而隨年齡增長,使用智能手錶攜帶醫療數據的興趣越發強烈。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智能手錶成為旅遊票務潛力明顯,在全部5個國家中,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使用智能手錶的這一用途,接受度最高的仍是中國消費者。

由於網絡犯罪的級別不斷攀升,人們普遍渴望提升安全等級,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用智能手錶作為登錄個人電腦或訪問網上賬戶的安全身份識別方式。年齡越大的人對這一功能越感興趣,16-29歲的人比例是42%,30-49歲的人比例是46%,50歲以上的人的比例是48%。

而在受訪國家中,68%的中國消費者表示願意將智能手錶作為電腦的安全身份識別方式,隨后是美國的49%、韓國的37%、英國的33%以及德國的25%。

在全部五個國家中,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在出國或去政府機構辦事時將智能手錶用作一種身份證。在對這一功能的接受程度上,中國和美國再一次走在了前列,其比例分別為57%和41%,隨后是韓國的33%和英國的28%。德國人最挑剔:只有2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將智能手錶用作身份證。

而在移動支付方面,只有35%的受訪者目前有興趣用智能手錶付款,不過中國消費者的接受度達到54%,其次是美國接受度有40%,韓國和英國的比例僅分別為28%和27%,而德國只有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用智能手錶付款。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