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阿里上市為何令美國國會感到擔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特約

今年5月初,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commit了ipo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ipo籌資10億美元資金。據機構預測,阿里最終ipo融資額將會達到160億至200億美元之間,這也將使阿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ipo之一。


對於阿里赴美上市計劃,部分美國投資者表示歡迎。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其業績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據悉,在今年3月底結束的財年中,阿里的凈利潤幾乎翻了三倍,達到37.1億美元,總收入增長52%,達到了84.4億美元。此外,阿里旗下的淘寶網在今年前三個月的商品交易總額中也實現較去年同期增長32%的發展態勢。其中,天貓商城商品交易總額增長90%,達到了217億美元。

假如阿里成功上市,必然會對相關利益者產生巨大的利益。

以阿里大股東雅虎為例,因其持有阿里24%的股權,一旦阿里成功上市,必然會為雅虎帶來巨大的利益。至此,雅虎將有效解決現金流緊張的困局。至於馬云本人,同樣屬於最大的受益者。通過阿里赴美上市,馬云有望強化對公司控制權的管理,而他本人也或將榮登中國內地首富。

事實上,在阿里赴美上市的強烈預期下,阿里的上市之路卻非常坎坷。

前期,阿里欲赴港上市。然而,針對阿里爭取以合伙人管理制度在港上市的問題,港交所卻與阿里進行了漫長的談判。最終,港交所以“公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禁止阿里以合伙人的管理制度在港上市。隨后,阿里也采取了終止交流的決定,考慮赴美上市。

阿里赴美上市本已有了較好的預期。殊不知,針對阿里赴美上市的問題,卻遭遇了美國多家媒體的襲擊。

近日,美國國會委員會近日發布報告稱,美國投資者在投資類似阿里巴巴集團這樣使用vie結構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時面臨“重大風險”,而這種結構可能會導致美國投資者出現虧損。

何謂vie結構?實際上,vie結構是指境外注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通過協議的方式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業務實體就是上市實體的可變利益實體。

多年來,以新浪、搜狐、百度為主的中國企業均以vie的結構成功登陸境外資本市場。而vie結構本身卻會讓創始人以及管理團隊更容易掌控企業的利潤分配、實際經營等權力,最終令美國投資者失去對其投資的直接控制權。

其實,當年馬云就是利用了vie的結構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出來,劃歸至個人旗下。此外,因vie結構會涉及稅收、外匯管理等多重風險,同時還可能存在企業資產被惡意轉移等問題,美國當局對投資阿里的投資者采取警告的措施也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速度尤為驚人。目前已經與亞馬遜、ebay占據了全球網絡零售訪問量的大部分比例。

確實,阿里巴巴集團的創新能力以及發展潛力均非常突出。而其憑借強大的客戶基礎以及全球最具規模的在線零售平臺等資源,未來仍然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至此,假如阿里成功赴美上市將會對美國電商巨頭們構成嚴重的威脅。

因此,針對阿里采取vie的結構赴美上市,必然會引起美國當局的高度重視。可以這樣理解,一方面,美國當局為保障美國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不被侵害,對擬投資阿里的投資者發出警告,也是對投資者保護的真實體現。另一方面,因阿里赴美上市影響甚廣,或將對美國本土電商巨頭們構成沖擊,美國媒體接連性揭露阿里的傷疤,或許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有效做法。不可否認,阿里的上市之路確實坎坷。

筆者郭施亮認為,不管美國當局是從何種角度考慮阿里赴美上市的問題,但是有一個事實卻不可改變,即美國當局對投資者保護方面確實是盡職盡責。

在國內,投資者保護被頻繁提及。就在2013年年底,管理層也就“投資者保護”問題上強調了三大舉措保護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然而,從真實的狀況分析,盡管管理層對投資者保護有多么重視,但最終的執行力度卻屢遭質疑。

縱觀美國證券市場,其嚴酷的處罰力度、強有力的監管模式以及高昂的違規成本確實令違規企業感到畏懼,進而從根本上起到投資者保護的作用。

此外,在美國證券市場中,任何角色均具有監管的權利與義務,任何人不能夠隨意剝奪他們的監管權。換言之,在美國,監管可謂無處不在。至此,無論是大機構,還是普通投資者,均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誰也不敢做出越軌的行為。

顯然,這才是當前管理層最需要反思的問題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