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權力再平衡:執行副總裁9人削減至3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毛大慶被逼走”原本子虛烏有,居然還在不斷發酵。攸克君不想參與其中,卻不由想起此前萬科一件被人家忽略的高管職務稱謂變化。
必須聲明的是,攸克君要說的這件事,與傳得沸沸揚揚的“毛大慶(樓盤)被逼走”事件,沒有本質關係,更無針對性。不過,這與所有的萬科高管層有直接關係。
根據2014年3月29日萬科公告,除續聘郁亮為總裁,譚華杰為董事會秘書外,聘任陳瑋為執行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王文金為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張旭為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就這么多,執行副總裁僅有3人。
在此之前,萬科的執行副總裁有9人,根據萬科2013年年報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排序,分別是丁長峰、解凍、張紀文、莫軍、肖莉、王文金、周衛軍、毛大慶、陳瑋。請注意,張旭不在執行副總裁之列,而陳瑋排名最末。如果簡單按照字面理解,張旭此前不屬於萬科“高級管理人員”。
對了,新一屆董事會,肖莉不再是執行董事。另外,解凍代替丁福源,任新一屆監事會主席。
一夜之間,萬科執行副總裁從9人減為3人,其他6位去哪里了?萬科沒有公告,攸克君也想知道,他們會不會出現在半年報里的“高級管理人員”名單里。
根據萬科內部檔案,這6位原來的執行副總裁仍屬於集團高管,但稱謂變了。具體變化如下:
第一,取消副總裁這一職級稱謂。沒錯,從那以后,萬科根本就沒有副總裁。
第二,大幅削減執行副總裁數量。在萬科原有的高管職級體系中,執行副總裁被認為是決策權較大的職位。現在,原有的9人執行副總裁被削減為3人,分別為陳瑋、王文金、張旭。
第三,增設高級副總裁這一職級稱謂。原任執行副總裁的丁長峰、張紀文、莫軍、肖莉、周衛軍、毛大慶轉任高級副總裁;原任副總裁的周俊庭、朱保全、祝九勝轉任高級副總裁。
這樣,在董事會領導下的高管團隊,形成總裁——執行副總裁——高級副總裁的職級序列。此前,萬科高管團隊的排序方式是按照職位(即總裁——執行副總裁——副總裁)排列,同職位的高管則按照就任該職務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職級稱謂調整之后,萬科高管的排序改為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的先后順序排列。
萬科在內部對高管層給出的解釋是,由執行副總裁調整擔任高級副總裁的高管,將可不再公示收入情況,而轉任高級副總裁的原執行副總裁,在決策權限上也沒有明顯的變化和差別。
事實真的如此么?或者說,我們如何看待萬科郁亮主導的這次職級稱謂調整?攸克君仔細思量、反復求證之后,有四點評論與諸君分享:
第一,這絕對不是一次簡單的職級稱謂的調整。當前由執行副總裁轉任高級副總裁的高管,郁亮強調其決策職權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更合理的解釋是,他在降低這一調整可能遭遇到的潛在阻力。
例如擔任執行副總裁的張旭,在萬科分管戰投部門,負責投資、拿地等業務,與各業務領域的交集甚多。而在職級稱謂調整前,張旭為副總裁,與其業務交集的分管負責人,執行副總裁不在少數,因此,這一職級稱謂的變化,可能導致各分管業務領域高管之間權力分野的微妙變化。類似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越來越多、越明顯。
第二,萬科以極強的執行力,完成了一次高層權力結構的重構。這一調整的執行力不得不令人嘆服。本次調整基本是在悄然之間進行,並沒有經過太長的醞釀和動員。涉及如此大規模的高管職級稱謂調整,如此高效率,在中國企業界並不多見。據透露,曾任職於可口可樂等跨國企業的陳瑋,主導了這項職級稱謂的調整工作。陳瑋與萬科所有高管,均無過往交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由執行副總裁轉任高級副總裁的高管中,包括丁長峰、張紀文、張海、肖莉等一干萬科老臣,這在其他任何一個公司,幾乎都是不可想象的。如上所述,肖莉甚至不再是萬科董事了。
第三,在這樣的執行力下,萬科形成了一個相對精簡、權力也相對集中的公司運行中樞。張旭分管戰投,掌管全集團的拿地投資、資產買賣“大業”;王文金分管財務;陳瑋分管人力資源。萬科實際上用潛臺詞說明,只有掌管公司運行命脈的崗位,才能是執行副總裁,是公司日常運行的權力核心。2011年劉愛明、杜晶等人離職之前,萬科最多曾擁有多達11位執行副總裁。
第四,眾多“萬科老臣”退出了萬科公司的日常運作權力核心。轉任高級副總裁的原執行副總裁中,丁長峰、肖莉、張海、張紀文、莫軍等,都算得上市萬科的老臣,丁長峰、肖莉二人甚至稱得上王石的創業伙伴。請注意,攸克君說的是公司日常運作的權力核心,別發揮,也別誤解。
最後說一句,在今天萬科h股上市的大日子里,各路高管都齊聚香港,預計毛大慶將與郁亮親密合影,以破謠言。攸克君本不愿對毛大慶的人事風波發言,因為市面上現有的猜測都是誅心之論,飄飄忽忽,不可求證,很多分析錯得離譜。攸克君只表態一句話:驚天的故事里都有一個狗血的誘因與橋段。
粉絲諸君,午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