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俄羅斯石油貿易“東移”步伐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俄羅斯正在將更多原油向東出口,上月對中國的出口量觸及紀錄新高。與此同時,由於同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緊張,俄羅斯對歐洲的原油出口下降。


隨俄羅斯同西方國家的關係因烏克蘭危機惡化,歐盟和美國對包括油氣企業在內的各類俄羅斯公司實施廣泛制裁,俄羅斯因此尋求與迫切需要能源的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俄羅斯能源部稱,今年1-9月俄羅斯對中國的原油供應同比增長近45%,達到1,680萬噸(日供應量45萬桶);同期從波羅的海港口Primorsk的原油供應下降近20%至3,300萬噸。

俄羅斯對歐洲的成品油出口一直在增長。該國國有企業Transneft計劃用原油輸送管道出口柴油,表明這種趨勢可能繼續。

俄羅斯原油出口下降的同時,用於國內煉廠加工的原油量則增長,8月時達到接近600萬噸,創下蘇聯解體以來的高點。與此同時,該國煉廠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投入規模達到550億美元。

“在這些出口萎縮的地理分佈圖上,可以看出有很大的變化,流向西方明顯減少,遠東方向被放到優先地位--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這種趨勢變化很容易會進一步加速,”諮詢公司JBC Energy在報告中稱。

俄羅斯日原油超過1,000萬桶,但大多數出口原油以布倫特原油基準價加貼水的價格銷往地中海地區或西北歐地區,這讓急缺資金的俄羅斯當局一直很是惱火。

分析人士稱,對於俄羅斯企業而言,出口成品油利潤更大。俄羅斯對煉廠進行現代化改造,已經侵蝕歐洲煉廠的利潤,該國對歐洲的成品油出口已經增多。

俄羅斯對亞洲原油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16%左右,該國的目標是到2035年,將對亞洲的原油出口比重提高一倍達到三分之一。不過,俄羅斯面臨輸送管線運力不足的問題。

“通過向亞洲出口原油,並且減少直餾燃料油和真空瓦斯油的出口,俄羅斯會讓歐洲煉廠面臨原料供應不足。通過出口越來越多的超低硫柴油,俄羅斯會讓(歐洲煉廠的)煉油利潤受到衝擊。其實,對歐洲來,這可是禍不單行,”美國諮詢公司ESAI Energy分析師Andrew Reed。

(來源:路透中文網 )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