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匯豐晉信:十月行情多起伏 兩主線不懼市場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9月國內市場回顧與展望

2014年9月a股市場震盪上行,全月上證指數上漲6.62%。


回顧全月,上證綜指上漲6.62%,深證綜指上漲10.00%。風格指數方面,中小板指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7.72%,8.17%。

隨著10月四中全會召開和滬港通開通預期,9月市場如我們此前預期一樣,股指自月初起連續上漲,國防軍工等涉及國家安全和改革板塊領漲。受月中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的影響,股指回調,成交量迅速萎縮;月底在10月四中全會改革和滬港通將正式起航的預期下,市場情緒明顯好轉,股指恢復上行。

從具體行業來看,所有板塊全線收紅。其中國防軍工、綜合、計算機、交通運輸、機械、紡織服裝等板塊漲幅居前,均大漲超15個百分點;非銀行金融、石油石化、家電、食品飲料和銀行板塊本月表現相對較弱,漲幅均小於5%。

9月份中國制造業的官方pmi指標呈現走勢持平,未出現持續下滑。官方和匯豐兩項pmi 指標都還保持在50 分界線以上,只是高於50的幅度並不太多,反映出制造業仍處於微弱的擴張狀態。調查樣本企業范圍中處於擴張或持平狀態的企業數量比例在8 月份明顯減少而在9 月份持平,前一階段穩增長微刺激托底政策帶動的制造業擴張勢頭已經減緩,既缺乏繼續強勁擴張的動力,也沒有繼續下滑惡化,整體表現較為平淡。

生產開工和采購備貨方面,生產活動意愿不強,采購備貨有放慢勢頭:官方生產指數53.6,上升0.4個百分點;價格指標連續下降,工業價格通縮低迷狀態難改:官方原材料價格購進價格指數47.4,下滑1.9 個百分點。指標都是連續兩月下滑,處在50 分界線以下的收縮狀態,反映出處於價格下降狀態的企業數量比例增加,工業價格低迷狀態短期難改。

8月份cpi 同比上漲1.99%。因翹尾因素趨弱,致cpi 同比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仍是推動cpi 環比上漲的主要動力。其中肉蛋和蔬菜價格有明顯回升,我們認為回升或將持續;而非食品價格環比小幅下跌,各分項變動幅度均不大,預計天氣變換將導致衣著類價格有所上漲。短期來看,食品和非食品價格仍均具備上漲動力,但由於9月份之后翹尾因素回落較大,年底前物價在地位徘徊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9 月cpi 環比上漲0.6%,同比漲幅回落至1.8%左右。

8月份ppi受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影響而出現同環比跌幅擴大,而工業生產疲軟的狀況在政策效應減弱的背景下亦有所加重。預計9月份ppi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1.6%。

10月前期,四中全會召開在即,改革預期繼續提升風險偏好,增量資金仍將主導行情,股指從而有望繼續上行。但到10月中后期,隨著前期各類預期的逐漸兌現,同時融資盤獲利豐厚,各種累積的基本面不利因素將有或將導致市場的風險偏好轉向,使市場轉入階段性調整。

行業方面,可以關注兩主線。其一:大消費和高景氣度行業,我們相對看好醫藥,地產,軍工,環保,養殖,稀土等行業;其二:等待更好的買點,自下而上挖掘新經濟下的並購重組機會。當前“小股票”全面泡沫化、投機化,可以見好就收,等待行情調整時買入“多元化並購”的標的--市值35億元以下、成長性弱、處於亟需轉型的行業。

債市方面回顧:

回顧9月,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的意圖態度進一步明確,整體資金面維持平衡甚至略為寬鬆的局面。

在9月第一周,由於新股和轉債的申購,資金面稍顯緊張;進入第二周,首先在9月16日央行通過slf放松了5000億元的資金,期限3個月,相當於一次降準。不僅如此,在當周的公開市場操作中,14天正回購利率下行20個基點至3.50%,央行放松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長的意圖明顯。在今年7月,央行也曾經下調過14天的正回購中標利率10個基點,當時市場多解讀為隨行就市,認為並沒有太多的政策指導的意義。而此次正回購利率一次性下調20個基點,則是為了保證9月末資金面的平穩。在央行slf操作后,市場各期限資金持續寬鬆,盡管密集的新股申購對銀行間的資金價格也影響甚微,季末平穩度過。資金價格方面,銀行間資金價格持續保持低位,隔夜在2.60%附近,7天3.20%附近,跨節的14天也僅為3.50%左右。而更為市場化的交易所回購則相對較高。

展望10月,由於央行微放松/定向放松的基調已確立無疑,而外匯占款有季節性回升的趨勢,市場流動性會受到新股申購的事件性的短期沖擊,但整體仍將保持平穩。

9月一級市場利率債供給回升,國債發行了1615 億元,到期418 億元,供給凈增1198 億元;政策性金融債發行了1680 億元,到期1140 億元,供給凈增540 億元;地方政府債發行了659 億元,供給凈增659 億元。利率債二級市場收益率全線下行,從券種來看,國開債表現最為強勁,平均下行超20基點;從期限來看,債券長端表現要明顯好於短端。綜合來看,國債短端平均下行10基點,政策性銀行債平均下行超15基點;在國債長端下行約20基點,政策性銀行債下行超25基點。在9月央行政策組合拳(正回購招標利率下行及5000 億slf 投放)的影響下,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放松,帶動現券收益率的整體下行。

9月主要信用債品種凈供給增加1302 億元,供給持續回升。其中,短融超短融發行170 只,中期票據共發行73 只,企業債發行40 只,公司債發行15 只。發行利率普遍下行。二級市場9月主要信用債品種共計成交13415 億元,相比前一月小幅回升。收益率全面下行為主,長端表現更為突出,銀行間信用債長期品種收益率不同程度下行10-15基點。城投整體穩定,產業債中地產債受降息鼓舞表現搶眼。

展望10月份,經濟數據和通脹數據同比均會有所回升,經濟數據倒逼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壓力逐步減小。在沒有政策持續刺激的情況下,收益率的下行會放緩甚至可能有所反復。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