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克地產:杭州樓市大調整,官員人事變動是主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3 16:24
和訊房產訊息 從2013年到今年二季度,為什么曾經是全國最會控制土地出讓節奏的杭州(樓盤)市,土地供應創出歷史記錄?攸克君發現,一切的導火索指向2013年的3月份,那一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時任杭州市長的邵占維,因病在兩會開會期間去世,由此引發市領導分管領域更迭 。此后區級領導又有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了原有的土地供應節奏與風格。由此,土地與樓市相繼步入新政治周期,庫存失衡,波動在所難免。
在本輪樓市調整中,輿情公論,杭州是風向標之始。攸克君對其關注程度,不亞於北京(樓盤)上海(樓盤)廣州深圳(樓盤)。杭州為什么最先調整?所有人都認為, 杭州樓市的震盪,是在其天量庫存的壓力下開始的,由此上溯,杭州市2013年到2014年二季度的土地供應總量更新了這座城市有史以來的紀錄,但是沒有多少人像攸克君這樣愛刨根問底——為什么曾經是全國最會控制土地出讓節奏的杭州市,一下放出了這么多的土地,或者說,賣地經驗豐富的杭州市,為何一下就亂了方寸?
要弄清楚這件事,用任何一個經濟學理論都難以解釋。但是,如果用政治經濟學作為工具,一切就十分明了了。攸克君提醒您一定要看看,2013年前后,在杭州的政治領域,發生了什么。
在與多家杭州當地的開發企業溝通后,攸克君發現,一切的導火索指向2013年的3月份,但事發地並不在杭州,而是在首都北京。那一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時任杭州市長的邵占維,因病在兩會開會期間去世,現在看,這至少導致了以下兩個連鎖反應:
第一,市長身故,引發了現有市政府領導班子分工職能的調整。目前,杭州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長為項永丹。但殊不知,如果從2013年1月算起,至今為止的一年多時間中,項永丹已經是第三個分管城建、國土資源工作的副市長。
第二,市政府分管領導的更迭,使杭州市原有的土地供應節奏、風格等,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亂。不止一家杭州開發企業向攸克君訴苦,之前杭州市一直定期和房地產開發企業溝通,了解購地需求,從而確保土地供應節奏和市場銷售之間的合理關係。但是,在2013年3月之后,這種溝通就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直到最近,方才恢復。
正是這兩個連鎖反應,拉開了杭州土地市場“創紀錄供地”的序幕,但是,平心而論,攸克君仍然認為,這還僅僅是導火索,真正導致天量土地供應,還要經過如下幾個因素的刺激。
一,原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盧春強的人事變動。根據組織安排和相關程式,盧春強由原國土資源局局長轉任蕭山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副區長(這個區沒有正區長)。盧春強實際上是杭州是此前土地供應的具體執行者,其調任蕭山,無疑在土地出讓節奏控制領域,少了一個人才。
二,盧春強的調任,只是區級領導調整當中的一例。實際上,杭州主要區區委、區政府一、二把手的更迭在最近一年多中相對頻繁。攸克君粗略地進行了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杭州市上城區、下城區、蕭山區以及濱江高新區的“主要負責人”均有更迭,換句話說,將近一半的區都有領導“新官上任”。要“做一番事業”通常情況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需要資金,二是需要土地,因此,雄心與土地供應之間的關係,大抵可以如此建立。
正是這樣的“四個步驟”,實際上使杭州樓市步入了一個新的“政治周期”,國土資源局掌控供地節奏,各區政府則具體提供土地供應,當這兩個閘門的“掌門”均發生更迭之時,杭州樓市的新政治周期就已經開始了,土地天量供應,實際上只是這個新周期開始階段的磨合反應而已。
在一年半多的時間過去之后,這個周期已經開始了磨合期后的調整。杭州最新一期的《讀地手冊》新增的宅地只有3宗,共128畝。而在今年第一期《讀地手冊》中,經營性用地一共73宗,出讓面積達3622畝,其中宅地有29宗,出讓面積約2311畝,占總出讓面積的一半以上。
樓市的政治周期,大抵如此,比鄰的溫州(樓盤),亦有類似誘因。攸克君之所以在此論及杭州,實在是大家都明白,樓市從來都在政治周期當中,區別只是大小而已。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